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蓝铁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蓝铁矿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3年10月1日 (日) 08:45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蓝铁矿
板状藍鐵礦晶体,透明,呈深绿色。晶体尺寸:82 mm x 38 mm x 11 mm。来自玻利维亚奥鲁罗省达伦斯省华努尼矿。
基本資料
類別磷酸盐矿物
化学式Fe
3
(PO
4
)
2
·8H
2
O
IMA記號Viv[1]
施特龙茨分类8.CE.40 (10 ed)
7/C.13-40 (8 ed)
戴納礦物分類40.3.6.1
晶体分类棱柱形 (2/m)
H-M记号相同)
晶体空间群B2/m
晶胞a = 10.086 Å, b = 13.441 Å
c = 4.703 Å; β = 104.27°; Z = 2
性質
分子量501.61 g/mol
顏色无色或非常淡绿色,逐渐变深蓝色,深绿蓝色,靛蓝色,最后氧化变黑
晶体惯态扁平、细长的棱柱状晶体,可能是圆形或腐蚀;作为星状、结壳、凝结物、土状或粉状
晶系单斜
雙晶平移
解理{010}完美
断口纤维状
韌性/脆性灵活、可切
莫氏硬度1.5-2
光澤玻璃光泽,解理珍珠光泽,土状无光泽
條痕白色,变为深蓝色,棕色
透明性透明到半透明
比重2.68
光學性質双轴 (+)
折射率nα = 1.579–1.616, nβ = 1.602–1.656, nγ = 1.629–1.675[2]
双折射δ = 0.050–0.059
多色性可见;X = 蓝色、深蓝色、靛蓝;Y = 淡黄绿色、淡蓝绿色、黄绿色;Z = 淡黄绿色、橄榄黄色
2V夹角测量:63° - 83.5°,计算:78° - 88°
色散率r < v,弱
熔点1,114 °C(2,037 °F)
參考文獻[2][3][4]
text
来自美国南达科他州的蓝铁矿
text
来自Siglio XX矿的蓝铁矿和磷铝铁石
text
来自巴伐利亚的蓝铁矿
text
来自巴西的蓝铁矿和钠长石

蓝铁矿(英語:Vivianite)是可以在许多地质环境中发现的水合含磷酸盐矿物,化学式為Fe
3
(PO
4
)
2
·8H
2
O
。少量的Mn2+、Mg2+和Ca2+可以替代结构中的Fe2+[5]纯蓝铁矿无色,但极易氧化变色,通常呈深蓝色至深蓝绿色棱柱形至扁平晶体。蓝铁矿晶体通常存在于化石壳内,例如双壳类腹足类动物的壳,或附着在化石骨骼上。

發現

[编辑]

藍鐵礦是可以在許多地質環境中發現的次生礦物:金屬礦床的氧化帶,在含有磷酸鹽礦物的花崗偉晶岩中,在黏土和海綠石沉積物中,以及在最近的沖積層中取代了有機材料,如泥炭褐煤沼澤鐵礦石和森林土壤(全部)。埋在泥炭沼澤中的骨頭和牙齒有時會被藍鐵礦取代。[6]

伴生礦物包括三斜藍鐵礦英语metavivianite板磷鐵礦英语ludlamite黃鐵礦菱鐵礦磁黃鐵礦[2][6]熱液脈會產生具有經典寶石綠色的最佳晶體標本。[6]

氧化

[编辑]

藍鐵礦的氧化是內部過程,沒有氧氣或水從外面進入或離開礦物。可見光光子敲出水分子的質子並留下氫氧根離子(OH),此外亞鐵離子(Fe2+)失去電子成為鐵離子(Fe3+),即被氧化並平衡電子。當可見光照在藍鐵礦上時,這個過程會開始,在幾分鐘內大大改變礦物的顏色。最后藍鐵礦變為三斜藍鐵礦(Fe2+2Fe3+(PO4)2OH·7H2O),通常在藍鐵礦之後作為同質異晶體產生。[7]

顏料

[编辑]
《老鴇》,楊·維梅爾,1656年

藍鐵礦自古羅馬時代以來就被稱為顏料,但它在油畫中的用途相當有限。[8]它出現在楊·維梅爾的《老鴇》中前景地毯的藍灰色部分。[9]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Warr, L.N. IMA–CNMNC approved mineral symbols. Mineralogical Magazine. 2021, 85 (3): 291–320 [2022-06-04]. Bibcode:2021MinM...85..291W. S2CID 235729616. doi:10.1180/mgm.2021.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2. ^ 2.0 2.1 2.2 John W. Anthony; Richard A. Bideaux; Kenneth W. Bladh & Monte C. Nichols. Handbook of Mineralogy (PDF). Mineral Data Publishing. 2005 [2022-06-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3. ^ Viviani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ndat.org)
  4. ^ Webmineral data. [2022-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5. ^ Gaines et al (1997) Dana’s New Mineralogy Eighth Edition. Wiley
  6. ^ 6.0 6.1 6.2 Petrov, Alfredo. Alfredo Petrov - A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Absorption of Evil by Vivianite. Mindat.org. 1 January 2008 [23 September 2018]. 
  7. ^ Alfredo Petrov, 2006 on Mindat
  8. ^ Vivianite at ColourLex.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7). 
  9. ^ H. Stege, C. Tilenschi und A. Unger. Bekanntes und Unbekanntes – neue Untersuchungen zur Palette Vermeers auf dem Gemälde „Bei der Kupplerin“. In: Uta Neidhardt und Marlies Giebe (Ed.), Johannes Vermeer – Bei der Kupplerin, Ausstellungskatalog Dresden 2004, pp.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