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哈密札薩克和碩親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7日 (日) 04:5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哈密札薩克和碩親王,俗稱哈密回王,是清代新疆哈密維吾爾世襲貴族。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始封哈密頭領額貝都拉札薩克一等达尔汗答剌罕)(始祖木罕買提夏和卓禿忽魯帖木兒七世孫)。1727年,晋封镇国公。1729年,晋封固山贝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赐贝勒品级。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晉封玉素卜多羅貝勒,賜郡王銜。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詔世襲罔替。道光十二年(1832年)晉封多罗郡王。1853年,赐亲王衔。同治六年(1867年)追封和碩親王中華民國成立後沿襲不改。清末民初,哈密多次發生反對哈密親王的平民暴動。塔兰奇在1907与1912年兩次反抗。1930年,新疆省主席金樹仁下令廢除哈密王制,改土歸流。次年,哈密爆發生大規模民變和加尼牙孜等人乘機崛起,成為馬仲英進入新疆的直接誘因。[1]

哈密扎萨克和硕亲王世系[2]

世代 姓名 年份 备注
第一代 额贝都拉 1697年-1709年 康熙三十六年,授扎薩克一等達爾漢。四十八年卒。
第二代 郭帕 1709年-1711年 額貝都拉長子。康熙四十八年襲扎薩克一等達爾漢。五十年卒。
第三代 额敏 1711年-1740年 郭帕伯克長子。康熙五十年襲扎薩克一等達爾漢。雍正五年晉鎮國公。七年,晉固山貝子。乾隆五年卒
第四代 玉素卜 1740年-1767年 額敏長子。乾隆五年襲扎薩克鎮國公。十年晉固山貝子。二十三年賜貝勒品級。二十四年,封多羅貝勒,賜郡王品級。三十一年十二月(1767年1月)卒。
第五代 伊萨克 1767年-1780年 玉素卜次子。乾隆三十二年襲郡王品級扎薩克多羅貝勒。四十五年卒。
第六代 额尔德锡尔 1780年-1813年 伊薩克長子。乾隆四十五年襲郡王品級扎薩克多羅貝勒。四十八年詔世襲罔替。嘉慶十八年卒。
第七代 博錫爾 1813年-1867年 額爾德錫爾子。嘉慶十八年襲。道光十二年晉多羅郡王。咸豐三年賜親王銜。同治五年回變被執,不屈被害,同治六年追封和碩親王
第八代 賣哈莫特 1867年-1882年 博錫爾子。同治六年襲扎薩克和碩親王。光緒七年卒,無嗣。
第九代 沙木胡索特 1882年-1930年 賣哈莫特姪。光緒八年襲。民國4年加親王雙俸[3][4],民國19年6月6日病故。
第十代 聶滋爾 民國19年-民國23年 沙木胡索特次子,民國19年9月13日襲,民國23年卒。
第十一代 伯錫爾 民國23年-民國38年 聶滋爾長子,民國23年4月襲,在減租反壩運動中被捕入獄,1951年死於獄中。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哈密回王更替,哈密政府网,于2011-11-4查阅. [2011-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5). 
  2. ^ 《清史稿》卷二百十一 表五十一/藩部世表三
  3. ^ 《政府公報》民國4年2月25日第1005號
  4. ^ 1915年2月26日《申報》第15099號 第2頁

来源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