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翻譯理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限制定語

[编辑]

儘量少地使用定語,尤其是在序言章節。同一分句內的定語原則上不超過三個。

這是爲了讓讀者能快速尋找到定語所描述的對象(中心語)或其定義。個人認爲漢語缺乏有效管理定語的手段。這導致,如果機械性地翻譯含有大量定語的長句,句子會變得冗長難懂。可以舉出以下例子:  

不妨將其修改如下:

定語是否可以交換位置?

還有更激進一些的修改方法:

如果條目的標題足以對其描述對象作出定義,那麼第三種修改方法也是可行的。但顯然第三種修改方法不適用於此處,因爲我們還需要將其定義爲一個鐵路車站。 哪些定語需要保留在主句中?哪些則可以拋到分句裏去?其實這與它們的重要程度有關。例如閱讀井之頭公園站這一條目的讀者,對於「這個車站屬於京王電鐵井之頭線」與「這個車站位於東京都三鷹市井之頭三丁目」兩個信息,自有在心中的排序。把更重要的信息置於前方(放在主句中)、次要信息放到分句中,這樣的表達方法顯得詳略得當。

因此按照個人意見,會將原句按照第一種方法修改。

關於序言章節的翻譯方法,您也可以閱讀WP:LS

及時分句

[编辑]

該分句時要分句,不可拘於詰屈聱牙的長句子。是上一條的延伸。

調整語序

[编辑]

注意調整詞彙順序,少用被動句式。

一般來說,日文中的動詞位於句子最後,且常使用被動。但中文通常少用被動。

簡化語言

[编辑]

日文維基百科常有內容過度精細的問題,翻譯時要有所取捨。有些內容在日文維基百科上存在,不代表它一定需要翻譯。可以举出以下例子:

配合原文來看,這段內容包括了「南山城址的考古進展」、「說明會的時間與參加人數」、「參加人員來自的地區」的信息。這明顯與條目描述的對象無關,沒有記載的必要。如果上述信息確有必要記載於維基百科,則可以添加到相關的條目中。例如在這裏就可以添加至南山城 (備中國)

因此,不妨修改爲:

理順邏輯

[编辑]

因果

[编辑]

轉折

[编辑]

補回主語

[编辑]

直接補回

[编辑]

刪去介詞

[编辑]

細節

[编辑]

不要逐個翻譯助詞

[编辑]

「在」 「於」

[编辑]

「で」・「に」・「にて」這類方位助詞,有時不需譯出。譯出反而隱藏了主語,導致語句不夠自然。

「另外」

[编辑]

「また」這個接續詞在日文原文中也常出現語焉不詳的問題,常使讀者迷惑。在嚴謹的學術寫作中應當少用甚至不用。考慮到維基百科不完全爲上述的寫作風格,這個詞可以適當使用。但翻譯成中文時,有時也可以省略。

「伴隨着」

[编辑]

「〜に伴い」常用來強調兩個動作同時或先後發生。個人認爲在漢語中,這個詞也經常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