跳转到内容

欧柏林学院

坐标41°17′35″N 82°13′07″W / 41.292929°N 82.218576°W / 41.292929; -82.21857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uffdad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7日 (六) 02:33 →‎著名校友:​ 調整格式、排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歐柏林學院
Oberlin College
老校名Oberlin Collegiate Institute
(1833-1864)
校训學習與勞動
Learning and Labor
创办时间1833年9月2日
IPEDS编码204501
学校类型私立文理學院
捐贈基金$8.324億(2015)[1]
校长Marvin Krislov
职工人數1,058
学生人數2,900
校址美國俄亥俄州欧柏林
41°17′35″N 82°13′07″W / 41.292929°N 82.218576°W / 41.292929; -82.218576
校區郊區
校隊NCAA Division III – NCAC
代表色猩紅   
米卡多黄  
昵称Yeomen/Yeowomen
隶属
網站oberlin.edu
位置
地图

欧柏林学院(英語:Oberlin College)是美國俄亥俄州的一所私立文理学院,创立于1833年。

歷史

1833年,两位长老会牧师John Jay Shipherd和Philo Stewart建立了欧柏林镇和欧柏林学院,以法国牧师、慈善家约翰·弗雷德里希·欧柏林的名字命名。1835年,歐柏林學院成為美國第一間接納黑人學生的主流大學,亦因此而在美國聞名。

1865年,欧柏林音乐学院成立;1867年,音乐学院并入了欧柏林学院。

近代初期,歐柏林學院曾在中國山西有過分校。校內還有一個紀念碑,為紀念1900年山西「義和團運動」中犧牲的教士所立[3]


著名校友

  • 羅伯特·密立根(1868年3月22日-1953年12月19日,畢業於1891年),主修古典學。美國物理學家,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畢業於1906年),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同時也是一位銀行家。
  • 蒋廷黻(1895年12月7日-1965年10月9日,畢業於1918年),中国历史学家、外交家。
  • 梅贻宝(1900年11月5日-1997年10月18日,畢業於1924年),燕京大学教授,代校长,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第4任院長。
  • 黄自(1904年3月23日 - 1938年5月9日,畢業於1928年),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 埃德温·赖肖尔(1910年10月15日-1990年9月1日,畢業於1931年),主修历史、副修政治。美国历史学家和公认的日本问题专家,1961至66年任美国驻日本大使。
  • 罗杰·斯佩里(1913年8月20日-1994年4月17日,畢業於1935年),主修英语。美國神經生理學家,出生於康乃狄克州。獲得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斯坦利·科恩(1922年11月17日-,畢業於1945年),主修动物学。美国生物化学家、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也是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杰出科学家。
  • 蕭美琴 台灣駐美代表。
  • 王維潔 台灣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1. ^ U.S. and Canadian Institutions Listed by Fiscal Year (FY) 2015 Endowment Market Value and Change in Endowment Market Value from FY 2014 to FY 2015 (PD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 and Commonfund Institute. 20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年1月31日). 
  2. ^ NAICU – Member Directory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November 9, 2015,.
  3. ^ 蔣, 廷黻. 留学时代. 四年美国教育 (北京: 三联书店). 2012. ISBN 9787108041456 (中文(简体)). 

外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