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冰島經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冰島經濟
通貨 冰島克朗(ISK)
財政年度 公历年
貿易組織 WTOEFTAOECDEEA
統計
GDP排名 129
GDP 121.44億美元購買力平價
GDP增長
人均GDP $63,830(2007年估計)
$51,262 (2014 est.)
產業GDP比重 農業1.4%、工業29.2%、服務業69.4%
農業6.0%、工業22.4%、服務業71.7%(2014 est.)
通脹 11.8%(2008年)
貧窮線下人口
勞動人口 17.3萬
產業勞動人口 農業5.1%,制造業23%,服務業76%
失業 2.9% (June 2015)
主要工業 地熱水電、煉鋁工業
貿易夥伴
出口
主要夥伴
入口
主要夥伴
公共財政
公共債務
外債
收入
支出
經濟援助

冰岛经济主要是依靠海洋渔业,提供了42%的出口收入[1],該產業雇用了全國8%的劳工人口。

狀態

[编辑]

2005年家庭最终消费增长11.9%以及固定资产构成增长34.5%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主要原因。进口28.4%的增长导致经常帐户贸易赤字达1620亿克朗(24.3亿美元),占GDP的16.3%,贸易赤字严重影响了GDP增长。

2006年冰岛GDP为11417亿克朗(181亿美元),GDP年增长2.6%,人均GDP突破6万美元,达到60,370美元。 比2005年7.5%的年增长大幅度下跌。2005年国民总收入(GNI)增长率超过6.7%,主要得益于贸易改善和基本收入净支出减少[2]

2008年冰島面臨金融危機。在一年內,冰島貨幣對歐元的匯率大跌8成。[3]9月30日,政府接管了全國第三大銀行。10月7日,更接管了全國第二大銀行-冰島國家銀行(Landsbanki Islands)。[4]冰島國會並且緊急立法減低金融危機的衝擊。因為這些銀行的資產是冰島140億歐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倍,冰島可能要面對銀行破產。[5]總理盖尔·哈尔德(Geir Haarde)曾發出警告冰島正面臨「全國破產」的危機。[6]

然而跌破眼鏡的是在金融海嘯後的十年內冰島經濟迅速穩定,並成為失業率各方面都優於歐洲的國家,左派的諾貝爾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認為,冰島的成功其實是在於斷然採取了激烈手段,包含許多限制個人自由的作法,不浪費時間於人權、自由方面的意識形態討論,而是斷然措施,包含:[7]

  • 嚴格的資本管制,禁止法人資本流出。
  • 禁止個人購買外匯或外國股票,銀行債權人和其他國外投資者無法撤資,等同錢被政府扣押。
  • 把一批銀行家關進了監獄,以詐欺等罪。
  • 投放公共資金用於緩解家庭債務。
  • 貨幣大幅貶值,以形同賴帳的方式賴掉債務,包含前述被禁止撤資的投資人等富裕階層,只能在貶值過程承受財富大幅虧損,富人被強迫買單。

這些種種做法在歐美價值觀看來都有巨大爭議,有人提出時就會陷入議會無休止討論爭辯,甚至十年後還在爭辯階段,然而冰島卻有能力快速實施,最終證明有效,克魯格曼認為實證勝過了一切。

参见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黃欣. 鉅亨看世界─冰島的一堂經濟課. 今日新聞網. 2014-01-20 [2015-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3) (中文(臺灣)). 
  2. ^ 存档副本. [200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5). 
  3. ^ Polya Lesova. Iceland takes dramatic steps to stabilize economy. Market Watch. 2008-10-07 [2008-10-07] (英语). 
  4. ^ 陳家齊. 冰島面臨全國破產. 台灣經濟日報. 2008-10-08 [2008-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1) (中文(臺灣)). 
  5. ^ 存档副本. [200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1). 
  6. ^ 存档副本.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2). 
  7. ^ 冰島傳奇.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