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新筏仔頭巡安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筏仔頭巡安宮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間廟宇,位於新筏仔頭聚落西邊,也是聚落的角頭廟,主祀為舜府千歲(姓舜諱華),陪祀神祇則有:溫、池、鐵府千歲、觀音佛祖註生娘娘黑虎將軍等,是學甲慈濟宮上白礁謁祖學甲刈香的基本參與廟宇之一。 [1]  

建廟沿革  [编辑]

巡安宮初始的祭祀並非在現址(原於筏仔頭聚落),且不是以金身形式,而是源於道光年間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的指示。 [1] 新筏(棑)仔頭為1993年由急水溪行水區內遷聚者,昔屬倒風內海浮覆地以筏為渡往還南北的渡頭之地,係清道光22年(1842年)學甲「七塊厝」李姓所移墾,早年還分南筏仔頭和北筏仔頭(竿仔寮)兩庄,因在急水溪行水區內,庄後又有「田寮大排」,形成腹背受水威脅的嚴重問題。[2]


民國78年(1989)此地發生嚴重水災,溪水暴漲氾濫造成筏仔頭受災嚴重,相關單位下令遷庄,重建新社區並命名為新筏仔頭。信徒在新社區建立後,又於民國82年(1993年)重選廟地,並於民國85年(1996年)五月動工重新興建,民國86年(1997年)十一月竣工並入火安座,後於1997年舉庄南遷到學甲區光華里重建新筏仔頭,並新建庄廟「巡安宮」(主祀舜府千歲),以主祀巡府千歲的巡安宮為庄廟。[3][2][4]

初期信眾是以書寫舜府千歲名號的香火進行參拜,此情形歷經三年之後,信徒才集資雕塑千歲金身祭祀。嗣後又迎請:溫、池、鐵府千歲、觀音佛祖註生娘娘、黑虎將軍等神陪祀神祇,定廟名為巡安宮,新廟位於聚落西邊。[5]

軼事  [编辑]

「舜府千歲」係於筏仔頭原庄初墾時期(清道光年間)即已奉祀,傳說因一道靈光降落庄域,經請示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而祀之,而巡安宮主祀舜府千歲,既非一般臺灣的王爺系統,而「舜」府王爺亦非史記中所紀載三皇五帝舜帝,祂是晉朝時期的舜諱華,相傳是舜帝的嫡系後人乃晉代人士,稍後雕造金身奉祀。[6]

此外據當地耆老與廟內碑文中,敘述一個有關千歲爺的神奇故事,遽聞在昭和14年(1939年)時信眾不慎燒毀千歲鬍鬚,然而在30年中又長出約1.5公分的奇蹟事件。[7]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黃 , 文博 . 南瀛刈香誌 . 臺南 :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1994 : 25–29. ISBN 957-00-2651-0. 
  2. ^ 2.0 2.1 黃 , 文博 .  倒風內海及其庄社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3  : 245–269. ISBN 978-986-03-5211-5. 
  3. ^ 巡安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6-18] (中文(臺灣)). 
  4. ^ 戴 , 文鋒 (主編) .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0 :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5. ^ 陳 , 桂蘭 .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4 : 87–126. ISBN 978-986-04-3023-3. 
  6. ^ 黃 , 文博 .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7. ^ 李, 國生. 巡安宮沿革 (廟內碑誌). 臺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