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典范条目评选/1988年黄石公园大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88年黄石公园大火[编辑]

英文维基百科的特色条目,由木木翻译并经过认真校对。整个条目内容全面、图片丰富、注释充分,个人认为足够成为特色条目。—长夜无风(风语者) 2008年3月7日 (五) 10:06 (UTC)[回复]

支持[编辑]

  1. (+)支持长夜无风(风语者) 2008年3月7日 (五) 10:06 (UTC)[回复]
  2. (+)支持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3月9日 (日) 02:56 (UTC)[回复]
  3. (+)支持Wang Ivan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04:43 (UTC)[回复]
  4. (+)支持hoseumou 2008年3月9日 (日) 06:45
  5. (+)支持Eliot 2008年3月10日 (一) 06:45
  6. (+)支持Iflwlou [ M {  2008年3月10日 (一) 17:07 (UTC)[回复]
  7. (+)支持蒙人 ->敖包相会 2008年3月12日 (三) 22:32 (UTC)[回复]
  8. (+)支持—--Timothy (留言) 2008年3月13日 (四) 11:15 (UTC)[回复]
  9. (+)支持—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翻译的条目投票,这一票献给蒙人,感谢他细心的校对。—木木 (发呆中) 2008年3月14日 (五) 12:08 (UTC)[回复]
  10. (+)支持,尤其是关于媒体报道部分,堪为写作典范--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14日 (五) 19:01 (UTC)[回复]
  11. (+)支持User:Mongol真是明察秋毫。WeltanschauungĤòĭnäþbåķtšýñ 2008年3月15日 (六) 06:20 (UTC)[回复]
  12. (+)支持 - —迷走SuiDreamまきますか?まきませんか? 2008年3月17日 (一) 14:17 (UTC)[回复]
  13. (+)支持:本来的标题还让我感到疑惑,以为是湖北黄石市的大火呢,现在一目了然了,不错。——¤  2008年3月17日 (一) 16:29 (UTC)[回复]
  14. (+)支持 - —User:Wong Hon Leung Curtis非常好,全力支持! 2008年3月19日 (三) 10:15 (UTC)[回复]
  15. (+)支持,內容精要。-我愛黑澀會上課啦!美眉來找我吧!♥2008年3月19日 (三) 09:35 (UTC)[回复]
  16. (+)支持bstle2 2008年3月19日 (三) 15:48 (UTC)[回复]
  17. (+)支持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8年3月21日 (五) 06:23 (UTC)[回复]

反对[编辑]

  1. {{反对}}我从前没有留心这个条目。今天看看,发现最后一段彻底翻译反了,倒数第三段也有严重误译。别说特色条目,就是保持优良,也不应该把“必须有火”改成“不能有火”这样的相反结论。这让我想起几个月前中国某个人把哈佛大学的一个“复合维生素有益于治疗不孕”翻译成“复合维生素导致不孕”被网络上传来传去,居然还被中央电视台播出害人。建议重新复核一遍翻译是否正确,至少不要彻底反过来。我有空也会做的。--蒙人 ->敖包相会 2008年3月10日 (一) 22:46 (UTC)[回复]
    谢谢指正,很高兴有人帮我校对修改。我误解了一个固定短语的用法,导致译反。刚才我又重读了一遍相关的参考资料《THE ROLE OF FIRE IN YELLOWSTONE》,汗颜中……如果每一个特色条目评选时都有象兄台一样的细心人核对,实乃维基之大幸。—木木 (发呆中) 2008年3月11日 (二) 09:03 (UTC)[回复]
    修订一遍了。--蒙人 ->敖包相会 2008年3月12日 (三) 22:31 (UTC)[回复]
  2. (-)反对,作為一位台灣中文使用者,仍認為整篇字詞有更流暢的空間。畢竟維基中文於台灣有一定使用者,與其去讓台灣讀者適應一條特色條目,還不如去做個典範。在台灣,諸如內文裡面的「山火」、「鬥爭」、「傳媒」、「空氣質量」、「更好領會並應用」......等等,都是只有「翻譯機器」或重慶南路簡體書才可能出現的字詞。或許這要求太高,但我認為作為特色條目,應當可以豎立新典範。尤其,當越來越多「科學」性條目以「艱澀」內容特色列入特色或優良條目之餘,文字順暢及明顯易懂更顯重要。呵呵,「中文維基像無名普及於台灣」可是我的最大心願。--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19日 (三) 06:17 (UTC)[回复]
    不知道“山火”、“斗争”、“传媒”、“空气质量”等有什么错误?这些词又不是作者造出来的,一般中文使用者都了解这些词的意思,为何您就不懂呢?难道分离了五十余年,大陆和台湾的中文就差这么远?真是难以置信,而且就算这样,也不至于投反对票啊,加上区域转换不就得了?——¤  2008年3月19日 (三) 11:39 (UTC)[回复]
1.既然沒有錯誤,那何必區域轉換?如果有區域轉換,我會來投反對票嗎?2.我用反例來說明你「大陆和台湾的中文就差这么远」的質疑﹔如果我用「火燒山」替代「山火」,用「相打」來替代「鬥爭」,用「廣電」來替代「傳媒」,閣下會不會再說此話?--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19日 (三) 15:20 (UTC)[回复]
提到山火,我倒是想说一句,曾经有一个繁体字用户建议我将标题改为“1988年黄石公园山火”,如今阁下说“山火”只有机器翻译才可能出现,我困惑了……—木木 (发呆中) 2008年3月19日 (三) 17:52 (UTC)[回复]
台湾不用「傳媒」和「鬥爭」一词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21日 (五) 02:17 (UTC)[回复]
香港傳媒常用「山火」一詞,肯定不是機器翻譯的問題。WeltanschauungĤòĭnäþbåķtšýñ 2008年3月21日 (五) 07:55 (UTC)[回复]
鬥爭在台灣是極度負面用語[1],書生可以問問你週遭台灣朋友,在台灣如果寫「消防員跟火災鬥爭」到底通不通。至於傳媒﹔個人認為是鮮用於傳播媒體簡稱。[2]。至於「機器翻譯」只是種對此字句不於台灣普遍使用的形容,並非不是說此篇文章來自機器翻譯。呵呵,說個題外話﹔我一看到S19991002以『肯定』為首的發言,就可幾乎斷定閣下居住地並非台灣。--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21日 (五) 08:07 (UTC)[回复]
  1. (-)反对,感觉这个条目在术语的使用和翻译的一些句子还存在不准确和不通顺的地方,希望能够进行修订。举例来说“火对于生态学的益处被更好地理解”,这个被动语态似乎很拗口,而且火对于生态学的益处,似乎是火对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的益处吧;“火灾管理政策的发展”,是否应该译作消防管理?“高度成功地减小了”,似乎不通顺,非常成功地可能更适合。“曾经错误地报道说”,这里的错误,可能用失实更贴切,“超过1,500人葬生”,葬生疑为葬身或丧生之误。认为在任何时候火必须被扑灭,其中的at all times 如果翻译成随时,总是应该更容易理解;“火可以帮助清理林下叶层和”,这里的林下叶层似乎很费解,但是understory如果翻成“林下层植物”就容易理解了。因此我认为条目的文字质量还有提升的余地。--用心阁(对话页) 2008年3月20日 (四) 12:56 (UTC)[回复]
    Engelmann Spruce翻译为恩格尔曼氏云杉似乎比英国针枞更好。-用心阁(对话页) 2008年3月20日 (四) 13:29 (UTC)[回复]
    • 混交林似乎比混合林更常用
    • stand一词在此条目中多次出现,但似乎没有翻译出来,从网上搜索的结果是“林分(stand) —内部结构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小块”
    • Fuel moisture content应翻译为可燃物含水率。
    • “往的历史提供了很少的迹象来表明1988年将和公园建立以来的100多年有很大不同”,建议翻译为“根据以往的历史,没有迹象表明1988年和公园建立以来的100多年有任何不同”
    • “粉末状颗粒浓度”(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s)应翻译为“大气颗粒物浓度”
  2. --用心阁(对话页) 2008年3月20日 (四) 14:46 (UTC)[回复]

意见[编辑]

结果[编辑]

17票支持,2票反对,当选为特色条目。—木木 (发呆中) 2008年3月21日 (五) 22:0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