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卫礼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ndy3165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4日 (四) 04:22 著作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尉禮賢
理查德·威廉
A middle-aged man in a suit, with slightly-unkempt, parted hair and small circular glasses
Richard Wilhelm (c. 1925)
出生(1873-05-10)1873年5月10日
 德意志帝國斯圖加特
逝世1930年3月2日(1930歲—03—02)(56歲)
 魏瑪共和國蒂賓根
国籍德國
知名于翻譯易經
儿女衛德明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中國文學
机构法蘭克福大學
汉语名称
繁体字 衛禮賢
简化字 卫礼贤

理查德·威廉(德語:Richard Wilhelm,1873年6月10日—1930年3月2日),漢名衛希聖,字禮賢,亦作衛禮賢,生於德國斯圖加特,為基督教同善會傳教士,著名漢學家。他曾將多本中文著作譯為德文,再轉譯為英文,流傳至西方世界。由他所譯出的《易經》,至今仍被認為是最好的版本之一。

其子衛德明(Hellmut Wilhelm)也是著名漢學家。

生平

1899年,尉禮賢來到德屬膠澳青島傳教。他對於道教儒教有很深的興趣,結識勞乃宣後,從他身上學到易經及一些全真教典籍。1901年10月,由德國、瑞士同善會出資,尉禮賢創辦了禮賢書院,並以其名命名。[1]由於辦學有功,1906年被清廷封為道臺[2][3]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尉禮賢全家被迫返回德國本部,任教於法蘭克福大學,成為首席漢學家。

1930年,於德國蒂賓根逝世。

著作

他翻譯多本中國經典,

1. 論語(1910)

2. 老子(1911)

3. 列子:太虛真經(1911)

4. 莊子:南華真經(1912)

5. 孟子(1914)

6. 中國的民間童話(1914)

7. 大學(1920)

8. 易經(1924)

9. 太乙金華宗旨(金花的秘密,1929)

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Carl G. Jung)與尉禮賢非常友好,也陸陸續續熟悉尉禮賢翻譯的中國古書籍。

1917年秋天,黑塞(Hermann Hesse, 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正在精神院休養,經由心理醫生約瑟夫的介紹,39歲的黑塞與41歲的榮格在波恩的一個小旅館內見面。

黑塞曾在日記中這樣寫到:「昨天,榮格從蘇黎士打電話給我,約我一起在波恩的那旅館吃晚飯。我接受了,與榮格一起到晚上11點多。我對他的印象不時變化著,最初感受的是他的自信……不過,總體上說,這是一次非常積極的會面。」這次會面給黑塞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以後,黑塞一邊接受療養院的心理治療,一邊開始閱讀榮格的心理學著作,並且受到了很大啟發。

黑塞於1922年出版了《悉達多》(Siddhartha)一書,又稱《流浪者之歌》或是《悉達求道記》。

悉達多是佛教的釋迦牟尼的名字,俗名:姓喬達摩,名悉達多。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作者保羅•科埃略(Paulo Coelho de Souza),17歲起就三次進出精神病院。

他最後一次在精神病院讀完《悉達多》時,幾天後出院時對自己說:「我要體味這世界所包含的一切氣息,我發誓:我要選擇生命。」;


尉禮賢於1929年翻譯了《太乙金華宗旨》及《慧命經》譯為德文《金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更啟發了榮格集體潛意識的理論,榮格還為金花的秘密作序。

榮格依此治療了包立(Wolfgang E. Pauli),包立是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榮格出版了《心理學和煉金術》,書中談到400多個夢的詳細分析,大部份是榮格對包立的解析!

參考文獻

  1. ^ 同善會興辦的公益事業. 青島市志. 山东省史志办. [永久失效連結]
  2. ^ 衛禮賢立尊孔文社之主客觀因素. 青島日報. 2012-09-08 [2014-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3. ^ Ursula Richter. Richard Wilhelm-Founder of a Friendly China Image in Twentieth Century Germany (PDF).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國80年6月, (第20期): 165.  (英文)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