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前2千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向史公哲曰留言 | 贡献2024年3月2日 (六) 13:37 重要人物:​ 以及花里胡哨的罗列一大批名人,不如新建一个名人列表来的实在(虽然这词条大概率也过不了)。(另外其他语言的词条,如英维词条就不存在这种现象))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千纪
世紀

前2千纪,或称前第2个千年,標示著人類從青铜时代中期向後期轉變。

前2千纪至前16世紀主要為埃及中王國時期巴比倫尼亞青銅中期文化時期字母在此時發明。印度-伊朗人英语Indo-Iranians伊朗高原印度次大陸遷移,及宣揚戰車的使用。使用戰車的戰爭和人口快速地向各地移動,使得人類人口在前2千纪中期產生了巨化。此時希腊蠢蠢欲動,又統治了整個愛琴海,同時赫梯開始興起。人類在前2千纪末期,從青铜时代轉向铁器时代。而世界人口開始穩固地成長,於西元前1千纪時達到5千萬人。

概觀

青銅時代中期

因為古埃及人將大部分的資源拿來彌補上一個千纪時的無政府轉變,因此當時最強大的文明,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把他們的目標轉移。中王國時期埃及法老和以亞摩利人組成的巴比伦王國都將他們的帝國治理地非常良好,不像之前的統治者一樣暴政,比較注重優雅的藝術與建築。在歐亞大陸東部,印度河流域文明仍然因上一個千纪的洪水,損壞了大部分的農作物,因此沒有重大發展。

埃及與巴比倫尼亞的軍事政策仍然還是步兵駕駛驢子來運送軍用物資。因當時的經濟景氣低落,王政也岌岌可危,因此此項政策因外在因素不得不被取消。

前16世紀的動盪

約前16世紀時,一波波的原始印歐人中亞平原一路侵略到了近東。他們騎乘著由馬來當動力的兩輪戰車,在平原戰爭中很常見。但在尚未發展的文明中,這一種戰爭武器卻不得而知。埃及與巴比倫尼亞的步兵沒有辦法抵抗侵略者的先進戰車,因此在前1630年代時,喜克索斯人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尼羅河三角洲。而在前1590年代赫梯也侵略了美索不达米亚。在馬亞文化第一世紀到十世纪完畢。再創世纪起用於今,元年公元到西元,第二創世纪為二用計l9世紀第一百年為西元1910-1930-1960-1990-2020-2050-2080-2110全球人數。

青銅時代晚期

被侵略的地方很快就適應了新的技術,並為國際間締造新的局勢。雖然前2千纪後半大部分的強權都為了領導權而無情地與其他人鬥爭,但在這時期仍然有新的發展:講究浮誇建築,新的衣物出現,各國以泥板來從事外交工作,經濟交流更加頻繁,埃及的新王國時期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在當時所有的強國中,只有巴比伦的戰爭甚少,因為巴比伦在當時是世界的宗教和學術首都。

在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時期,剛好顯現出了青銅時代最代表性的特點:都市化程度低、小市鎮環繞在神廟和宮殿附近、農民和工匠間的階級分類非常嚴格、軍事精英眾多、所有人中只有書吏會識字和寫作、貴族氣派顯著等特色。

前2千纪的文明與帝國

前2千纪的文明與帝國
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大事記

發生在前2千纪的事件
  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前20世紀          
前19世紀     西元前1877年 所多瑪與蛾摩拉 被摧毀    
  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前18世紀     約西元前1700年 最後的真猛獁象種群弗蘭格爾島滅絕 約西元前1700年 克诺索斯斐斯托斯的宮殿被地震摧毀。  
前17世紀     西元前1686年 以色列人進入埃及
c. 約西元前1600年 商朝成立
西元前1627年 米诺斯火山爆发  
  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前16世紀 西元前1520年 古埃及征服了努比亚
西元前1500年 第一次班圖人擴張
西元前1575年 努比亚搶掠古埃及[1]
       
前15世紀     西元前1478年 米吉多战役|西元前1476年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前14世紀          
前13世紀 西元前1269年 拉美西斯二世哈图西里三世簽了和約   西元前1274年 卡迭石战役
犹太教被創立
西元前1235年 雅典成立  
  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前12世紀     西元前1184年 特洛伊城的陷落    
前11世紀     西元前1046年 周朝成立
西元前1041年 大衛成為以色列王
  南岛民族發現波利尼西亞
一座女性雕刻
雷鳴太陽戰車鍍金的一邊
現今的圣托里尼
卡迭石和約-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國際和約,目前在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中展示

發明與發現

發明與發現
通訊 自然科學 農業 交通 軍事用品
  • 馬車

聖經中的前2千纪

参考

  1. ^ Alberge, Dalya.Tomb Reveals Ancient Egypt's Humiliating Secr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imes{London}, 28 July 2003(M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