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音器
外观
弹音器(英语:flexatone),是一种20世纪初才出现的体鸣乐器,由于它能制造出不同的音高,所以它和定音鼓、木琴、钟琴或颤音琴一样,都被称为“有音调敲击乐器”(Tuned Percussion)。它最先于1922年和1923年于英国申请专利注册;到了1924年亦于美国申请了专利注册。
“flexatone”为“flex-a-tone”的组合字,透过金属片的收缩(flex),可随意地改变音高的意思。
构造
[编辑]弹音器共可分为1个部分。
- 一个呈倒等腰三角形的金属支架,底边朝上。支架是让演奏者用手持着。
- 一块近似倒等腰三角形的金属片,尾部一小部分屈折成直角,并镶在金属支架的底边。
- 烧烙在金属片顶部两侧的两个小音槌,由以金属幼条连接木制槌头所组成。当演奏时,两边的音槌轮流敲打金属片而发出声响。
发声原理及演奏方法
[编辑]透过改变金属片的扩张度来调节音高,当木槌敲打时,金属片由于不同的弧度令,令到所产生的波幅也不同,因而能制造出不同的音高。[1]
演奏时,用手指及手掌持着金属支架,金属板向外的部分朝向自己,把姆指放在金属片的顶尖位置。通过姆指的按压和放松,便可以调节不同的音高;再配合手腕的前后摇动,带动两侧的音槌互相敲打金属片,从而产生如滚奏的持续音。另外,瞬时改变对金属片的压力,更可制造出上、下行滑音的效果。
运用
[编辑]弹音器在理论上可以演奏旋律乐句,但在乐队上的运用并不算太多。最先应用在管弦乐团中的是苏联作曲家哈察都量的《钢琴协奏曲》中第2乐章有一段相当著名的弹音器(一说本为锯琴)旋律。但乐器稳定性低,个别乐器有其独特的音域和声量,音准的技术要求十分高,故现今大多数的版本都将这部分删去,只由弹奏相同旋律的第1小提琴负责,原因是无法每一次都奏出相近的效果。
相比哈察都量,其他作曲家当运用时,则主要是取其音乐效果多于音高。以下列举有使用弹音器的作品:
- 荀白克:《摩西与亚伦》、《管弦乐变奏曲》
- 康奈格《安提冈尼》
- 恩斯特·克热内克:《强尼起奏》
- 肖斯塔科维奇:《穆森斯克郡的马克白夫人》、《鼻子》
- 舒尼格:《皮尔金》、《安魂曲》、《第4号小提琴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第1号大提琴协奏曲》、《第2号大提琴协奏曲》、清唱剧《浮士德》
- 埃尔文·舒尔霍夫:《第1号交响曲》
- 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第1号交响曲》、《第5号交响曲》
- 索菲娅·阿斯戈托芙娜·古拜杜丽娜:《太阳颂》
- 利格第:《钢琴协奏曲》、《灭绝大师》
电影配乐使用弹音器以制造恐怖、阴森的效果,流行音乐中亦会以弹音器制造滑音或震音的声效。
注释
[编辑]- ^ Blades, J. (2005).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nd their history , London:Faber & Faber, p.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