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氏石斑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8日 (四) 04:00 (补救7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伊氏石斑魚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科: 鮨科 Serranidae
属: 石斑魚屬 Epinephelus
种:
伊氏石斑魚 E. itajara
二名法
Epinephelus itajara
異名
  • Epinephalus itajara
    Lichtenstein, 1822
  • Epinephelus itajarra
    Lichtenstein, 1822
  • Promicrops itaiara
    Lichtenstein, 1822
  • Serranus guasa
    Poey, 1860

伊氏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itajara)是一種大型的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

栖息地和分布

伊氏石斑魚主要棲息在熱帶淺水區的珊瑚及人工礁間,水深達50米;幼魚棲息在汽水河口、河道及紅樹林沼澤。它們的分佈地包括佛羅里達礁島群巴哈馬加勒比海巴西海岸。它們有時甚至在新英格蘭被捉到,但情況甚少。在東大西洋,它們出沒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塞內加爾[2]

现状

伊氏石斑魚可以達到極大的體型,長達2.5米及重363公斤。以魚鉤釣上的世界紀錄是重達309公斤的標本。[3]伊氏石斑魚十分美味,故大幅度被漁獵。加上它們並不怕羞,故很易被捕捉。它們傾向回到出生地大量產卵,這也使它被大量漁獵。由於它們的數量大幅下降,故已被列為極危物種及禁止漁獵。美國加勒比海分別於1990年及1993年禁止漁獵。自此它們的數量開始回升,但因繁殖率低,故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回復到以往的數量。

捕食关系

伊氏石斑魚吃甲殼類、其他魚類章魚及幼海龜。而它們是其他大型魚類如梭子魚鯙科鯊魚所掠食的對象。

雌雄間性

大部份石斑魚都是雌性先熟型雌雄同體,即會先成熟為雌魚,只有一些成體才會變成雄魚。不過伊氏石斑魚是否如此卻未有證據支持。[4]事實上,有發現較為細小的雄性伊氏石斑魚,只有1.15米長;且有一些比雌魚(6-8歲)還要幼小的雄魚(3-4歲)。[5]

图集

參考

  1. ^ Craig, M.T. Epinephelus itajar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1, 2011: e.T195409A8961414 [2018-01-10]. doi:10.2305/IUCN.UK.2011-2.RLTS.T195409A8961414.e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2. ^ Epinephelus itajara (Lichtenstein, 182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ishBase(英文)
  3. ^ 存档副本. [201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3). 
  4. ^ 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7). 
  5. ^ Bullock; et al. Ag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in the Eastern Gulf of Mexico. U.S. Fishery Bulletin. 1992, 90 (2): 243–49 [2008-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