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鹿滿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3日 (四) 09:30 (补救5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鹿滿村
舊稱:鹿滿產
鹿滿村在嘉義縣竹崎鄉的位置
鹿滿村在嘉義縣竹崎鄉的位置
坐标:23°30′14″N 120°32′01″E / 23.503829°N 120.533588°E / 23.503829; 120.533588
國家 中華民國
縣市嘉義縣
鄉鎮市區竹崎鄉
區劃16鄰
面积
 • 总计2.966406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09月)
 • 總計1,631人
 • 密度549.82人/平方公里
 • 戶數512
 性別比:115.74
(男性875人,女性756人)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村里代碼10010140009

鹿滿村鄒語又稱Yomasana,Romasana(yovcana)是臺灣嘉義縣竹崎鄉轄下的行政區。位於嘉義縣東北近山地帶,鄰近面積約2.966406平方公里,行政區包含16個鄰、512戶、人口數為1,631人。[1]

聚落是以竹崎鄉的主要街區,區內景點眾多如有鹿滿百年教會、大興福宮及竹崎真武廟等。

地理

鹿滿村涵蓋水景頭、溪心、麻箕浦,其中以溪心為主要聚落地,北臨朴子溪,南向麻箕浦坑仔,上游則有來自坑仔坪山區匯集而成的小河流,向西流貫穿麻箕浦及溪心匯入牛稠溪,因此溪心是被朴子溪及牛稠溪環繞其中。

聚落歷史

鹿滿村舊稱鹿麻產,原屬於鄒族阿里山八社盧麻產社 Yomasana,Romasana(yovcana)(包含內埔村)的舊址,清初期劃歸生番地,並設有土牛界碑於今內埔村。康熙56年,盧麻產社遭瘴癘之災而徙離至阿拔泉社(今竹山鎮田子里),但直至光緒 13 年(1887),番大租仍是阿里山社收取。其後漢人移墾,鹿滿村於清末年間已經開始有聚落,人文薈萃、商業發達及各種商店林立。清領中期,依保甲制將本村劃歸大目根保日治時期初期治安和行政機關先設立於鹿滿庄(本村),其後竹崎鄉的第一所學校(鹿麻產公學校)同時也首先設立於此地(1909年),之後村子逐漸發展形成聚落。[2]然而,於1908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嘉義竹頭崎(今竹崎)路段完工,其後,大正9年(1920)10月1日地方行政區域改制,大目根保,改為竹崎庄,屬於臺南州嘉義郡管轄。行政中心及鐵道交通樞紐被竹崎大字(今竹崎村、和平村)所取代。公路運輸上,本村原也是舊阿里山公路的門戶,直至阿里山公路開通後逐漸沒落。

教育

本區域內設立一所國小為鹿滿國小。此校建於1909年4月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老校迄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原名為鹿麻產公學校。現今繼續注於國小的教育。

文化資產

天奉宮

建於1978年,奉祀的主神為開基五媽,俗稱「五娘媽」。建築特色為前殿正脊為雙龍朝三星,側脊彩鳳,垂脊為草尾,造型清麗。

大興福宮

建於1953年其中又於1979年重新整修,奉祀的主神為土地公,每年的八月十六或十七有新舊爐主頭家交接活動(吃新交舊)。

麻箕埔三山國王廟

建於1997年,此廟供奉了三尊由許氏的先賢自廣東省潮州饒平縣請來的神像,又其中奉祀的主神為三山國王。

景點

較為人所熟知的景點有鹿滿百年教會、鹿滿客家文化菸樓、鹿麻產車站、竹崎真武廟、清華山德源禪寺等,歷史悠久,富有獨特的中式廟宇的建築特色。[3]

其他特色

產業有竹崎在地農特產品,如柿子、愛玉子等。

參考文獻

嘉義縣竹崎戶政事務所

嘉義縣竹崎鄉鹿滿社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嘉義縣竹崎鄉公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 ^ 嘉義縣竹崎戶政事務所. https://chuchi-hro.cyhg.gov.tw/News_Content.aspx?n=1F92FE0C4CBB3D34&sms=52269178FC281255&s=8E8F1ACCEC24DFB1. [2018-10-21].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 ^ 嘉義縣竹崎鄉鹿滿社區. 存档副本.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3. ^ 嘉義縣竹崎鄉公所.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