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覃子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3日 (六) 09:30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Cat:日本中央大學校友Cat:中央大學校友 (日本)))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覃子豪

覃子豪(1912年—1963年),譜名天才,学名覃基。现代派诗人,诗歌评论家。

生平

1912年生於四川广汉縣。1932年到燕京就读于中法大学。1935年东渡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回国后曾在浙江省永嘉县政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任职,在浙江、福建编辑过报纸副刊。

到臺灣後與紀弦、鐘鼎文、葛賢寧等人,借《自立晚報》的版面創辦《新詩周刊》,是國民政府遷台早期的重要詩刊。後紀弦創立《現代詩》季刊,成立「現代派」,覃遂与钟鼎文余光中邓禹平夏菁等人发起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蓝星周刊》、《蓝星诗选》和《蓝星季刊》。1963年逝世,由友人出版《覃子豪全集》三大冊,除收錄已出版之作品外,也收錄未結集出版的作品。

特色

由他所創立的藍星詩社,與現代詩、創世紀並稱戰後台灣詩壇的「三大」。覃子豪主張詩應蘊蓄人生的意義,並能與讀者作心靈的共鳴,重視實質的表現及表現的完美,尋求詩的思想根源,在準確中求新的表現,而以自我創造的完成作為風格的表現。他有深厚的外文素養,在現代主義思潮中論述清晰,表現沉穩。他早期的詩作走抒情路線,移居臺灣後則轉向現代主義風格。

主要作品

詩集

  • 《自由的旗》(1939年)
  • 《永安劫後》
  • 《海洋诗抄》(1953年)
  • 《向日葵》(1955年)
  • 《画廊》(1962年)
評論集
  • 《詩的解剖》
  • 《論現代詩》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