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
外观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這是一個有關學校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條目的討論頁。
歡迎您在條目中加入有關學校的歷史、描述等的可查證資料。請注意,根據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校歌不是CC-BY-SA-4.0授權釋出。因此,除非作曲人逝世超過80年,否則請勿擺放校歌的歌詞及歌譜。 若您對於該加入什麼樣的內容而感到疑惑,請將它們張貼在這裡,並記得在文章結尾加入 ~~~~ 作簽名。祝編輯愉快!(為免自我提及,本模板一般只放在討論頁的頁頂,敬請留意!) |
簡史部份錯得過份。
昔日澳門松山腳有間蔡高中學(今遷校水杭尾白馬行及黑沙環北區)」。
不能說錯,但「松山腳」範圍太大。蔡高創校原址位於馬大臣街。今地址為水「坑」尾「與」白馬行「交界」及黑沙環,兩地。
「回歸前,葡萄牙侵佔澳門」。
語焉不詳,寫得好像是葡國在1999年12月20日前夕佔領澳門一般。
「在天主教教堂林立、信徒眾多的環境下,馬禮遜牧師推行新教(基督教),打開局面」。
只有大三巴以南的「澳門城」才是天主教堂林立,而且馬禮遜只在澳門譯經、印書,也沒打開甚麼局面。
「馬禮遜牧師東渡來華」。
英國倫敦傳道會的馬禮遜乘船從倫敦到紐約,轉船從紐約經好望角、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到澳門,如何「東來」?
「最初到廣州傳教,被清廷驅逐出境」。
馬禮遜「最初」到澳門,然後到廣州找機會傳教。最初以美國人身份居留,(在紐約時拿了美國護照)然後入職英國東印度公司,從未被逐出境。
「前往馬六甲創辦『馬禮遜學校』」。
馬六甲只有「英華書院」,由第二位來華新教傳教士,倫敦傳道會的米憐奉馬禮遜之命建立。(米憐才因無法入職東印度公司而被清政府驅逐)「馬禮遜學校」則在1834年馬禮遜死後,由其他傳教士倡議建立。
「蔡高先生是他的第一位中國信徒」。
不能說原文錯誤,因現今普遍以「蔡高」稱呼首位華人新教徒,但馬禮遜以英文記名時,只記其名為「Ko」。而且馬禮遜的《華英字典》中「Ko」不譯「高」,只譯「科」、「軻」等。關於首位華人新教徒的名字,暫時最可靠的是由十九世紀末的王元深所著的《聖道東來考》。《聖》文中稱其名為「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