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清治時期行政區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98.250.74.201留言2021年1月18日 (一) 05:23 →‎福建臺灣省時期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735年法國人所繪臺灣地圖

臺廈道時期

清朝康熙年間將臺灣納入版圖後設立了臺廈道,與廈門共署,並同時隸屬於當時的福建省。(為清朝非正式行政區劃之一,屬於軍區劃分,為省的派出機關,其地位在之間,清朝後期權力逐漸增加,《內政年鑑》便視之為正式行政區劃)臺灣島方面,設一府三縣。而總管廈門與臺灣的臺廈道道署設於廈門,臺灣府則設於臺南。而基層行政區劃則沿襲明鄭時期,各縣下劃分堡里鄉澳,其下再轄自然村等級的街庄社鄉

1685年臺灣府完成區劃後行政區劃圖
臺廈道(隸屬於福建省
臺灣府(設於臺南)
臺灣縣 諸羅縣 鳳山縣
臺廈道
臺灣府
彰化縣 諸羅縣 臺灣縣 鳳山縣

臺灣道時期

1734年臺灣道縣廳界重劃完全實施時行政區劃圖
  • 1727年(雍正5年)臺灣道正式與廈門分離,並將道署移署於臺南[1],設一府四縣二廳,1731年(雍正9年)彰化縣之大甲溪以北劃歸淡水廳
臺灣道(隸屬於福建省
臺灣府(設於臺南)
臺灣縣 諸羅縣 鳳山縣 彰化縣 澎湖廳 淡水廳
臺灣道
臺灣府
臺灣縣 嘉義縣 鳳山縣 彰化縣 澎湖廳 淡水廳
臺灣道
臺灣府
臺灣縣 嘉義縣 鳳山縣 彰化縣 澎湖廳 淡水廳 噶瑪蘭廳
  • 1875年(光緒元年)設二府八縣四廳
1875年臺灣道行政區劃圖,藍綠色系為臺灣府所轄,紅橘色系為臺北府所轄;基隆淡水縣廳界到臺灣建省時才確定
臺灣道
臺北府 臺灣府
宜蘭縣 基隆廳 淡水縣 新竹縣 臺灣縣 嘉義縣 鳳山縣 彰化縣 澎湖廳 恆春縣 卑南廳 埔里社廳

福建臺灣省時期

1894年臺灣行政區劃,紅色系為臺北府所轄,黃色系為臺灣府所轄,藍色系為臺南府所轄,灰色為臺東直隸州
  • 1887年(光緒13年)臺灣才獨立設,因為與福建省仍有部分行政業務,因此官方正式名稱稱為福建臺灣省,不過一般仍稱分治後的臺灣為臺灣省。臺灣建省之後下設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三府,此時的「臺灣府」範圍約是現今的臺灣中部地區。另外臺灣雖建省,但臺灣道並沒有廢除,形成省下只轄一道,且轄區完全相同的窘境,也因此造成巡撫與道台爭權的情況。
臺灣省
臺灣道
臺北府 臺灣府(設於臺南)
宜蘭縣 基隆廳 淡水縣 新竹縣 臺灣縣 嘉義縣 鳳山縣 彰化縣 澎湖廳 恆春縣 卑南廳 埔里社廳
  • 1887年(光緒13年)臺灣方能正式建省,設一道三府十一縣三廳一直隸州:省城擇於原彰化縣橋仔圖(今臺中市),並於省城所在地新設臺灣府臺灣縣,原臺灣府改稱臺南府,原臺灣縣改稱安平縣。主張存在鹿港廳的說法則認為此時鹿港廳併入彰化縣[2],而將大肚溪以北的範圍,設臺灣縣(約今臺中市範圍)。
臺灣省
臺灣道
臺北府 臺灣府(設於臺中) 臺南府 臺東直隸州
宜蘭縣 基隆廳 淡水縣 新竹縣 臺灣縣 彰化縣 埔里社廳 苗栗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安平縣 鳳山縣 恆春縣 澎湖廳
臺灣省
臺灣道
臺北府 臺灣府 臺南府 臺東直隸州
宜蘭縣 基隆廳 淡水縣 新竹縣 南雅廳 臺灣縣 彰化縣 埔里社廳 苗栗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安平縣 鳳山縣 恆春縣 澎湖廳

日治後的改制

  • 簽訂馬關條約後,日本即規劃將臺灣改為三縣一廳,將三府改為縣,府轄縣和廳改為派出性質的縣轄支廳,而臺東直隸州與澎湖廳則各有區劃層級的變動;與下表不同處在於嘉義支廳在此規畫中屬於臺灣縣。然而其後爆發了乙未戰爭,規劃並未施行,而改用未有自治能力的派出機關「民政支部」取代縣,支廳則改為出張所,彰化支廳被改名鹿港出張所。直到戰爭結束後,才正式施行下表中的區劃,而與原規劃不同在於臺灣縣改為臺中縣,嘉義改屬臺南縣,施行後不久鹿港支廳旋即恢復名稱為彰化支廳。
清治 日治(1896)
臺北府 南雅廳 縣直隸 臺北縣
淡水縣
淡水支廳
宜蘭縣 宜蘭支廳
新竹縣 新竹支廳
臺灣府 臺灣縣 縣直隸 臺中縣
苗栗縣 苗栗支廳
彰化縣 鹿港支廳
埔里社廳 埔里社支廳
雲林縣 雲林支廳
臺南府 澎湖廳 澎湖島廳
安平縣 縣直隸 臺南縣
嘉義縣 嘉義支廳
鳳山縣 鳳山支廳
恆春縣 恆春支廳
臺東直隸州 臺東支廳

相關連結

參考資料

  1. ^ 劉寧顏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及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6-09-11.
  2. ^ 2.0 2.1 顯彰皇化. 右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17-02-24 (中文(臺灣)). 
  3. ^ 駱芬美. 被混淆的臺灣史: 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時報文化. 2014-01-17: 123 [2018-12-03]. ISBN 97895713588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中文(臺灣)). 
  4. ^ 淡水廳. nrch.culture.tw. [2019-01-14]. 
  5. ^ 清代台湾南雅厅建置的研究_论文网. www.lunwencloud.com. [2019-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