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衝國
缓冲国(英語:Buffer State)是夹在两个对立的或潜在敌对的强权国家之间的国家,并通过它的存在来避免两国之间的冲突。[1]有的时候缓冲国的地位是由两边的强权所确认的。缓冲国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但不允许周边的强权驻军,任何对缓冲国的入侵都可能导致大国之间的战争。
有研究表明,缓冲国和其他非缓冲国相比更容易被入侵。[2]这是因为缓冲国周边存在着大国及强权,地理位置非常凶险。而周围的大国也面对着对缓冲国的控制问题,需要时刻提防缓冲国倒向对手一方,而非缓冲国就不会面对诸如此类问题。[2]
缓冲国通常的特徵便是中立且弱小的,因而靠著其他國家互相制衡來獲得獨立,通常滿足兩大(或三大)強權的利益而作為其獨立的存在,如果某一強權勢衰落則可能無法維持獨立會因而被另一強權併吞,另外緩衝國並不是作为另一个国家的卫星国。在19世纪,中立国例如阿富汗和位于中亚的酋长国是英国和沙俄帝国为了控制通向英属印度的山路而进行的“大博弈”政策的棋子。但亦有例外,如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東歐國家在冷戰時是蘇聯的卫星国,卻扮演著緩衝作用。
缓冲国的例子[编辑]
美洲[编辑]
玻利维亚,为秘鲁和阿根廷之间的缓冲国。[3]
乌拉圭在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初期为巴西帝国和阿根廷之间的缓冲国。[4][5]
巴拉圭在巴拉圭战争后作为巴西和阿根廷之间的缓冲国得以保留。[6]
乔治亚省是英国于1732年创立的殖民地,为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西属佛罗里达之间的缓冲。[7]
厄瓜多尔为秘鲁和哥伦比亚之间的缓冲国。[8]
加拿大为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缓冲国。[9][10]
亚洲[编辑]
- 在罗马-波斯战争期间,很多国家都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亚美尼亚王国就是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缓冲国。
朝鲜在朝鲜战争以后一直被视为
中国、前蘇聯/
俄羅斯与
韩国、
日本以及
美國之间的缓冲国。[11]
满洲国为日本所扶植的傀儡政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苏联、中华民国以及日本之间的缓冲国,于二战后覆灭。
泰國长期以来都是独立国家,充当英属印度、英属马来亚以及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12][13]冷戰時,則是緬甸和中南半島三國的緩衝國。
老挝在冷戰時是
泰國和
越南之间的缓冲国。
大韓帝國为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缓冲国。
遠東共和國为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缓冲国。[14][15]
阿富汗酋长国在大博弈期间属于俄罗斯帝国和英国之间的缓冲国,当时南亚为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中亚为俄罗斯帝国的实力范围。随后,瓦罕走廊将缓冲区延伸到了中国边境。[16]
- 喜马拉雅山国家
尼泊爾王國、
不丹和
錫金曾为中国和大英帝国之间的缓冲国,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这三国成为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缓冲国,锡金随后被印度吞并。[17][18]
蒙古原为中国外蒙古,在苏联支配下脱离中国独立并成为其衛星国,蒙古被苏联视为其远东地区与中国的缓冲国,苏联解体后成为了
中国和
俄羅斯之间的缓冲国。[19]
黎巴嫩为
叙利亚和
以色列之间的缓冲国。
非洲[编辑]
欧洲[编辑]
荷兰联合王国今属于荷兰和比利时,于维也纳会议后成立,曾经为普鲁士、法国和英国之间的缓冲国。该国总共存在了15年,直到比利时独立。1830年比利時獨立後,
荷蘭、
比利時和
盧森堡三國均仍作為普魯士(之後的
德國)和
法國的緩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莱茵兰在战间期属于德国和法国之间的缓冲,法国曾尝试建立
莱茵共和国,但未获国际承认。[21]
瑞士和
奥地利作為中立國在冷戰時是美蘇兩大陣營在歐洲的緩衝。
波黑 在克羅地亞獨立戰爭和波斯尼亞戰爭後成為
克罗地亚和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
塞爾維亞的緩衝國。
瑞典、
芬兰和
烏克蘭在俄烏戰爭爆發前是
欧洲联盟及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國家和
俄羅斯的缓冲国。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buffer state. Merriam Webster. [11 Sept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1).
- ^ 2.0 2.1 Fazal, Tanisha M. State Death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004-04-01, 58 (2): 311–344. ISSN 1531-5088. S2CID 154693906. doi:10.1017/S0020818304582048.
- ^ Bolivia. Colección oficial de leyes, decretos, ordenes, resoluciones &c. Que se han expedido para el regimen de la Republica Boliviana. 1826 [2022-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8).
- ^ Uruguay - From Insurrection to State Organization, 1820-30. countrystudies.us. [3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 ^ Phelps, Nicole. Review of Knarr, James C., Uruguay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03-1929: Diplomacy in the Progressive Era. www.h-net.org. 1 January 2014 [3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英语).
- ^ Paraguay: Regional Geopolitics and a New President. Stratfor. [3 March 2017] (英语).
- ^ The Colonies | Georgia. www.smplanet.com. [20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1).
- ^ Zepeda, Beatriz. Ecuador: Relaciones exteriores a la luz del bicentenario. 2009 [2022-05-18]. ISBN 97899786722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1).
- ^ Sukhankin, Sergey. Russia and the Arctic in an Era of Strategic Competition (PDF). North American and Arctic Defence and Security Network (NAADSN). 2021: 19–49 [8 December 20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2-08).
- ^ Nuclear Power at Heart of Russia's Arctic Ambition. BBC News. 22 September 2010 [8 Dec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1).
- ^ Getting China to Become Tough with North Korea. Cato Institute. [2016-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 ^ Pholsena, Vatthana. LAOS, From Buffer State to Crossroads. Silkworm Books. 2007. ISBN 978-9749480502.
- ^ Macgregor, John. Through the Buffer State : Travels in Borneo, Siam, Cambodia, Malaya and Burma. White Lotus Co Ltd; 2 edition. 1994. ISBN 978-9748496252.
- ^ Alan Wood, "The Revolution and Civil War in Siberia," in Edward Acton, Vladimir Iu. Cherniaev, and William G. Rosenberg (eds.), Critical Companion to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4–1921.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716–717.
- ^ George Jackson and Robert Devlin (eds.), Dictiona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89; pp. 223–225.
- ^ Debarbieux, Bernard; Rudaz, Gilles; Todd, Jane Marie; Price, Martin F. The Mountain: A Political History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09-10: 150 [2022-05-18]. ISBN 97802260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英语).
- ^ Nepal: Dictated by Geography | World Policy Institute. www.worldpolicy.org. [2016-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1).
- ^ The World Today; Bhutan and Sikkim: Two Buffer States Vol. 15, No. 12.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59: 492–500.
- ^ Mongolia, the uncontested buffer state. Russia Direct. [3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4 February 2019) (英语).
- ^ Cory, Stephen. Reviving the Islamic Caliphate in Early Modern Morocco. Routledge. 2016: 36–37. ISBN 9781317063438.
- ^ THE RUHR: Rhineland Republic?. Time. 27 August 1923 [1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