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8日 (五) 18:15 (补救60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英文:Phi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Jessup Moot;简称 JESSUP),每年都吸引来自80多个不同国家的500多所法学院参加比赛。其竞赛内容是模拟在国际法院面前进行国家间纠纷的國際法相關诉讼。[1][2][3][4][5]

JESSUP国际模拟法庭大赛的名称是命名自曾就职于國際法院的Philip Caryl Jessup。该竞赛现由国际法学院学生联盟(International Law Students Association)主办。[6][7][8]

竞赛地点

该竞赛的国际竞赛回合(决赛)一般于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这一比赛时间的安排是为了与每年一度的美国国际法协会大会同时举行。

竞赛形式

这一比赛的主要形式是对一个模拟的国际法案件在国际法庭面前进行诉讼。假设的案件一般是关于国际法问题。例如,最近幾场比赛的案件主要包括国际司法管辖权国际刑事法庭国际婚姻法人权等问题。

每支参赛队一般包括五名参赛者(最少两名)。每支参赛队都要先代表原告进行诉讼,再反过来代表被告进行诉讼,并且为原被告双方做出书面的备忘录。每个回合中,两支参赛队伍经过随即选择,分别代表原被告一方进行诉讼,有时会由另外一支参赛队伍出任法庭成员。

该比赛对于参赛队的组织形式没有特别的规定。有时候,一支参赛队可能由两名选手代表原告进行口头辩论,再选出两名代表被告,而第五名只是作为记录员和候补选手,并提供一些资料和研究支持。有时候,一支参赛队可能一共只有两个或者三个人参与口头辩论,这样至少有一个人会既代表原告,之后又代表被告。

此外,大部分参赛队还有一名教练。教练一般在竞赛开始一年前就开始帮选手进行准备和训练。教练一般由大学的国际法教授或者以前的Jessup选手来担任。

参赛队的选拔

在国际竞赛回合,一个国家一般拥有一到两个代表队。因此,大部分国家会在本国举办预选赛来选拔出最优秀的队伍代表该国到华盛顿特区参加比赛。例如,在加拿大和俄罗斯,各大学首先要参加由White & Case律师事务所赞助举办的国内比赛。其实,Jessup的主办方Shearman & Sterling律师事务所除了赞助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国际竞賽回合,也会赞助一些国内级别的选拔赛。

考虑到最终的决赛是用英语进行的,而且任何希望用其他语言进行比赛的队伍都需要自己提供翻译,因此大部分国家的国内预选赛都是用英语进行的。各国国内比赛的赢家将会代表本国参加在华盛顿特区的决赛。

历史上的冠军

全球赛

2017年JESSUP竞赛的最终冠军是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該校並曾於2017, 2015, 2011, 2007, 1996年共五度獲得世界冠軍。

新加坡国立大学曾获得奖项次数最多(四次冠军,七次亚军)。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Unversite de Paris I)于1992年获得冠军,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冠军的母语非英语国家的大学。

在最近十一年里(2000-2011年),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队正在占据优势,其获得了六次冠军。

年份 冠军 亚军 半决赛选手
1960 无冠军
1961 无冠军
1962 无冠军
1963 哥伦比亚大学(美)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美)
1964 德克薩斯州大學(美) 匹茲堡大學(美)—
1965 哥伦比亚大学(美) 弗吉尼亚大学(美)
1966 德克薩斯州大學(美) 威斯康星大学(美)
1967 范德堡大学(美) 哈佛大学法学院(美)
1968 杜克大学(美) 邁阿密大學(美)
1969 罗格斯大学(美)密歇根大学(美)
1970 邁阿密大學(美) 肯塔基大学(美)
1971 德克薩斯州大學(美)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
1972 邁阿密大學(美) 亚地斯亚贝巴大学(伊索比亞)
1973 西弗吉尼亚大学(美) 布鲁内尔大学(英)
1974 德克萨斯州大学(美) 亚地斯亚贝巴大学(伊索比亞)
1975 剑桥大学(英) 乔治城大学(美)
1976 多伦多大学(加) 美利坚大学華盛頓法學院(美)
1977 堪萨斯大学(美) 多伦多大学(加)
1978 布鲁克林法学院(美) 多伦多大学(加)
1979 西北大学(美) 阿德莱德大学(澳)
1980 乔治城大学(美)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198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 太平洋大学(美)
1982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太平洋大学(美)
1983 堪萨斯大学(美)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1984 达尔豪西大学(加) 南德克萨斯法学院(美)
1985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西南大学(美)
1986 波士顿学院(美)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1987 乔治城大学(美) 鲁汶天主教大学(比)
1988 墨尔本大学(澳)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1989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 墨尔本大学(澳)
1990 乔治亚大学(美) 多伦多大学(加)
1991 萨斯喀彻温大学(加) 乔治亚大学(美)
1992 巴黎第一大学(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1993 墨尔本大学(澳) 夏威夷大学(美)
1994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墨尔本大学(澳)
1995 菲律宾大学(菲) 西澳大学(澳)
1996 悉尼大学(澳)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1997 Andrés Bello天主教大学(委) 卡尔加里大学(加)
1998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
1999 國立印度大学法学院(印度) 比勒陀尼亚大学(南非)
2000 墨尔本大学(澳) Andrés Bello天主教大学(委)
2001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Andrés Bello天主教大学(委)
2002 委瓦特沙大学(南非) 西澳大学(澳) 哈佛大学(美),乔治城大学(美)
2003 西澳大学(澳) 马里国立大学(俄) 哥伦比亚大学(美),Andrés Bello天主教大学(委)
2004 馬尼拉雅典耀大学(菲)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维也纳大学
2005 昆士兰大学(澳) 国际伊斯兰大学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美利坚大学(美)
2006 哥伦比亚大学(美) Andrés Bello天主教大学(委) 国家法学研究院(印度),开普敦大学(南非)
2007 悉尼大学(澳) 伦敦国王学院(英)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昆士兰大学(澳)
2008 凯斯西储大学(美)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 伦敦大学学院(英),印度大学国家法学院(印度)
2009 University of the Andes(哥伦比亚) 伦敦大学学院(英) Aristotle University (希腊); 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 (阿根廷)
2010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 哥伦比亚大学(美) 海德拉巴市國立法研學院(印度);琉碧亞雅那大學(斯洛維尼亞)
2011 雪梨大学(澳) 哥伦比亚大学(美)

中国大陆选拔赛

年份 冠军 亚军 季军 最佳诉状 最佳辩手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王龙波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申诉方第一名、被申诉方第一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申诉方第二名)、吉林大学(申诉方第三名)、西南财经大学(申诉方第三名、被申诉方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被申诉方第三名) 北京大学张婉愉(第一名)、北京大学李梦依(第二名)、山东大学(威海)叶鼎一(第三名)、深圳大学温勃(第四名)、山东大学(威海)黄众威(第五名)、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朱留声(第六名)、深圳大学李桢桢(第七名)、中国人民大学刘苏(第八名)、中国人民大学漆崇浩(第九名)、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邓志聪(第十名)、山东大学刘宇轩(第十一名)、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郑欣嘉(第十二名)、汕头大学张文朗(第十三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叶欢(第十四名)、中国政法大学王珏(第十五名)
2017 华东政法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 山东大学(威海)唐凡霆(第一名)、华东政法大学杨可欣(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蔡佳宏(第三名)、华东政法大学谭泽雨(第四名)、中国政法大学李佳珂(第五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檀昊天(第六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馨(第七名)、重庆大学陈晓静(第八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汪梅清(第九名)、山东大学杨帆(第十名)、吉林大学李正(第十一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霍凝馨(第十二名)、外交学院陆晨(第十三名)、北京师范大学张淼(第十四名)、北京大学孙一先(第十五名)
2018
2019
2020

註釋

  1. ^ ILSA. www.ilsa.org.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1). 
  2. ^ Santa Clara University.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6). 
  3. ^ Search results. Tilburg University.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1). 
  4. ^ Faculty of Law - Civil Law section. Faculty of Law - Civil Law section.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1). 
  5. ^ UWA law students scoop Jessup Moot Competition.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6. ^ *Message from United States Assistant Chief of Mission David Lindwall to Afghanistan competitors in the Jessup Moot, 201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Another Season of Record-Breaking International Moot Court Achievements (SMU) - The Law Gazette of Singapore. 1 November 2017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8. ^ 存档副本.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