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神社
香港神社 | |
---|---|
香港神社/ほんこんじんじゃ Honkon Jinja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香港占領地大正公園 |
坐标 | 22°16′42″N 114°09′19″E / 22.2783°N 114.15535°E |
宗教 | 神道 |
主祭神 | 天照大神[註 1] |
例祭 | 10月17日 |
社格 | 官社,具體社格不明 |
建筑详情 | |
本殿構造 | 木结构,具體構造不明 |
奠基 | 1942年(昭和十七年)10月 |
竣工 | 1945年(昭和二十年)2月8日 |
拆毁时间 | 1945年(昭和二十年)8月15日後 |
内部面积 | 34萬坪(約1.12平方千米) |
地圖 | |
香港神社(日语:香港神社/ほんこんじんじゃ Honkon Jinja)是大日本帝国香港占領地總督部(下稱“總督部”)在大正公園(今香港動植物公園)內興建的神社,社格為官社(具體社格不明),祭神是天照大神[註 1]。香港神社與忠靈塔均為總督部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進行建設的項目。香港神社的結構今已不存。
位置與名稱
1942年(昭和十七年)9月10日,《香港日報》報導稱總督部計劃於香港總督府後的太平山東北面興建香港神社[4],其中大正公園被劃為神社內苑,而神社的外層與背景則分別是香港島全島與太平山[6]。
“香港神社”一名原用於位於堅尼地道26號的香港國民學校(香港国民学校〔香港國民學校〕 Honkon kokumin gakkō)的校內神社[7]。香港國民學校校舍本為香港日本人小學1935年起的校舍,由香港日資公司捐建而成,今屬一級歷史建築[8],供聖約瑟書院作擴建校舍之用[9]。辻子實(辻子実 Zushi Minoru)推測在大正公園另建的香港神社為總督部計劃設立的官社,但未説明香港神社的具體社格[5]。
歷史
香港神社與忠靈塔均為總督部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進行建設的項目[4][10]。1942年(昭和十七年)9月10日,《香港日報》報導稱總督部計劃興建香港神社。10月,香港神社開始動工興建[4]。當月8日,原樺太神社禰宜政所喜澄率其他神職由日本赴香港就任[6][11]。11月19日,總督部於大正公園內樹立興建香港神社的標誌。23日,大日本刀匠協會(大日本刀匠協会〔大日本刀匠協會〕 Dai Nihon tōshō kyōkai)[註 2]派遣6名刀匠赴香港鑄造將供奉於香港神社的御神刀[6]。12月15日,香港神社御造營奉贊會(香港神社御造営奉賛会〔香港神社御造營奉贊會〕 Honkon Jinja o zōei hōsankai)成立,總督磯谷廉介兼任總裁,大日本帝國陸軍支那派遣军第23軍參謀長栗林忠道兼任會長[13][註 3]。
1943年(昭和十八年)1月8日,位於梅道的神刀鍛鍊所舉行鑄造神刀典禮[14]。2月,政所喜澄因伤寒病逝[11]。5月13日,總督部因香港神社興建工程而禁止香港市民進入大正公園。香港神社興建工程期間不時傳出爆炸聲,總督部為此呼籲香港市民切勿“自相驚擾”[14]。1945年(昭和二十年)1月,香港神社在其臨時神殿舉行地鎮祭。2月8日,香港神社竣工落成。20日,總督田中久一在香港神社主持總督部施政三周年紀念日(総督部施政三周年記念日〔總督部施政三周年紀念日〕 Sōtokubu shisei san shūnen kinenbi)儀式。8月13日,總督部規定大和會(大和会〔大和會〕 Yamato kai)的正副會長與會員須於每月1、8、15日參拜香港神社,並准許香港市民平日自行參拜香港神社。15日,日本戰敗投降[1]。香港神社的結構今已不存[4]。
境內
香港神社境內面積共34萬坪(約1.12平方千米)[4],以大正公園為內苑[6],興建香港神社所使用的石材爆取自司徒拔道香港墳場[註 4]與養和醫院上方一帶的地段[14]。根據辻子實的説法,香港神社內苑神門與迴廊的建築風格與建國忠靈廟相同,殿頂採用帝冠樣式,拜殿與本殿推測為木结构(具體構造不明),鳥居採用明神鳥居樣式[5]。《軍政下的香港:新生的大東亞核心》(軍政下の香港:新生した大東亜の中核〔軍政下の香港:新生した大東亞の中核〕 Gunsei-ka no Honkon: Shinsei shita Daitōa no chūkaku)一書的首頁載有假想的香港神社社殿鳥瞰圖(見資訊框)[15]。
祭事
香港神社的祭神是天照大神[3][4][5][註 1]。天照大神是天皇與日本皇室的始祖神[16],在《軍政下的香港:新生的大東亞核心》一書中被稱為“大東亞共榮圈的大親神、香港的守護神”[3][5]。
香港神社的例祭日是10月17日。此外,香港神社在1945年(昭和二十年)2月17日舉行“創立鎮座祭”。[1]
參見
註釋
- ^ 1.0 1.1 1.2 鄭寶鴻誤作“天照大臣”[1]。陳小法稱香港神社同祭明治天皇[2],惟《軍政下的香港:新生的大東亞核心》(軍政下の香港:新生した大東亜の中核〔軍政下の香港:新生した大東亞の中核〕 Gunsei-ka no Honkon: Shinsei shita Daitōa no chūkaku)一書僅將天照大神列為祭神[3],和仁廉夫[4]、辻子實[5]從之。
- ^ 鄭寶鴻僅作“日本刀匠協會”[6],此處的名稱參考全日本刀匠會(全日本刀匠会 Zen Nihon tōshō kai)網站給出的名稱[12]。
- ^ 《軍政下的香港:新生的大東亞核心》一書稱「總裁為總督、會長為參謀長」(総裁は総督、会長は參謀長〔總裁は總督、會長は參謀長〕 Sōsai wa Sōtoku, Kaichō wa Sanbōchō)。[13]
- ^ 鄭寶鴻作“基督教墳場”。[14]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鄭 2020,第109頁.
- ^ 陈 2015,第167頁.
- ^ 3.0 3.1 3.2 東洋經濟新報社 1944,第315頁.
- ^ 4.0 4.1 4.2 4.3 4.4 4.5 4.6 和仁 1996,第58頁.
- ^ 5.0 5.1 5.2 5.3 5.4 辻子 2015,第8頁.
- ^ 6.0 6.1 6.2 6.3 6.4 鄭 2020,第103頁.
- ^ 辻子 2015,第7頁.
- ^ 香港中環堅尼地道26號 (PDF). 古物諮詢委員會. 1444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2024-01-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27).
- ^ 【聖若瑟書院擴建校舍】裝修一級歷史建築考功夫. Oh! 爸媽. 2018-11-09 [202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7).
- ^ 東洋經濟新報社 1944,第284-285, 315-316頁.
- ^ 11.0 11.1 稻宮 & 中島 2019,第165頁.
- ^ 栗原彦三郎の意図したもの. 全日本刀匠会. [202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 ^ 13.0 13.1 東洋經濟新報社 1944,第342頁.
- ^ 14.0 14.1 14.2 14.3 鄭 2020,第105頁.
- ^ 東洋經濟新報社 1944,第1頁.
- ^ 天照大神. 日本大百科全書. 小學館. 1994 [202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30) –通过kotobank.
參考書籍
- 東洋經濟新報社 (编). 軍政下の香港:新生した大東亞の中核. 香港東洋經濟社. 1944-02-17. doi:10.11501/1916566.
- 和仁, 廉夫. 香港―旅行ガイドにないアジアを歩く. 梨の木舎. 1996-09-18. ISBN 4-8166-9601-6.
- 陈, 小法. 日本侵华战争的精神毒瘤:“在华神社”真相.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5: 167. ISBN 978-7-5178-1239-5.
- 辻子, 実. 海外神社跡地のその後―侵略神社・香港 (PDF). 非文字資料研究 (神奈川大学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 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 2015-09-30, (34): 6–9 [2024-01-25]. ISSN 1348-813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27).
- 稻宮, 康人; 中島, 三千男. 「神国」の残影—海外神社跡地写真記録. 非文字資料研究叢書 2. 國書刊行會. 2019-11-25. ISBN 978-4-336-06342-7.
- 鄭, 寶鴻. 香江冷月:日據及前後的香港. 商務印書館(香港). 2020-09-18. ISBN 978-962-07-66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