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同治
| ||
政权 | 清 | |
君主 | 清穆宗 | |
历时 | 13年 | |
![]()
|
---|
同治(满语:ᠶᠣᠣᠨᡳᠩᡤᠠ
ᡩᠠᠰᠠᠨ,穆麟德:yooningga dasan,太清:youningga dasan;蒙古语:ᠪᠦᠷᠢᠨ
ᠵᠠᠰᠠᠭᠴᠢ,西里尔字母:Бүрэн засагч;公元1861年至1875年)为清朝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62天。
清文宗駕崩後,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等人聯合發動了祺祥之變,肅清了顧命八大臣勢力,也將原擬的祺祥年號廢除,改為同治。
大事年表[编辑]
- 清同治三年六月,湘軍攻陷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后开始纵火杀掠,屠杀平民,史称湘军南京屠城[1][2]。
- 清同治四年四月,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為捻軍所殺。
- 清同治六年十二月,東捻軍被平定。
- 清同治七年七月,西捻軍主力被平定。
- 清同治九年六月,长江特大洪水,川、鄂、湘、赣、皖诸省受灾,灾情数百年罕见,史称庚午之灾。七月,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殺。
- 清同治十一年九月,迎娶皇后阿魯特氏(孝哲毅皇后)。
- 清同治十二年正月,親政,同年同治陝甘回亂及雲南回亂大致平定。
- 清同治十三年六月,臺灣牡丹社事件爆發,與日本在北京訂立北京專約。
- 清同治十三年九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 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崩,享年18歲。
考證[编辑]
因「同治」年號在滿文稱之「Yooningga Dasan」 ,Yooningga意為「共同」, Dasan 意為「政治」,直接翻譯成漢文看似「共同而治」,故有稱同治年號的意思是代表「兩宮太后共同而治」,此言可能有誤。因兩宮聽政是一時之計,不可能成為皇帝的年號。實際上清兵入關後早已漢化,「同治」應該是出自於《書經.蔡仲之命》:「為善不同,同歸於治;為惡不同,同歸於亂」。
也有人認為「同治」是一種「兩宮太后共同而治」的影射。
公元纪年对照[编辑]
同治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
公元 | 1862年 | 1863年 | 1864年 | 1865年 | 1866年 | 1867年 | 1868年 | 1869年 | 1870年 | 1871年 |
干支 | 壬戌 | 癸亥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同治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
公元 | 1872年 | 1873年 | 1874年 | |||||||
干支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参见[编辑]
- 中国年号列表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洪秀全、洪天贵福之年号
- 洪德(1855年—1864年):大成国— 陈开、黄鼎凤之年号
- 顺天(1859年—1862年):清朝时期—李永和之年号
- 嗣统(1859年—1868年):清朝时期—朱明月之年号
- 天纵(1860年—1863年):清朝时期—宋继鹏之年号
- 文久(1861年二月十九—1864年二月二十):日本—孝明天皇之年號
- 元治(1864年二月二十—1865年四月初七):日本—孝明天皇之年號
- 庆应(1865年四月初七—1868年九月初八):日本—孝明天皇、明治天皇之年號
- 明治(1868年九月初八—1912年7月30日):日本—明治天皇之年號
- 嗣德(1848年—1883年):越南阮朝—翼宗阮福时之年号
前一年號: 咸丰 |
清朝年号 | 下一年號: 光緒 |
|
|
- ^ 多维新闻网. 伏尸百万曾国藩南京大屠杀超日军. 多维新闻网. 2015-07-20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中文(中国大陆)).
- ^ 1864年中國人屠南京!兇殘程度遠超日本!,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