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404:0:8029:ed25:eda5:34a5:4e67:25b2留言2021年1月11日 (一) 15:27 →‎爭議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簡稱機促會
成立時間2015年10月
類型非政府組織
標語道路共享、用路平權
目標推動臺灣道路平權
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torcycle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成立於2015年10月,成立目的主要為推動台灣的道路平權,監督政府改善過時的交通規劃,以提升用路品質[1][2]

背景

設有禁行機車標線的翠華路

臺灣機車管制始見1975年,由時任台灣省主席謝東閔提出此措施。1978年時任台北市市長李登輝,針對忠孝東西路、中山南北路至士林、羅斯福路至新店路段,改為汽車專用,為禁行機車政策性之首例。1981年為解決中山高回堵問題,將台北市光華橋改為汽車專用。

主要訴求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主要訴求如下[3]

  1. 提倡汽機車平權、互相尊重的用路環境。
  2. 檢討不合理標線畫設路段。
  3. 督促政府提升道路品質。
  4. 有關交通各方面的討論。
  5. 推動車輛改裝合法化。

禁行機車政策沿革

  • 1975年臺灣省主席謝東閔提出管制措施:
  1. 劃定特殊路段及部分道路快車道,禁止機車行駛。
  2. 劃定機車專用道
  3. 禁止機車在多線道內側及中線道行駛
  • 1978年李登輝就任台北市長,針對忠孝東西路、中山南北路至士林、羅斯福路至新店,改為汽車專用,為禁行機車政策性首例。

路權運動

主要為使用非理性方式要求政府單位取消強制兩段式左轉之規定,例如新北市政府取消部分強制兩段式左轉標誌標線,改用路牌告知民眾是否可以免兩段式左轉之標示,以及機車左轉等待去因應。

  • 待轉大富翁:在都會區無限循環待轉,意圖引起政府單位關切,但此活動通常舉辦於車水馬龍的都會區,影響交通甚鉅,因此引發不少爭議
  • 乖寶寶運動:以不鑽車坊是一輛一輛機車排隊,由於參加人數眾多時,容易有某種程度之交通癱瘓

爭議

待轉大富翁和乖寶寶運動爭議:由於主要為使用非理性方式待轉大富翁由於和乖寶寶運動等方式,影響交通甚鉅,造成活動期間周邊交通癱瘓混亂

取消兩段式左轉及禁行機車爭議:和部分民代合作要求政府單位取消強制兩段式左轉及取消禁行機車,亦造成汽機車爭道之爭議,台北市部分路段取消禁行機車,車輛糾紛案件增加;台南市中華東路禁行機車到改制為混合車道,亦有行車糾紛案件增加

部分參加成員為公職人員:部分參加成員為警務人員或公路工程人員等公職人員,因此有行政不中立之嫌

參見

參考資料

  1. ^ Storm.mg.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風傳媒. www.storm.mg. [2020-06-11] (中文(臺灣)). 
  2. ^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相關新聞報導, 評價, 資訊, 訊息, 照片, 影片及懶人包 | ETtoday新聞雲. www.ettoday.net. [2020-06-11] (中文(繁體)). 
  3. ^ 台灣機車路權抗爭編年史(持續更新中)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 [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