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00.33.251.11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14:16 撤销Ddlee0901讨论)的版本6320481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超市货架上的多种切菜版。

砧板[註 1],俗称切菜板菜板,先秦又称,一种厨房用具,主要和刀具配合起来使用,用来切蔬菜水果等等。

起源

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时期楚国镂空俎
七十一番職人歌合日语七十一番職人歌合》中的日式四腳俎,約1500年

中國古代割肉所用的砧板稱為俎,形如几案,多为木制,少有铜铸,长方形,两头有足。先秦时也是古代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2] 這種俎亦傳至其他漢字文化圈地區。日本的俎自平安時代起出現了一種表面彎曲的形制。

制作材料

古代有石砧板、木砧板,还有木制漆饰和青铜铸造的,但其砧面多以长方形为主。普通黎民百姓使用的是简朴的石或木砧板,帝王贵族、富贾豪绅则使用华丽的木漆砧板或特制的青铜砧板。 最近科技進步,更出現鈦砧板

現代砧板常見的材質有木材塑膠矽膠金屬強化玻璃。 鈦砧板

文物

  • 日本泉屋博古馆收藏有一件饕餮纹俎,几面作长方形,中间微微凹陷,面上四周为蝉纹,两端为夔纹,两壁形足侧面为饕餮纹。通高18.8厘米。
  • 1933年,曾在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的一建青铜俎,长33.4厘米,宽17厘米,高18.2厘米。两头微翘,砧面有4个对称的“十”字形镂孔。
  • 1978年,在河南淅川春秋晚期的楚墓M2的发掘中侧过出土一件青铜俎,高24里面,俎面和四足均有矩形镂孔。

脚注

  1. ^ 砧板,注音:ㄓㄢ ㄅㄢˇ;拼音:zhān bǎn[1]

参考

  1. ^ 教育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5).
  2. ^ 两千年前的砧板——青铜俎(博物一览). 人民日报. 2000-11-23 [2014-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