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廠街

坐标22°16′55.4802″N 114°9′18.342″E / 22.282077833°N 114.15509500°E / 22.282077833; 114.1550950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Lord Jaraxxus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8日 (五) 19:3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Ice House Street
雪廠街
雪廠街 (2011年)
道路長度0.6公里(0.37英里)
车速限制50公里每小時
车道数2
地點香港中西區
起點中環下亞厘畢道
終點中環干諾道中文華東方酒店
建造
动工1840年代
雪廠街中段,近約克大廈

雪廠街(英語:Ice House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中環。是單程下山車道。它的南段連接近藝穗會雲咸街,而北段則與干諾道中交界。

歷史

「雪廠街」的得名,是因以前在这里有一座儲存塊的冷藏庫(雪厂其实是雪仓,港人称冰为雪,雪厂就是贮冰的仓库)。1845年4月17日,該冷藏庫在雪廠街建立,供應來自北美洲的冰塊予附近的醫院及居民,直到1880年代為止。

当年香港用的冰都是美国船运而来的天然冰。美国的大湖和河流冬季结冰所产生的冰块,运到香港后,涂上锯屑糠皮防止溶化,贮入雪厂待用。供应冰块的公司(Ice House Company)成立于1845年,它的贮冰仓设于雪厂街。当时中环尚未填海,雪厂就在海边,运冰船卸货入仓非常方便。

雪厂是一座两层的建筑物,地皮由政府免费批给,期限为75年,附带条件是廉价供应冰块给公立医院。该厂每天出冰两次,一次为上午五时至七时,一次为下午二时至四时,每天消耗量约七百磅。美国冰一度独占香港的冷藏市场,直到1866年左右,凯尔才在湾仔春园街一带设厂自制冰块,与之竞争。1880年以后,本港自制的冰块售价越来越低,远道而来的美国冰无利可图,便停止输入。

输入美国冰的丢杜公司后来和凯尔改组的香港制冰公司合并,且交由渣甸洋行经营。1883年,港府向渣甸洋行提议,将雪厂街的地皮长期批与该洋行,租期999年,批价12,500元渣甸洋行仅肯出价八千元,并且要分五年缴清,理由是雪厂的地基低于雪厂街的路面,卑湿异常,除了贮冰外难以作其他用途。再后来,雪厂和制冰公司又都卖给牛奶公司。為供應電力予雪廠使用,香港電燈公司於1896年興建了一間小型發電廠「雪廠街發電廠[1],而多餘的電力則提供給中環附近一帶的大酒店及電影院[2]。雪厂街的古老雪厂,直至1918年牛奶公司渣甸洋行收买时仍然存在。

軼事

現存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雲咸街交界的舊牛奶公司倉庫(曾用作冰庫),與使雪廠街得名的雪廠建築物並無關係。

沿途著名景點

參考來源

  1. ^ 魯金. 香港東區街道故事. 香港: 三聯書店. 2019: 235. ISBN 9789620444494. 
  2. ^ 洪藹婷. 【發電的人(下)】發電廠的吃飯階級 飯堂分頭等、二等、三等?. 香港01. 2017-03-05 [2020-01-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