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瑟琳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凯瑟琳斯
St. Catharines
城市
从上至下,左至右:圣保罗街与女王街的夹角、圣保罗街上的银塔联合教堂、威兰运河和花园城市高架桥、达尔豪西港灯塔、布洛克大学、蒙特贝洛公园
从上至下,左至右:圣保罗街与女王街的夹角、圣保罗街上的银塔联合教堂、威兰运河花园城市高架桥、达尔豪西港灯塔、布洛克大学、蒙特贝洛公园
圣凯瑟琳斯徽章
徽章
绰号:花园城市
格言:Industry and Liberality(工业与自由)
圣凯瑟琳斯(红色)及其都会区(粉红色)在尼亚加拉区内的位置
圣凯瑟琳斯(红色)及其都会区(粉红色)在尼亚加拉区内的位置
坐标:43°11′N 79°14′W / 43.183°N 79.233°W / 43.183; -79.233坐标43°11′N 79°14′W / 43.183°N 79.233°W / 43.183; -79.233
国家 加拿大
 安大略省
尼亚加拉区
建立1783年
设镇1845年
改设市1876年
政府
 • 市长Walter Sendzik
 • 政府圣凯瑟琳斯市议会
 • 国会议员Chris Bittle (联邦自由党)
Vance Badawey (联邦自由党)
Dean Allison (联邦保守党)
 • 省议员Jennie Stevens (安大略新民主党)
Jeff Burch (安大略新民主党)
Sam Oosterhoff (安大略进步保守党)
面积[1][2]
 • 陆地96.11 平方公里(37.11 平方英里)
 • 市区382.68 平方公里(147.75 平方英里)
 • 都会区1,397.50 平方公里(539.58 平方英里)
海拔97.8 米(320.9 英尺)
人口(2011年)
 • 城市131,400(全国排名第36位)人
 • 密度1,373.3人/平方公里(3,557人/平方英里)
 • 市区308,596(全国排名第12位)
 • 市区密度806.4人/平方公里(2,089人/平方英里)
 • 都会区392,184(全国排名第12位
 • 都会区密度279.3人/平方公里(723人/平方英里)
时区ESTUTC−5
 • 夏时制EDT(UTC−4
邮区编号前缀L2M-L2W, L0S
网站www.stcatharines.ca

圣凯瑟琳斯英语法语:St. Catharines),当地华人旧译升卡顿,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尼亚加拉区的一座城市,隔安大略湖与同省省会及最大城市多伦多相望,往东距尼亚加拉河(即美加边境)19公里。城市面积96平方公里,为安大略省面积第六大的城市。由于城市遍布公园,所以得到“花园城市”(The Garden City)的官方昵称。圣凯瑟琳斯地处大多伦多地区及美加边境要道,并坐落威兰运河的北端,制造业发达,工业为其最重要的经济,因此城市官方格言为“工业与自由”(Industry and Liberality)。

据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圣凯瑟琳斯市内有131,400名居民,是尼亚加拉区的最大城市。圣凯瑟琳斯的都会区则覆盖尼亚加拉区大部分地域,2011年人口为392,184人。

历史[编辑]

美国独立战争后,大批效忠英王的十三州殖民迁居至上加拿大,而圣凯瑟琳斯一带肥沃的农地令其成为移民的主要落脚点之一。此处亦有一条溪涧,因离尼亚加拉河以西约12英里而称为十二英里溪(Twelve Mile Creek),而在此处形成的聚落亦顺带称为十二镇(The Twelve),并因溪流所在吸引商人在此设立锯木厂和磨坊。此外,一个名为施普曼(Paul Shipman)的居民在镇内开设一间酒吧和驿站,该带亦开始称为施普曼角落(Shipman's Corners[3]

1812年战争期间尼亚加拉河沿河聚落饱受蹂躏,但施普曼角落因相对远离美国边境而幸存,而战后大批沿河居民迁往施普曼角落重建,亦带旺该处的工业活动。到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该处开始称为圣凯瑟琳斯:名称来源无从稽考,但有指是以当地商人罗伯特·哈密尔顿(Robert Hamilton)的妻子凯瑟琳为名[3]

美国方面于19世纪初叶开始建造伊利运河,让水路交通来往伊利湖大西洋。为了抗衡伊利运河项目,尼亚加拉地区商人威廉·哈密尔顿·梅里特(William Hamilton Merritt)着手研究兴建运河贯穿尼亚加拉半岛的可行性;项目可同时可惠及梅里特在十二英里溪沿岸开设的磨坊。梅里特得出项目可行的结论后便成立威兰运河公司,并于1824年11月24日动工兴建第一代威兰运河[4],于1829年11月29日落成,并于1833年改建。随着运河开通,圣凯瑟琳斯成为尼亚加拉地区的工业中心,并于1845年建制为镇,于1854年扩大管辖范围,再于1862年成为林肯县的县治[3]

到了19世纪中期,大批美国黑奴透过地下铁路逃至英属北美,当中部分人在圣凯瑟琳斯落户。地下铁路其中一名主要成员哈莉特·塔布曼更曾于1850年代以圣凯瑟琳斯作其营运基地[3]

随着第三代威兰运河于1871年动工,圣凯瑟琳斯人口节节上升,镇界亦再度对外扩展。圣凯瑟琳斯并于1876年正式更改建制为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圣凯瑟琳斯对外延伸的情况更见显著,1950年代期间曾五度扩展市界,而梅里顿镇(Merritton)、达尔豪西港村(Port Dalhousie)和格兰瑟姆乡(Grantham)则于1961年并入圣凯瑟琳斯。另一方面,安省政府于1970年将圣凯瑟琳斯所在的林肯县与隔邻的威兰县合并成尼亚加拉区,同时将十二英里溪西岸的一部分娄斯乡(Louth Township)并入圣凯瑟琳斯[3]

交通[编辑]

威兰运河是市内最显著的交通设施。该运河全长43.4千米(27.0英里),向南通往伊利湖,北端则在圣凯瑟琳斯汇入安大略湖,沿线八个船闸中有四个坐落圣凯瑟琳斯市界以内。

圣凯瑟琳斯市内有两条达致高速公路资格的省级公路,分别为伊利沙伯皇后道(QEW)和安大略406号省道。QEW呈东西走向贯穿圣凯瑟琳斯,并在该市东界经花园城市高架桥通往滨湖尼亚加拉镇,为来往多伦多、哈密尔顿伊利堡和美国布法罗之间的要道。406号省道则于圣凯瑟琳斯西部的娄斯乡从QEW分支,向南通往威兰市。

圣凯瑟琳斯市内的公共交通服务由市营的圣凯瑟琳斯交通局营运。由维亚铁路美铁联营,连接多伦多和纽约市的枫叶号列车在圣凯瑟琳斯火车站停靠。GO运输公司现时则营运通勤巴士服务连接圣凯瑟琳斯、伯灵顿尼亚加拉瀑布城,并于夏季营运连接多伦多、圣凯瑟琳斯和尼亚加拉瀑布城的铁路服务。

最接近圣凯瑟琳斯的机场是位于滨湖尼亚加拉镇的圣凯瑟琳斯/尼亚加拉区域机场(St. Catharines/Niagara District Airport;IATA代码:YXU;ICAO代码:CYSN)。这是一座小型机场,没有定期航班,主要供包机使用。

人口[编辑]

圣凯瑟琳斯
人口种族构成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口 比例
英格兰人 40,430 31.09%
苏格兰人 28,645 22.03%
爱尔兰人 23,830 18.33%
德国人 18,450 14.19%
法国人 15,120 11.63%
意大利人 7,820 8.61%
荷兰人 7,820 6.17%
波兰人 6,940 5.47%
乌克兰人 6,875 5.42%

根据2011年人口统计,圣凯瑟琳斯共有131,400名居民。相比2006年,人口增长了0.4%,远低于安大略5.7%的人口增长率[1]。根据2006年人口统计,圣凯瑟琳斯90%的人口为白人非裔加拿大人占2%,原住民占1.6%, 混血人种占1.5%,南亚人占1.3%,华人占1.1%。大约21%的人口在加拿大以外出生。

气候[编辑]

南安大略其他地区般,圣凯瑟琳斯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Dfb),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然而,圣凯瑟琳斯坐落尼亚加拉悬崖底部,加上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缓和效应影响,为圣凯瑟琳斯带来微气候现象,亦令该处成为安省的主要水果和葡萄酒生产地之一。市内的冬季经常出现没有结霜的日子,但在风向配合下大湖效应可为该市带来可观的降雪量,而湖滨地区在春季下午亦颇为清凉。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7 °C(81 °F),间中出现雷暴,但在大湖缓和效应下雷暴次数较南安省的西部地区为低。

圣凯瑟琳斯机场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湿热指数 20.8 20.2 29.3 34.5 40.5 44.5 46.1 45.9 42.0 33.8 27.1 25.0 46.1
历史最高温 °C(°F) 18.5
(65.3)
19.4
(66.9)
26.7
(80.1)
30.3
(86.5)
32.4
(90.3)
35.0
(95.0)
37.4
(99.3)
35.6
(96.1)
33.3
(91.9)
28.9
(84.0)
22.2
(72.0)
21.9
(71.4)
37.4
(99.3)
平均高温 °C(°F) −0.5
(31.1)
0.3
(32.5)
5.4
(41.7)
12.2
(54.0)
19.4
(66.9)
24.3
(75.7)
27.1
(80.8)
25.9
(78.6)
21.5
(70.7)
14.9
(58.8)
8.3
(46.9)
2.4
(36.3)
13.4
(56.1)
日均气温 °C(°F) −4.1
(24.6)
−3.6
(25.5)
1.1
(34.0)
7.2
(45.0)
13.6
(56.5)
18.8
(65.8)
21.8
(71.2)
20.8
(69.4)
16.6
(61.9)
10.3
(50.5)
4.6
(40.3)
−1.1
(30.0)
8.8
(47.8)
平均低温 °C(°F) −7.7
(18.1)
−7.4
(18.7)
−3.2
(26.2)
2.1
(35.8)
7.8
(46.0)
13.3
(55.9)
16.4
(61.5)
15.7
(60.3)
11.6
(52.9)
5.6
(42.1)
0.9
(33.6)
−4.5
(23.9)
4.2
(39.6)
历史最低温 °C(°F) −23.8
(−10.8)
−25.7
(−14.3)
−21.1
(−6.0)
−9.1
(15.6)
−1.7
(28.9)
1.7
(35.1)
8.0
(46.4)
2.6
(36.7)
0.4
(32.7)
−5
(23)
−10.6
(12.9)
−22.5
(−8.5)
−25.7
(−14.3)
历史最低风寒指数 −42.0 −34.6 −25.9 −19.7 −5.8 2.6 6.9 2.1 −1.3 −8.3 −18.9 −28.0 −42.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63.1
(2.48)
51.9
(2.04)
67.9
(2.67)
77.8
(3.06)
74.9
(2.95)
82.5
(3.25)
73.6
(2.90)
72.1
(2.84)
91.5
(3.60)
68.5
(2.70)
75.5
(2.97)
74.2
(2.92)
873.6
(34.39)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28.8
(1.13)
26.1
(1.03)
46.6
(1.83)
70.2
(2.76)
74.6
(2.94)
82.6
(3.25)
73.6
(2.90)
72.1
(2.84)
91.5
(3.60)
68.5
(2.70)
66.2
(2.61)
44.9
(1.77)
745.7
(29.36)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38.7
(15.2)
28.8
(11.3)
20.5
(8.1)
7.2
(2.8)
0.3
(0.1)
0
(0)
0
(0)
0
(0)
0
(0)
0.1
(0.0)
9.1
(3.6)
31.9
(12.6)
136.6
(53.8)
平均降水天数(≥ 0.2 mm) 16.6 14.0 13.5 13.6 11.5 10.8 9.2 9.8 10.9 12.0 13.8 15.4 151
平均降雨天数(≥ 0.2 mm) 5.6 5.2 8.9 12.0 11.5 10.8 9.2 9.8 10.9 11.9 11.4 8.1 115.4
平均降雪天数(≥ 0.2 cm) 12.6 10.1 6.3 2.5 0.04 0 0 0 0 0.13 3.2 9.8 44.6
数据来源:加拿大环境部[5]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St. Catharines (City) community profile. 2006 Census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1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2). 
  2. ^ St. Catharines - Niagara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 community profile. 2006 Census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1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2). 
  3. ^ 3.0 3.1 3.2 3.3 3.4 History of the City - St. Catharines. 圣凯瑟琳斯.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4. ^ The Welland Canal section of the St. Lawrence Seaway (PDF). Information Services. St. Lawrence Seaway Management Corporation: 2. 2003-03 [2013-08-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1-19). 
  5. ^ Environment Canada, Climate Normals for St. Catharines 1971-2000, accessed 24 March 2012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