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息王朝 (亚美尼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Hih-See Hsie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8日 (二) 06:38 →‎皈依基督教:​ 增加或调整内部链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亞美尼亞阿薩希德王朝的旗幟

亞美尼亞阿薩希德王朝,或稱阿薩庫尼王國 (Arshakuni)(亞美尼亞語:Արշակունի Arshakuni)從公元54年到428年統治亞美尼亞王國。該王朝是安息帝國的一個分支。在阿爾塔克夏王朝滅亡後的混亂年代中,阿薩希德的國王斷斷續續地掌權,直到公元62年提理達梯一世英语Tiridates I of Armenia安息帝國取得統治亞美尼亞的權力。沃洛吉斯二世(擔任亞美尼亞統治者期間是公元約180年-191年,他在公元191年-208年轉為安息帝國皇帝,則稱沃洛吉斯五世)於公元180年建立了一個獨立的阿薩希德王朝王位繼承系統。亞美尼亞阿薩希德王朝統治下,亞美尼亞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個事件是啟蒙者聖启蒙者格列高利讓亞美尼亞朝廷在公元301年皈依基督教,以及梅斯羅普·馬什托茨在約公元405年創建亞美尼亞字母。亞美尼亞阿薩希德王朝統治時期標誌著泛伊朗主義在該國的支配地位。[1]

早期的亞美尼亞阿薩希德王朝

阿薩希德王朝統治下的亞美尼亞王國,公元150年

亞美尼亞王位上第一次出現阿薩希德的族裔的時間是公元12年,當時由於他的親羅馬政策和西方文化作風安息帝國國王沃諾涅斯一世英语Vonones I被逐離波斯(帕提亞)。[2] 沃諾涅斯一世英语Vonones I在羅馬同意下短暫登上亞美尼亞王位,但安息帝國阿爾達班三世要求他下台,由於羅馬奧古斯都皇帝不願與安息帝國開戰,他罷黜沃諾涅斯一世英语Vonones I並將其送往敘利亞沃諾涅斯一世英语Vonones I一離開,,阿爾達班三世三世沒浪費時間,他將兒子奧羅德斯英语Orodes of amenia立為亞美尼亞國王。羅馬提貝里烏斯皇帝無意放棄他們東部邊境的緩衝國,而是將其侄子及皇位繼承人日耳曼尼庫斯派往東方。羅馬的 日耳曼尼庫斯安息帝國阿爾達班三世締結了一項條約,條約中阿爾達班三世被承認是國王,是羅馬人的朋友。

亞美尼亞在公元18年被贈予本都國王波列蒙一世的兒子芝諾(Zeno),後者取了亞美尼亞名字為阿塔西亞斯 Artaxias(又稱 Zeno-Artaxias,即阿塔西亞斯三世英语Artaxias III)。[3] 阿爾達班三世因為受到安息王國內亂的影響而分心,無法反對羅馬任命國王之事。芝諾(Zeno,阿塔西亞斯三世英语Artaxias III)的統治期間在亞美尼亞歷史上非常和平。芝諾(Zeno,阿塔西亞斯三世英语Artaxias III)於36歲時去世後,阿爾達班三世決定恢復由波斯阿薩希德族裔(Arsacid)坐上亞美尼亞的王位,他選擇其長子阿爾薩斯一世英语Arsaces I作為候選人,但遭到阿爾薩斯一世英语Arsaces I的弟弟奧羅德斯英语Orodes of amenia的質疑,後者先前曾被芝諾(Zeno,阿塔西亞斯三世英语Artaxias III)所取代。羅馬提貝里烏斯皇帝,雖然羅馬和波斯之間有了10年的和平,迅速調動更多的軍力到羅馬邊境,亞美尼亞在接下來的25年中成為已知世界中兩個強權之間的激烈戰場。

提貝里烏斯皇帝派了一位自稱承襲波斯阿薩希德血統,名叫米特里達梯的高加索伊比利亞人領軍,米特里達梯成功地將亞美尼亞征服,納於羅馬人治下,廢黜阿爾薩斯一世英语Arsaces I,給亞美尼亞造成了重大創傷。出人意料的是,米特里達梯被召回羅馬,並被囚禁,亞美尼亞還給阿爾達班三世,後者將王位交給了他的小兒子奧羅德斯英语Orodes of amenia阿爾達班三世去世後,安息帝國又爆發了另一場內戰。同時,在他的兄弟法拉曼尼斯一世英语Pharasmanes I of Iberia和羅馬軍隊的幫助下,米特里達梯又重登亞美尼亞的王位。安息帝國內戰持續了數年,果塔治式二世英语Gotarzes II of Parthia最終在公元45年奪得王位。

在公元51年,阿爾薩斯一世英语Arsaces I的侄子拉達米斯特市英语Rhadamistus(又名 Ghadam,是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的王子)入侵亞美尼亞,殺死了阿爾薩斯一世英语Arsaces I羅馬帝國安納托利亞地區卡帕多細亞省總督朱利葉斯·拜林努斯(Julius Pailinus)決定出兵征服亞美尼亞,但他因為拉達米斯特市英语Rhadamistus慷慨提供酬庸,反而協議讓拉達米斯特市英语Rhadamistus登基。

當時的安息帝國君主沃洛加西斯一世英语Vologases I of Partia看到機會,入侵亞美尼亞,成功地迫使高加索伊比利亞人退出亞美尼亞,隨後來的嚴寒冬天讓安息帝國的軍隊無法忍受,他們必須撤離,因此敞開大門讓拉達米斯特市英语Rhadamistus重返大位。據羅馬歷史家塔西佗稱,重新掌權後,由於來自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的人過於殘酷,以至於亞美尼亞人衝進宮殿,迫使拉達米斯特市英语Rhadamistus逃離,而沃洛加西斯一世得有機會將他的兄弟提理達梯一世英语Tiridates I of Armenia送上王位。

在羅馬帝國和安息帝國之間

羅馬皇帝尼祿安息帝國在他們家門口的影響力日益增長感到不滿,派將納內烏斯·多米蒂烏斯·科布洛將軍率領一支大軍前往東方,以扶立羅馬的傀儡國王(見公元58年-63年的羅馬帝國-安息帝國戰爭英语Roman–Parthian War of 58–63)。提理達梯一世逃脫後,羅馬人將提閣倫尼斯四世英语Tigranes VI of Armenia 扶立為傀儡國王,他在公元61年入侵了安息王國的附庸國阿迪亞波納王國。沃洛加西斯一世認為這是羅馬的侵略行徑,重新發動戰爭,將提理達梯一世恢復為亞美尼亞國王。將納內烏斯·多米蒂烏斯·科布洛將軍在隨後的公元62年的倫迪亞戰役 (Battle of Rhandeia) 中,再次擔任羅馬軍隊的指揮官,他進軍亞美尼亞並在倫迪亞(Rhandeia)設立了一個營地,在那裡他與提理達梯一世達成了和平倫迪亞和平協議,根據協議提理達梯一世被承認為亞美尼亞國王,但他同意成為羅馬傀儡國王,並將前往羅馬由尼祿皇帝加冕。提理達梯一世統治亞美尼亞,直到公元110年左右他去世(或被迫退位),當時安息帝國皇帝奧斯羅伊斯一世英语Osroes I 入侵亞美尼亞,並把他的侄子阿克希達里斯(Axidares)(前安息帝國皇帝帕科魯斯二世英语Pacorus II的兒子)繼承為亞美尼亞國王。

作為羅馬帝國一部分的大亞美尼亞(紅色),以及小亞美尼亞(藍色);公元117年
阿薩希德王朝國王陵墓:公元4世纪

這種對尼祿皇帝時代開始的,歷時有半個世紀之久的羅馬帝國影響力範圍的侵犯,終結了兩國間的和平,安息帝國與新的羅馬皇帝圖拉真重啟戰爭。[4] 圖拉真於公元113年10月向亞美尼亞進軍,以重新扶在立亞美尼亞的傀儡國王。奧斯羅伊斯一世英语Osroes I 的使節在雅典和 圖拉真會面,告知他阿克希達里斯已被罷黜,並要求將王位授予阿克希達里斯的哥哥帕塔瑪西里斯(Parthamasiris)。 圖拉真拒絕了這種提議,並在公元114年8月占領 阿薩摩薩斯塔(Arsamosata)(帕塔瑪西里斯(Parthamasiris)要求加冕的王國所在),但沒加冕發生,而是這王國被吞併為羅馬帝國的一個新省。[4]帕塔瑪西里斯被驅逐,不久後神秘死亡。

作為羅馬的一個省,亞美尼亞和卡帕多細亞省一起由卡修斯卡提流斯 西弗勒斯英语Lucius Catilius Severus管理。羅馬元老院發行了慶祝這一紀念日的硬幣,並刻有以下字樣:ARMENIA ET MESOPOTAMIA IN POTESTATEM P.R. REDACTÆ,從而鞏固了亞美尼亞作為羅馬最新省的地位。一個覬覦帝位者(米特里達梯四世的兒子薩納特魯斯二世英语Sanatruces II of Parthia)領導的對安息帝國的叛亂被鎮壓之後,一些零星的抵抗繼續進行,而安息帝國沃洛加西斯三世英语Vologases III of Partia皇帝在羅馬圖拉真皇帝於公元117年8月去世前設法佔領相當大的亞美尼亞土地。公元 118年,新的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放棄 圖拉真征服的土地,包括亞美尼亞在內,並立帕塔姆哈佩特英语Parthamaspates為亞美尼亞和奧斯若恩的國王,但是沃洛加西斯三世仍佔領了亞美尼亞的大部分領土。最終羅馬帝國安息帝國達成妥協,由沃洛加西斯三世控制亞美尼亞。

沃洛加西斯三世統治亞美尼亞直到公元140年。繼任者沃洛加西斯四世英语Vologases IV of Partia米特里達梯五世的兒子,他在公元161年派軍佔領亞美尼亞,並將卡修斯卡提流斯 西弗勒斯英语Lucius Catilius Severus麾下,駐紮在當地的羅馬軍團解散。

羅馬皇帝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立即將路奇烏斯·維魯斯派往東部戰線。 公元163年,路奇烏斯·維魯斯派遣了馬可斯 斯塔條斯 普利斯科斯英语Marcus Statius Priscus將軍,後者最近從不列顛調回,連同數支從敘利亞安條克來的軍團一起往亞美尼亞前進。在沃洛加西斯四世麾下的阿塔克夏塔英语Artaxata駐軍向羅馬將軍馬可斯 斯塔條斯 普利斯科斯英语Marcus Statius Priscus投降,他在亞美尼亞立了一位索赫姆斯英语Sohaemus of Armenia做傀儡國王,把沃洛加西斯三世扶立為王的某位 Pacorus罷黜 。[5]

硬幣發行,以慶祝羅馬的路奇烏斯·維魯斯為亞美尼亞而戰勝安息帝國的沃洛加西斯四世 。

由於羅馬軍隊內部發生瘟疫,讓安息帝國在公元166年奪回了大部分失地,並迫使索赫姆斯英语Sohaemus of Armenia逃往敘利亞。[6] 在幾次羅馬帝國安息帝國的干預之後,沃洛加西斯二世於公元186年即位為亞美尼亞國王,沃洛加西斯二世在公元198年轉而登上安息帝國皇帝(改稱為沃洛加西斯四世)寶座,並將其兒子科斯洛夫一世(Khosrov I)立為為亞美尼亞國王。科斯洛夫一世隨後被羅馬人俘虜,羅馬人另行安排一個國王來統治亞美尼亞。但是,亞美尼亞人起而反抗羅馬統治者,根據羅馬帝國安息帝國之間的新妥議,科斯洛夫一世的兒子提理達梯二世英语Tiridates II of Armenia(公元217年-252年)被立為亞美尼亞國王。

薩珊王朝與亞美尼亞

在公元224年,伊朗薩珊王朝阿爾達希爾一世推翻安息帝國,並建立新的波斯王朝。薩珊王朝決心恢復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的古老榮耀,他們採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並將亞美尼亞視為其帝國的一部分。

亞美尼亞國王提理達梯二世為尋求與羅馬維持友好關係,以保持亞美尼亞阿薩希德王朝的自治。這是一個不幸的選擇,因為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一世擊敗羅馬人,並與羅馬菲利普皇帝建立和平協議。 公元252年,沙普爾一世入侵亞美尼亞,迫使提理達梯二世逃亡。在提理達梯二世和他的兒子霍斯羅夫二世英语Khosrov II過世後,沙普爾一世在亞美尼亞立自己的兒子赫瑪茲(Hurmazd)為國王。沙普爾一世於公元270年去世時,赫瑪茲繼承了薩珊王朝王位,他的兄弟納瑟(Narseh)繼續以赫瑪茲的名義統治亞美尼亞。

羅馬帝國戴克里先皇帝統治時,立提理達梯三世為亞美尼亞統治者,他在公元287年擁有亞美尼亞領土的西部。當納瑟於公元293年前往波斯繼承王位時,薩珊人激起一些亞美尼亞貴族叛變。但是羅馬人於公元298年擊敗納瑟,提理達梯三世在羅馬士兵的支持下重新控制亞美尼亞。

皈依基督教

啟蒙者聖启蒙者格列高利為提理達梯三世施以洗禮.

直到安息帝國後期,亞美尼亞還是一個絕大多數人信奉瑣羅亞斯德教的地區。[7] 但是,改變很快。根據歷史學家米凱爾 錢遷英语Mikayel Chamchian撰寫的作品 “ Patmutiun Hayots i Skzbane Ashkharhi Minchev tsam diarn(Armenian History from the begining of the world)”(1784年),啟蒙者聖启蒙者格列高利提理達梯三世和他的宮廷成員皈依基督教[8]

亞美尼亞字母梅斯羅普·馬什托茨在約公元405年創建,俾便進行聖經翻譯,基督教化也標誌著亞美尼亞文學的開始。

根據亞美尼亞歷史學家摩弗希斯 科里納西英语Movses Khorenatsi的說法,亞美尼亞的艾薩克英语Isaac of Armenia在約公元411年,將敘利亞文本的福音書翻譯為亞美尼亞文。但是這項翻譯應該是不夠完善,不久後,梅斯羅普·馬什托茨的兩名學生艾格吉亞茲的約翰(John of Egheghiatz),和巴格的約瑟夫(Joseph of Baghin)被派往埃德薩翻譯聖經經文。他們旅行最遠到了君士坦丁堡,帶回真實副本的希臘文經文。借助從亞歷山卓獲得的其他副本,根據七十士譯本俄利根的《六方節英语Hexapla》的文本再次將希臘文譯成亞美尼亞文聖經。這個在公元434年完成的版本,現在仍由亞美尼亞教堂使用。

衰亡

提閣倫尼斯七世英语Tiran of Armenia統治期間,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二世入侵亞美尼亞。在隨後的幾十年中,亞美尼亞再次成為拜占庭帝國薩珊王朝之間的有爭議的領土,直到公元387年才獲永久解決,並一直存在到公元639年阿拉伯人征服亞美尼亞英语Arab conquest of Armenia為止。斷斷續續的阿薩希德統治者(與巴格拉提德王朝的王子競爭)仍控制這個王國,作為拜占庭帝國的邊境防衛國 (marzban),或是波斯的保護國,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他們的權力,維持到公元428年為止。

參考資料

  1. ^ Toumanoff 1986,第543-546頁.
  2. ^ Josephus, Jewish Antiquities, 18.42–47
  3. ^ Tacitus, Annals, 2.43, 2.56
  4. ^ Dio Cassius 68.17.2–3
  5. ^ HA Marcus Antoninus 9.1, Verus 7.1; Dio Cass. 71.3.
  6. ^ HA Verus 8.1–4; Dio Cass. 71.2.
  7. ^ Mary Boyce. Zoroastrians: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sychology Press, 2001 ISBN 0415239028 p 84
  8. ^ Estimated dates vary from 284 to 314. 314 is the date favored by mainstream scholarship, so Garsoïan (op.cit. p.82), following the research of Ananian, and Seibt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