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拉丁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珂尔可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7日 (三) 21:2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漢字拉丁化運動[1]是中國自由派共產黨知識分子的思潮,思潮高峰在1900年代-1930年代,促成了1950年代簡化字的誕生,1985年中共總書記胡耀邦正式結束該思潮。運動鼓吹以拉丁字母取代漢字(全拼音文字,即越南語字母模式),這運動屬於漢字文化圈裡各國漢字改革尤其各國廢除漢字論的重要組成部份。在當時的語境,「漢字拉丁化」意為「行文不用漢字,全文用字母寫出」,這要區別於兩個概念:一,汉语拼音运动,指以拉丁字母作為輔助標音的手段,而不視標音本身是「文字」;二,並不以取代漢字為目的全拼音文字,例如來華傳教士翻譯的「白話」聖經

廢除漢字論有大批有名的知識分子背書,包括共產黨人陈独秀指“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魔窟,废之诚不足惜”,[2]蔡元培指“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2]鲁迅指「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等。[2]

参考文献

  1. ^ 李思铭. 未完成的媒介革命:民国时期的汉字拉丁化运动. 华中科技大学碩士論文. 2019. 
  2. ^ 2.0 2.1 2.2 张佳. 回望 20 世纪初的汉字拉丁化运动 (PDF). 《新聞世界》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2009: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