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ZhuangqiLi Ariel/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大利亚原住民纤维雕塑

位于甘巴兰亚(Gunbalanya)印加拉克工艺品中心(Injalak Arts)的丝网印刷室。桌子上是由甘巴拉吉·纳贝吉约(Ganbaladj Nabegeyo)制作的作品,反映了典型的昆温库(Kuninjku)纤维雕塑传统。
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中,制作纤维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这样的物品可能具有实用性或仪式目的,有一些则是既会出现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在仪式上。在描述历史上的纤维雕塑时,使用“艺术”或“工艺品”都难以符合其特点,因为这两个词都不属于原住民文化的概念类别。然而在当代背景下,不论这些物品是何时出现的,常常都被视为当代艺术[1] 这种划分通常适用于形容具有历史实用性或仪式用途的纤维雕塑,以及用于形容越来越多的新兴纤维雕塑产品,这些新兴产品是在过去数十年中为了雕塑市场需要而不断创新的产物。原住民纤维雕塑和纤维工艺品之间并没有明确划分的界限,有些作品可能会根据其展示和使用的范围的不同而被划分进其中一种类别。

传统的原住民纤维雕塑[编辑]

    在原住民社会与外来文化接触前,就有各种纤维雕塑作品的例子。在中央阿纳姆地(Central Arnhem Land)的伦巴伦加人(Rembarrnga)中,纤维雕塑是原住民仪式的一个核心特征。仪式参与者会与动物形象共舞,而这些动物形象是使用由树皮或其他纤维制成的绳子将白千层树皮和草捆绑而成的,[2] 舞者可以借此扮演祖先人物。[3] 来自阿纳姆地中部和西部的贾武恩-贾武恩人(Djondjon/djawurn-djawurn)有着类似的仪式,不过他们使用的是人的形象。这些人形雕塑会被留在人们撤离的露营地上,并通过一只更长的手臂或举起的手臂来向其他人指明他们迁移前进的方向。[4]

原住民纤维作品进入当代艺术市场[编辑]

    在20世纪后半叶之前,原住民纤维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与民族和人种有关的物品或工艺品。[5] 但是大约从1970年代开始,各种支持纤维作品进入雕塑美术市场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是澳大利亚政府从1970年代左右开始增加了对原住民艺术中心的支持。[6] 这为雕塑制作者提供了更多营销、接受反馈和与艺术世界接触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制作具有创新性和艺术野心的作品,以及在新的环境中展示传统作品。[7] 与此同时,在雕塑美术的领域内有许多展览和奖项开始展示纤维作品,这有助于改变公众和收藏家对此工艺的看法。这些展览包括1989年“曼宁立达:编织的语言”展览(Maningrida: The Language of Weaving)、1999年“三齿稃长地毯”展览(Spinifex Runner)和2005年“共同缠绕”展览(Twined Together),以及“国家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艺术奖 (NATSIAA)”等奖项。[8] 位于悉尼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和位于布里斯班昆士兰现代美术馆等主要的美术馆也开始将其藏品中的纤维作品作为美术作品进行展出。[9]
    大多数的原住民纤维艺术家都是女性,她们最初接受的是制作日常生活中实用物品的训练,包括制作捕鱼笼篮子、网袋和垫子。[10] 然而也有许多城市原住民艺术家受到启发去学习传统的编织技艺,他们经常会使用具有创新性的材料进行编织或是将纤维作品转化为其他表现形式,如浇筑为金属或玻璃制品。[11]

纤维雕塑在不同原住民群体中的发展[编辑]

伦巴伦加[编辑]

    当代原住民纤维艺术的最早发展之一出现在 1994年,当时来自库内(Kune)的艺术家莉娜·亚林库拉(Lena Yarinkura)和她的丈夫——来自伦巴伦加的艺术家鲍勃·布鲁瓦尔(Bob Burruwal),开始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并尝试将白千层树皮与细绳或树皮纤维结合。这种技艺与制作贾武恩-贾武恩人仪式中的动物形象的技艺一脉相承。[12] 1994年,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家庭戏剧》(Family Drama)在当年的国家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艺术奖中获得了“万祖·马里卡(Wandjuk Marika)三维艺术奖”。亚林库拉长期耕耘于纤维雕塑领域并从事创新活动,她还尝试使用捕鱼笼的编织技艺来表现一些灵性生物的身体。[13] 位于曼宁立达的曼宁立达艺术和文化中心 (Maningrida Arts and Culture,MAC)中收藏了从事这一传统工作的大多数艺术家的作品。

昆温库[编辑]

昆温库纤维艺术的两种重要天然材料。须叶藤(左)可用于为作品制作的坚硬框架,而露兜树(右)则用于填充进这些框架或单独用于创作编织作品。
    在21世纪初期,居住在阿纳姆地西部和中部的昆温库人开创了自己的纤维雕塑形式,这是一种以须叶藤 [14]牛筋藤为框架的扁平编织的典型样式。这种框架会将基本形状遮挡起来,使用露兜树纤维编织的网状物进行填充,并使用各种当地的天然染料进行上色。这种艺术形式是由艺术家玛丽娜·穆迪林加(Marina Murdilnga)发明的,她借鉴了传统的渔网形式为基础,即用细绳网填充入三角形木框之中的样式。[15] 在2003年,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名为“Yawkyawk”,代表了昆温库宗教信仰中的女性水精灵形象。[16] 在其他精神人物、梦幻时代故事和动物主题中,这个主题仍然饱受欢迎。位于曼宁立达的曼宁立达艺术和文化中心和位于甘巴兰亚的印加拉克工艺品中心经常制作与这一传统主题相关的作品。

北领地中部沙漠地区[编辑]

    1995年,蒂斯比·普里奇(Thisbe Purich)帮助中部沙漠地区建立了许多妇女中心,她向当地妇女介绍了将绳子盘绕成篮子的技术。由于篮子线圈的中央主体部分可以使用当地的草制作,所以编织这些篮子并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或进口材料。[17] 只需要购买像彩色羊毛线或拉菲草这样松散的捆扎物来将线圈绑起来就可以。这种技艺迅速地传播开来,到2001年时就有第一个使用此方法制作的雕塑作品问世了。这些作品是由艺术家坎朱帕伊·本森(Kantjupayi Benson)创作的,包括表现一只跟在鸸鹋身后的狗的雕塑和一套“露营餐具”的雕塑。[18] 在2005 年,由该传统技艺行业内最具盛名的特健皮沙漠织品中心(Tjanpi Desert Weavers)制作的大型作品——“特健皮草编丰田车”(Tjanpi Grass Toyota)获得了第 22 届国家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艺术奖。

参考资料[编辑]

  1.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 12
  2.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3
  3.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p. 13-14
  4.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 13
  5.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2
  6.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2
  7.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2
  8.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2
  9.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2
  10.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3
  11.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2
  12.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3
  13.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p. 15-17
  14. ^ Garde, Murray. karrawukka. Bininj Kunwok Online Dictionary. Bininj Kunwok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29 May 2019]. 
  15.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8
  16.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18
  17.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25
  18.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p.27

更多阅读[编辑]

  • Barkley, Glen et al., String Theory: Focus on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Art (exh. cat.),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ydney, 2013
  • Keller, Christiane, 'From Baskets to Bodies: Innovation Within Aboriginal Fibre Practice', Craft+Design Enquiry, Issue 2, 2010
  • West, Margie (ed.), ReCoil: change & exchange in coiled fibre art (exh.cat.), Artback Northern Territory Arts Touring,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