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村 (嘉义县)
外观
23°31′22.124″N 120°23′32.104″E / 23.52281222°N 120.39225111°E
三间村 旧称:三间村 | |
---|---|
村 | |
三间村在嘉义县新港乡的位置 | |
坐标:23°31′23″N 120°23′32″E / 23.523144°N 120.39226°E | |
国家 | 中华民国 |
县市 | 嘉义县 |
乡镇市区 | 新港乡 |
区划 | 8邻 |
面积 | |
• 总计 | 2.785083平方公里 |
人口(2017年6月) | |
• 总计 | 1,701人 |
• 密度 | 610.75人/平方公里 |
• 户数 | 542 |
性别比:100.83 (男性854人,女性847人) |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村里代码 | 10010070016 |
三间村位于台湾本岛的西侧,是台湾嘉义县新港乡辖下的行政区,属于平原地形,面积约278公顷,行政区下设8邻,设籍人口542户,总计约1701人。
地理
[编辑]三间村于嘉义县新港乡的东南方[1],为平原地形、热带潮湿气候[2],东邻民雄乡山中村,西连新港乡中洋村,全村由三间厝、港尾以及钻石新城三个聚落所组成,村内的作物种类以水稻为主,近年来村内兴起养猪业[3],土地面积约278公顷[1]。
三间村由发源自牛稠山的咬仔竹圳及牛稠溪分别贯穿村内和流经村子的南端,因而构成便利的灌溉网,也奠定了三间村以农立村的基础[1]。
聚落历史
[编辑]三间村于1723-1735年间(清雍正时期)有官民合力开凿的十四甲圳灌溉,是新港乡最早有纪录的人工水利设施[4]。
三间村水利兴盛,之前有“九十六甲埤”旧址在津港尾一带,湖面广达五十公顷以上,是先民开垦三间厝及民雄乡山中村时,赖以灌溉的主要水源,但因日渐淤积而被人们填塞[1]。
三间村于新巷时期属牛稠溪堡第九区,1920年(大正九年)时,三间聚落改为新巷庄的行政区域;1950年(民国39年)以后变更为嘉义县新港乡的辖区[3]。
教育
[编辑]三间村因无教育机构,所以嘉义县政府将三间村的学区划分在嘉义县新港乡福德村的新港国小、新港国中[5]。
文化资产
[编辑]- 三间永兴宫:永兴宫是当地的信仰中心,因始创建于六斗,故又俗称六斗庙,位于三间村36号,1736年创立,主祀神明为保生大帝[6],于诞辰日(每年农历3月15日)当天会举行绕境,绕境结束后紧接着是“过火”仪式,是村中重要的祭祀活动[7]。
景点
[编辑]其他特色
[编辑]由嘉义县新港乡农会所辅导的“整合乡村社区组织计划”中,让社区营造有一定的成果,并得到“全国特优社区”之美名[9]。
三间村于冬至前一天会举行“谢平安”的祭祀活动,且由各邻轮流掷筊决定由谁负责祭祀相关事宜;农历正月初九则掷筊决定头家仔,负责在农历3月15日前两天清庙[7]。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嘉義縣新港鄉三間社區發展協會.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9).
- ^ 阮琡婷. 阮琡婷(2002)《嘉義縣新港鄉中洋村、三間村的區域地理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頁1. 《嘉义县新港乡中洋村、三间村的区域地理研究》.
- ^ 3.0 3.1 3.2 地名資訊服務網.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 ^ 阮琡婷. 阮琡婷(2002)《嘉義縣新港鄉中洋村、三間村的區域地理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頁14。. 《嘉义县新港乡中洋村、三间村的区域地理研究》.
- ^ 嘉義縣政府教育處.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2).
- ^ 三間永興宮-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30).
- ^ 7.0 7.1 阮琡婷. 阮琡婷(2002)《嘉義縣新港鄉中洋村、三間村的區域地理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頁98. 《嘉义县新港乡中洋村、三间村的区域地理研究》.
- ^ 8.0 8.1 新港三間村社區營造.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
- ^ 9.0 9.1 快樂向前走三間村-新港文教基金會.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8).
- ^ 新港輕旅行-新港自行車道. [201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