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陳紹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avidwukw留言 | 贡献2023年10月19日 (四) 10:34 著作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陳紹馨
出生(1906-06-14)1906年6月14日
日治臺灣基隆廳水返腳支廳
逝世1966年11月16日(1966歲—11—16)(60歲)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臺大醫院
教育程度 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文學科社會學科畢業(1932)

 日本關西大學社會學博士(1957)

 美国普林斯頓大學人口研究所研究(1959-1960)
年代20世紀哲學
知名于台灣第一位社會學博士
研究领域臺灣哲學社會學
受影响于

陳紹馨(1906年6月14日—1966年11月16日),新北市汐止人,日名山中彰二,外文拼音Chen Shao-Hsing,臺羅拼音Tân Siāu-Hing。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法文學部畢業,日本關西大學社會學博士,為臺灣第一位社會學博士,致力於臺灣社會學人類學人口學研究,曾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事人口研究,為國際知名人類學家及社會學家。

生平

1906年6月14日出生於臺北汐止[1][2][3][4][5],其父陳定國為地方仕紳,職首任汐止街長、信用組合理事長、臺北州協議員,戰後職首任臺北縣參議會議長等。1919年畢業於汐止公學校,入學臺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設在臺南之分校「臺南商業專門學校」就讀。1926年參與「臺灣文化協會」主辦第三次講習會,主持「星宿講話」,為其中最年輕講師。1927年入學日本大學預科,曾為留日青年所舉辦的刊物《新生》撰稿。

1929年入學日本東北大學法文學部社會學科,專攻法學與經濟學,並拜新明正道日语新明正道門下攻讀社會學,修習修正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等社會思想史,其思想深受馬克思韋伯之影響。1932年畢業,因成績優異留任助教,1936年返臺協助父親於高雄縣大樹鄉經營農場。1941年與黃得時金關丈夫等日人創辦《民俗臺灣》,雖遭日府阻撓,仍至1945年1月才停刊,共發行四十三期,其文章闡述民俗研究之意義與方法,影響民俗學深遠。1942年應岡田謙之聘以「囑託」(特約約聘人員)任職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室,續專研社會學。戰後與林茂生黃得時等協同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和預科,並受聘為臺大文學院教授,在歷史系主持歷史學、民族學及社會學研究,為民俗學研究室的負責人,並主持「南方文化研究會」。

1946年擔任臺灣文化協進會理事兼研究組主任,創刊《臺灣文化》。1949年率隊赴臺中縣仁愛鄉瑞岩泰雅族人類學調查,同行參有李濟董作賓芮逸夫等,調查報告翌年出版,為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成系之先聲。1952年以聯合國學員身份赴美加研究社會調查。1957年以《臺灣的社會變遷與人口變遷》取得日本關西大學博士學位。1959 年赴美普林斯頓大學人口研究所。1961年與龍冠海、楊懋春、郝繼隆、衛惠林等學者創立臺灣大學社會系,下轄法學院,所開設的課程包括:社會學、人口學、民俗學、人口問題、人文區位學、社會調查、社會研究法、都市社會學、現代社會學說、中國社會制度研究等。隔年擔任臺北市文獻會委員、臺灣省文獻會委員,主修《臺灣省通志─人口篇》〉,並提出修志方法論。

1965年以英文發表「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研究的實驗室—臺灣」,對日後臺灣研究有極大影響。隔年擔任行政院戶口普查處指導委員,並受美哥倫比亞大學聘為客座教授,然因病無法前往;同年 7 月 20 日抱病為數十位美學者講說「臺灣的人口與社會變遷」,為最後一次公開演講,11月16日因癌去世。

理論與主張

陳紹馨早年負笈日本專攻法學與經濟學,師承新明正道日语新明正道並為之得力助手,陳紹馨專研社會學理論的哲學基礎,也因此奠定日後深扎臺灣社會學、民俗學、人類學研究的在地化,並主張「沒有理論就不能做實地研究,但理論僅是工具,其功用在幫助說明所要研究的問題而已。」

佛格森及黑格爾的市民社會論

陳紹馨受師新明正道日语新明正道影響,早年研究亦偏重社會學理論之哲學基礎以及知識社會學等,曾發表〈アダム・ファーグスンの市民社会論〉(福格森的市民社會論)、〈ヘーゲルにおける市民社会論の成立〉(黑格爾的市民社會論)等文從社會思想史紹介福格森黑格爾等哲人的市民社會論,說明不同哲人筆下的社會型態演進中「國家」、「市民社會」的概念史[6]

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研究的實驗室

陳紹馨戰後因時事氛圍多從事人口等社會學實證研究,然 1966 年所發表的〈Taiwan as a 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則是少數且重要的社會學理論的研究;陳主張臺灣做為「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研究的實驗室」,一方面將臺灣做為藉此研究中國社會的媒介載體,一方面也暗示臺灣自身的特殊歷史文化有其個殊的主體性[7][8]

著作

列表為陳紹馨著作[9][10][11]

學位論文

  • 1957《臺灣的社會變遷與人口變遷》。日本:關西大學社會學博士論文。

著書

  • 1954《臺灣之城市與工業》(與Arthur F. Raper雷柏爾、全漢昇合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 1965《臺北市古亭區之區位結構、人口與家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 1968《臺灣人口之姓氏分佈》(與傅瑞德合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 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 1979《二十世紀以來臺灣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篇章論文

  • 1927〈科學と人生觀の關係に對する一考察〉,《新生(文集)》,卷1,頁17-28。
  • 1933 〈スチルナァのイデオロギー論〉,收錄於新明正道編《イデオロギーの系譜学》,東京:大畑書店,頁 234-292。
  • 1933 〈ニイチェのイデオロギー論〉,收錄於新明正道編《イデオロギーの系譜学》,東京:大畑書店,頁 293-342。
  • 1934〈社會槪念の發展並びにその理論構成の推移〉,收錄於日本社会学会編《社会学 : 日本社会学会年報》,第1輯,東京:岩波書店,頁206-211。
  • 1934〈斷想錄〉,《臺灣文藝》,卷2號1(2月號),頁97-98(臺中:臺灣文藝聯盟,昭和9年12月18日,署名潁川生)。
  • 1935〈社會學の槪念について〉,收錄於日本社会学会編《社会学 : 日本社会学会年報》,第2輯,東京:岩波書店,頁 314-315。
  • 1935〈ジンメルの知識社會學〉,《現代知識社会学論》(新明正道 編)。東京:巌松堂書店,頁 3-44。
  • 1935〈アダム・ファーグスンの市民社会論〉,《文化》,卷2期8,頁41-70。
  • 1935〈日本社会学におけるドイツ的なるもの〉,收錄於日本社会学会號編《社会学評論》,第 4 號,頁 18-29。
  • 1935〈隨筆ある生活觀〉,《臺灣文藝》,卷2號2(2月號),頁21-23(臺中:臺灣文藝聯盟,昭和10年2月1日,署名潁川生)。
  • 1935〈西洋古文献に現はれたる臺灣〉,《臺灣文藝》,卷2號3(3月號),頁51-61(臺中:臺灣文藝聯盟,昭和10年3月5日 [原刊目錄署「潁川生」,正文署「陳紹馨」]。
  • 1936〈フアーグスンの社會理論〉,收錄於日本社会学会編《社会学 : 日本社会学会年報》,第2輯,東京:岩波書店,頁 162-164。
  • 1936〈ヘーゲルにおける市民社会論の成立〉(上),《文化》,卷3號4,頁15-41。
  • 1936〈ヘーゲルにおける市民社会論の成立〉(下),《文化》,卷3號6,頁21-25。
  • 1936〈性格の魅力〉,《臺灣文藝》,卷3號2(2月號),頁27-31(臺中:臺灣文藝聯盟,昭和11年1月18日) 。
  • 1937〈市民社会について〉,《社会學年報》第四輯,頁 258-287。
  • 1941〈小説「陳夫人」に現れたる臺灣民俗〉,《民俗臺灣》,卷1號1,頁4-9 [總第1號,昭和16年7月10日,以日文發表]。
  • 1941〈南方に關する俚諺〉,《民俗臺灣》,卷4期11,頁12-14。
  • 1941〈殺人可恕情理難容〉,《臺灣文學》,卷1號2,頁16-17 [總第2號,昭和16年9月1日,以日文發表]。
  • 1941〈シヤルル・バイイ[Charles Bally]著、小林英夫譯「言語活動と生活」[書評]〉,《民俗臺灣》,卷1號5,頁38 [總第5號,昭和16年11月5日,以日文發表]。
  • 1942〈本島人の團結心〉,《社會事業の友》,號158,頁24-27 [昭和17年1月1日,以日文發表]。
  • 1942〈俚諺に關する覺書〉,《民俗臺灣》,卷2號8,頁2-4 [總第14號,昭和17年8月5日,以日文發表]。
  • 1942〈富田芳郎氏著「臺灣街の研究」[書評]〉,《民俗臺灣》,卷2號11,頁38-39 [總第17號,昭和17年11月5日,以日文發表]。
  • 1942〈小說陳夫人第二部あらわれた血の問題〉,《台湾時報》,267 號,頁 111-118[昭和17年12月,以日文發表]。 。
  • 1943〈臺灣俚諺に現れた人の一生〉,《民俗臺灣》,卷3號3,頁11-13 [總第21號,昭和18年3月5日,以日文發表]。
  • 1943〈柳田國男、關敬吾著「日本民俗學入門」[書評]〉,《民俗臺灣》,卷3號3,頁42-43 [總第21號,昭和18年3月5日,以日文發表]。
  • 1943〈稻田尹「臺灣歌謠集」第一輯[書評]〉,《民俗臺灣》,卷3號7,頁38-39 [總第25號,昭和18年7月5日,以日文發表]。
  • 1943〈童養媳〉,《民俗臺灣》,卷3號11,頁38-39 [總第29號,昭和18年11月1日,以日文發表,收入林川夫(編),1990,《民俗臺灣》,臺北:武陵出版社]。
  • 1943〈民族の理解〉,《台灣時報》,頁 86-92。
  • 1944〈マレーの俚諺〉,《民俗台灣》,卷 4 號 3,頁29-30[總第33號,昭和19年03月1日,以日文發表]。
  • 1944〈南方に關する俚諺〉,《民俗台灣》,卷4期11,頁12-14[總第41號,昭和19年11月1日,以日文發表]。
  • 1944〈春山行夫著─季節の手帳 [書評]〉,《民俗臺灣》,卷4號12,頁37-38[總第42號,昭和19年12月1日,以日名「山中彰二」並用日文發表]。
  • 1945〈俚諺に現れた臺灣及支那の家族生活〉,山中彰二、植松正、田井輝雄、力丸慈圓(編),《臺灣文化論叢》,輯2,頁1-107。臺北:清水書店 [以日名「山中彰二」並用日文發表]。
  • 1945〈臺灣民俗の研究と池田敏雄氏の「臺灣の家庭生活」[書評]〉,《民俗臺灣》,卷5號1,頁12-16 [總第43號,昭和20年1月1日,以日名「山中彰二」並用日文發表]。
  • 1945〈雜錄〉,《民俗台灣》,卷 5 號 2,頁 16[總第44號,昭和20年2月1日,以日名「山中彰二」並用日文發表]。
  • 1947〈臺灣死亡現象之社會學的考察(一)〉,《臺灣文化》,卷2期5,頁15-20。
  • 1947〈臺灣死亡現象之社會學的考察(二)〉,《臺灣文化》,卷2期6,頁18-21。
  • 1947〈臺灣死亡現象之社會學的考察(三)〉,《臺灣文化》,卷2期7,頁15-20。
  • 1947〈臺灣死亡現象之社會學的考察(四)〉,《臺灣文化》,卷2期8,頁15-20。
  • 1947〈臺灣死亡現象之社會學的考察(五)〉,《臺灣文化》,卷2期9,頁18-21。
  • 1947〈臺灣死亡現象之社會學的考察(完)〉,《臺灣文化》,卷3期1,頁22-26。
  • 1948〈臺灣山地同胞生活情形之民族學的展觀〉,《臺大校刊》,卷19。
  • 1948〈學童的結核症〉,《臺灣文化》,卷3期8,頁2。
  • 1948〈臺灣史料的整理〉,《臺灣文化》,卷3期7,頁 2、32 。
  • 1949〈諺語之社會學研究〉,《人文科學論叢》,期1,頁271-282。
  • 1949〈從諺語看人的一生〉,《臺灣文化》,卷5期2,頁35-49。
  • 1950〈從諺語看中國人的天命思想〉,《臺灣文化》,卷6期2,頁21-45。
  • 1953〈美國加拿大社會福利調查概況〉,《中國內政》,卷5期1,頁39-40。
  • 1954〈文獻委員會應有的工作〉,毛一波(編),《修志方法論集》,頁1-34,臺北:方志研究會。
  • 1954〈富田芳郎先生的臺灣鄉村都市研究〉,《南瀛文獻》,卷1期2,頁44-45。
  • 1955〈W.S. & E.S. Woytinsky: World Population & Production: Trends and Outlook(1953)[書評]〉,《臺大考古人類學刊》,期5,頁68。
  • 1955〈G.W. Barclay: Colonial Development & Population in Taiwan [書評]〉,《臺大考古人類學刊》,期5,頁68-69。
  • 1955〈臺灣的人口變遷(臺灣的人口增加與社會變遷下篇)〉,《臺大考古人類學刊》,期6,頁1-25。
  • 1955〈臺灣的人口增加與社會變遷〉,《臺大考古人類學刊》,期5,頁1-19。
  • 1956〈性比例與年齡─臺灣人口演變與社會變遷的幾個事實〉,《民間知識》,卷100,頁27-33。
  • 1956〈大學教學中的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教育與文化》,卷13期1,頁24-30。
  • 1956〈Social Change in Taiwan(臺灣的社會變遷)〉,《Studia Taiwanica(臺灣研究)》,期1,頁19-20。[英文發表]
  • 1956〈新方志與舊方志〉,《臺北文物》,卷5期1,頁1-6。
  • 1956〈W.S. & E.S. Woytinsky : World Commerce & Governments, Trends and Outlook (1955)[書評]〉,《臺大考古人類學刊》,期7,頁71-72。
  • 1957〈社會學名稱的演變〉,《學術季刊》,卷6期1,頁46-50。
  • 1957〈Diffusion and acceptance of modern western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in Taiwan(新學藝之傳播與接授在臺灣)〉,《Studia Taiwanica(臺灣研究)》,期2,頁1-6。[英文發表]
  • 1958〈姓氏族譜宗親會〉,陳紹馨(編),《臺灣陳大宗祠德星堂重修紀念特刊》,頁197-208,臺北:陳德星堂。
  • 1958〈南亮三郎主編:人口大事典[書評]〉,《臺大考古人類學刊》,期11,頁104。
  • 1959〈現在世界各國之人口〉,《華僑青年》,卷2期1,頁6-9。
  • 1961〈臺灣婦女生育力調查報告〉,《中國人口學會會刊》,卷1,頁2-6。
  • 1961〈「浪費型」生育與「節約型」生育〉,《家庭計畫月報》。
  • 1961〈Prospects for demographic controls in Taiwan(臺灣人口控制的展望)〉,《Asian Survey(亞洲眺望)》,卷1期6,頁16-19。[英文發表]
  • 1962〈Migration of Chinese from Fukien to Philippines under the Spanish Colonization and to Taiwan under the Dutch Colonization: An Analysis of their Pattern of Development and their Correspondence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第二屆亞洲歷史學家會議論文集》,頁459-468。
  • 1962〈臺灣人口問題〉(郭愛玉譯),《臺灣風物》,卷12期1,頁13-17。
  • 1962〈西荷殖民主義下菲島與臺灣之福建移民〉,《臺灣文獻》,期2,頁10-16。
  • 1962〈臺灣人口史的幾個問題〉,《臺灣文獻》,卷13期2,頁110-119。
  • 1963〈How the Chinese Came to Taiwan(中國人怎樣來臺灣)〉,《Free China Review(自由中國評論)》,卷13期2,頁31-36。[英文發表]
  • 1963〈最近十年間臺灣之都市化趨勢與臺北都會區域的形成〉,《臺灣文獻》,期5,頁1-21。
  • 1963〈Pattern of Fertility in Taiwan: Report of a Survey made in 1957(臺灣婦女生育的類型)〉(與Yao-Tung Wang王耀東、Frederic Joseph Foley合著),《社會科學論叢》,期13,頁209-294。[英文發表]
  • 1963〈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Metropolitan Area in Taiwan during the Last Decade(最近十年間臺灣之都市化趨勢與都會區域的形成)〉,《臺灣大學社會學刊》,期1,頁59-79。[英文發表]
  • 1964〈談談社會調查〉,《社會導進》,卷1期2,頁1、4-5。
  • 1965〈臺北市古亭區家庭調查報告〉(與李增祿合著),《臺灣大學社會學刊》,期2,頁71-91。
  • 1965〈臺灣人口:其歷史的、社會的背景與其組合〉,葛利亞(編),《臺灣之社會經濟概況》,頁1-8,臺北:臺灣基督教福利會。
  • 1966〈Taiwan as a 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14,頁1-14。[中英文發表]
  • 1968〈外國學者的臺灣社會文化研究〉,《民族學通訊》,期8,頁8-16。[遺稿、李亦園整理補充]
  • 1995〈玄壇爺在臺灣〉,高賢治(編),《臺灣宗教》,頁331-335,臺北:眾文圖書。

其他

  • 1946〈法治與人治〉,《臺灣新生報》[1946年3月3日]。
  • 1948〈玄壇爺〉,《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版6 [1948年5月10日]。
  • 1948〈鬥石考〉,《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版6 [1948年7月19日]。
  • 1948〈科學和社會生活〉,《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版6 [1948年9月5日]。
  • 1948〈臺灣山地同胞生活情形之民族學的展觀〉,《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版6 [1948年10月26日]。
  • 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委託。
  • 1951〈裨海紀遊中的高山族記事〉,《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版6 [1951年11月16日]。
  • 1958〈臺灣居民的繁衍與其籍貫與姓氏〉,《中華日報》[1958年10月25日]。
  • 1958《臺灣陳大宗祠德星堂重修紀念特刊》。臺北:重修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
  • 1961〈人口問題的新看法〉,《大華晚報》。
  • 1961〈Facing our Population Problem〉,《China News》 [1961年1月17日]。
  • 1961〈民間文化與諺語研究〉,《聯合報》,版6 [1962年3月15日]。
  • 1964〈人民志人口篇〉,《臺灣通志稿》,卷2。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1964《臺灣社會成層和社會變動研究趨勢的報告》。東亞各國社會層化與社會變動國際討論會委託。
  • 1965《臺灣人口與姓氏的分佈:社會變遷的基本指標》(與傅瑞德合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委託。
  • 1972〈人民志人口篇〉,《臺灣省通誌》(莊金德 增修),卷2,冊2。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家族

  • 陳紹馨之父陳定國為臺北汐止仕紳,戰後曾任首任臺北縣參議會議長。[12]:313
  • 陳紹馨之妻黃阿嬌為臺南仕紳黃欣次女。[12]:313黃欣三女黃婉華嫁給京都帝大畢業的蔡西坤,蔡西坤戰後在陳紹馨介紹下,任教於臺大法律系。[12]:313

參見

新明正道日语新明正道

參考文獻

  1. ^ 國家圖書館. 臺灣人物小傳─陳紹馨.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5). 
  2.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臺灣社會學家─陳紹馨. [2020-01-17]. 
  3. ^ 文化部. 臺灣大百科全書─陳紹馨.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4. ^ 政治大學圖書館. 民俗臺灣─陳紹馨.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9). 
  5. ^ 臺灣民俗文物辭典. 陳紹馨.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0). 
  6. ^ 張政遠. 陳紹馨的哲學思想. 洪子偉 (编). 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臺北: 聯經. 2016: 235–250. 
  7. ^ 徐正光. 一個研究典範的形成與變遷:陳紹馨「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一文的重探. 中國社會學刊. 1991, 15: 29-40. 
  8. ^ 黃柏誠. 陳紹馨的市民社會理論與社會文化實驗室概念. 洪子偉; 鄧敦民 (编). 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 臺北: 聯經. 2019. 
  9. ^ 中央研究院「日治臺灣哲學與實存運動」研究計畫. 日治時期臺灣哲學文獻清單列表. philo.programs.sinica.edu.tw.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9). 
  10. ^ 臺灣大學哲學系. 臺灣哲學研究資料庫.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11.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臺灣社會學家─陳紹馨.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中文(臺灣)). 
  12. ^ 12.0 12.1 12.2 陳柔縉著.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 臺北: 時報出版. 2011年6月二版一刷. ISBN 957-13-2970-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