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黑冠麻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iouraren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7日 (日) 17:3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黑冠麻鷺
指名亞種,攝於臺灣
黑冠麻鷺叫聲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鹭科 Ardeidae
属: 𫛚 Gorsachius
种:
黑冠麻鷺 G. melanolophus
二名法
Gorsachius melanolophus
Raffles, 1822
  繁殖區
  度冬區
  留鳥

黑冠麻鷺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又名黑冠麻鹭黑冠虎斑鳽臺灣話俗稱山暗光[2],亦有地瓜鳥大笨鳥的別稱[3],是中型的鷺科鳥類,主要分布於季風亞洲東南部南部,其中大部分地區的族群是稀有留鳥,只有臺灣的族群在近年成為常見的留鳥[4],另有少數族群會在中國華南斯里蘭卡海洋東南亞之間遷徙[1]

黑冠麻鷺站立時大約47公分高。棲息於森林裏並常夜間活動,遇警時會伸長脖子偽裝,在繁殖期入夜後會站在樹枝上向四方大聲起哄。成鳥有黑冠、面孔和脖子為紅棕色,背部為黑暗的紅棕色,腹部有細條紋,翼黑。亞成鳥是灰棕色有黑和白色斑點,並且下部有斑紋。[5]

因普遍出現在廣闊的地區,黑冠麻鷺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評估為可最低關注的物種[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BirdLife International. Gorsachius melanoloph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10-01].  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 姚正得, 廖煥彰, 林政輝, 羅一景. 機場及周邊地區常見鳥類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2008: 31. ISBN 978-986-01-4904-3. 
  3. ^ 高維奇. 我是大笨鳥 不是夜鷹!. 台灣動物新聞網.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2017-05-27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2) (中文(臺灣)). 
  4. ^ 許嘉瑋. 都市黑冠麻鷺(Gorsachius melanolophus)巢位選擇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2020. doi:10.6342/NTU202001385. 
  5. ^ 林惠珍. 臺北動物園-黑冠麻鷺育幼中. 臺北市立動物園. 2013-05-24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