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年號列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anmosa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9日 (五) 10:20 →‎列表:​ // Edit via Wikiplus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後陽成天皇因即位而改元文禄

日本自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即位並建元大化起開始使用年号(日语:元号げんごう Gengō)為其纪年方式,並在文武天皇於701年5月3日(大寶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再度恢復使用年號後,一直持續使用年號至今。日本的年號常取中國古籍中的辭句為典故,而改元的原因除天皇即位外,多數出於迷信及牽強附會。因天皇即位而進行的改元通常在天皇即位翌年進行,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亂世而不在天皇即位翌年改元。日本自醍醐天皇起開始因「辛酉革命」的緣故在辛酉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01年,由昌泰四年改元延喜),並自村上天皇起開始因「甲子革令」的緣故在甲子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64年,改元康保)。日本自醍醐天皇起也會因災禍等不祥之事而改元(當時為923年,改元延長[1]。日本在安土桃山时代[註 1]僅進行了三次改元,該三個年號分別由正親町天皇後陽成天皇所改,而三個年號的典故分別出自《文選·藉田賦》、《老子·清靜》、《通典·職官典·俸祿》與《毛詩正義·文王》四處[2][3][4][5]

以下列表僅收錄安土桃山時代啓用的日本年號。以下列表中,各年號的使用期與典故主要出自小學館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書》,而每個年號的典故都分別附上维基文库的文本連結供參考。

列表

年號 使用期
西曆年月日)
使用期
和曆年月日)
在位天皇 改元理由 典故 參考來源
天正 1573年8月25日

1593年1月9日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二十年十二月初七日
正親町天皇 兵革 [3]
後陽成天皇
文禄 1593年1月10日

1596年12月15日
元年十二月初八日

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後陽成天皇即位 通典·職官典·俸祿》:「凡京文武官每歲給祿。」[9] [4]
慶長 1596年12月16日

1615年9月4日
元年十月二十七日

二十年七月十二日
天變、地妖 毛詩正義·文王》:「文王功德深厚,故福慶延長。」[10] [5]
後水尾天皇

註釋

  1. ^ 此處取天正元年(1573年)為安土桃山時代的開始時間、慶長五年(1600年)為安土桃山時代的結束時間。[2]
  2. ^ 《日本大百科全書》作「君」。[3]
  3. ^ 出土帛书作通假字「請靚」。[7]
  4. ^ 出土帛書作「請靚(清靜)可以為天下正」[7],《日本大百科全書》作「清靜者為天下正」[3]

參考資料

  1. ^ 森本 1933,第3, 7-8, 10-12, 160頁.
  2. ^ 2.0 2.1 安土桃山時代. デジタル大辞泉. 小學館. 2012 [202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織田信長がはじめて入京した永禄11年(1568)から、また一説に天正元年(1573)から、徳川家康が関ヶ原の戦いに勝った慶長5年(1600)までの約30年間。美術史上でも一時代を成す。織豊(しょくほう)時代。 
  3. ^ 3.0 3.1 3.2 3.3 小學館 1994〔天皇〕正親町(おおぎまち)、後陽成(ごようぜい)〔改元理由〕兵革による〔改元年月日〕元亀(げんき)4年(1573)7月28日天正と改元、天正20年(1592)12月8日文禄(ぶんろく)と改む〔出典〕『文選(もんぜん)』巻2藉田賦の「君以下為基、民以食為天、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後者慎其先」、『老子』第45章の「清静者為天下正」による.
  4. ^ 4.0 4.1 小學館 1994〔天皇〕後陽成(ごようぜい)〔改元理由〕即位による〔改元年月日〕天正(てんしょう)20年(1592)12月8日文禄と改元、文禄5年(1596)10月27日慶長(けいちょう)と改む〔出典〕『杜氏(とし)通典』職官・禄秩(ろくちつ)の注「凡京文武官、毎歳給禄」による.
  5. ^ 5.0 5.1 小學館 1994〔天皇〕後陽成(ごようぜい)、後水尾(ごみずのお)〔改元理由〕天変、地妖(ちよう)による〔改元年月日〕文禄(ぶんろく)5年(1596)10月27日慶長と改元、慶長20年(1615)7月13日元和(げんな)と改む〔出典〕『毛詩注疏(もうしちゅうそ)』の「文王功徳深厚、故福慶延長」による.
  6. ^ 潘岳. 链接至维基文库 藉田賦. 维基文库, 7. 
  7. ^ 7.0 7.1 老子. 链接至维基文库 請靚. 维基文库, 45. 
  8. ^ 老子. 链接至维基文库 清靜. 维基文库, 45. 
  9. ^ 杜佑. 链接至维基文库 俸祿. 维基文库, 35. 
  10. ^ 孔穎達.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文王. 维基文库, 16. 

參考書籍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