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朝鲜文 (朝鲜货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户部造币厂发行的“常平通宝”硬币。
使用地区
使用地 高丽 (998年—1105年)
朝鲜王朝 朝鲜国(1423年—1425年,1625年—1892年)
发行历史
始发时间998 (初次尝试)
1423 (第二次尝试)
1625 (第三次尝试)
废止时间1892年
之后货币朝鲜两
货币单位
 1000贯/ 圜
 100
 1
发行面额
硬币1, 2, 3 钱, 1, 2, 5, 10, 100 文
货币估值
汇率挂靠大韩帝国 1 大韩帝国圜 = 500 文 (1908)
此信息框显示的是该货币被废止前的最后状态。

(韩语:)是一种曾于高丽时期两度尝试制造,并在1625年朝鲜王朝时期正式开始使用的货币系统,并一直使用到 1892年。

在发行文这一单位之前,高丽王朝曾发行刻有“通宝”和 “重宝”字样的硬币,以及使用被称为“ŭnbyŏng”的银币。

以文计价的硬币是用黄铜青铜等铜合金铸造的,外观呈圆形,中间开有方孔。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之间,以文计价的硬币是民间中最流通最广泛的货币,这些货币上面刻有“常平通宝”(韩语:상평통보)四字。

1888年开始,铸造了少量刻有以文和圜(等于1000文)字样的硬币。 1892 年引进后,文便被取代。[1]

文这一货币在被废除后依然流通了很长一段时间,它们在朝鲜国内是等同于0.1钱(11000圜)价值的法定货币,直到 1908 年,它们被重新认定为0.2钱(1500圜)的币值。

单位[编辑]

朝鲜文这一货币单位与传统东亚汉字圈的货币单位:有着同源关系,同为汉字文化圈中的最小币值,使用相同单位的国家包含:中国(文)、日本もん)、琉球もん)及越南越南语văn)。

币样[编辑]

机铸币[编辑]

在 1880 年代和 1890 年代,朝鲜政府尝试了几种有孔机器铸造硬币设计,目前尚不清楚其中一些硬币是否有进入民间流通使用。[2]

虽然常平通宝系列的硬币已有250多年的生产历史,但终将于1892年结束,而早在10年前的1882年(高宗19年),朝鲜政府就有尝试使用西方的机器、技术、设计和方式来铸造新版本的硬币。[3]

第一批正式流通的机铸币是由制成的,并且没有原先的传统开孔设计。[4]

常平通宝机铸测试币(测试版)[编辑]

在此期间,朝鲜的中央铸币厂(韩语:典圜局/전원국)曾铸造了一种黄铜制,并保有传统带有圆形中心孔洞设计的机铸常平通宝货币。[5][6]

机器铸造的5文常平通宝硬币里,至少使用了三套不同的模具,这些设计类似于1883年铸造的5文Yeopjeon版本的硬币。据了解,这三套货币中只有一套被确实地雕刻过,由来自日本大阪造币厂的首席雕刻师增田于1891年设计了这套版型。而这三种设计中只有一种版别曾(非常有限地)流通于民间。[7]

但由于造币厂的铸币机器不太适合在硬币的中心上打孔,因此这种传统硬币设计的机铸币最终并没有被采用。

常平通宝(机铸版)
正面图案 反面图案 币值 成分 描述 铸造年分
边齿 正面 反面
5文 黄铜 平滑 常平通宝 典一当五 1884

大东货币(第一版)[编辑]

当朝鲜根据1876年的《江华岛条约》开放其港口城市并与日本商人进行贸易时,小面额的常平通宝货币对于需要进行交易金额较大的经济活动来说很不方便,这使得政府必须发行大面额的货币。而在此期间,日本的影响力也更加地侵入朝鲜半岛

所有这些硬币的正面铭文均刻有“大东”(대동,字面意思是“大东方”,是韩国的别名之一)。所有这些新制的硬币均由户曹局(호조국)造币厂制造,该造币厂还负责制造常平通宝货币。主要区别在于,硬币上的“户”(호)造币厂标记位于一个圆圈的中间,该圆圈本身位于硬币反面的中心,并被彩色珐琅包围(颜色为蓝色、绿色或黑色)。[8]没有彩色景泰蓝的样本的价值约为彩色大东硬币正常估价的一半。存在多种类型的 1、2、3 钱的试铸品。

大东银币
正面 反面 币值 成分 描述 铸造年分
直径 重量 成分 边齿 正面 背面
1 钱 20 ~ 22 mm 3.4–3.7 克 平滑 大东一钱 1882–1883
2 钱 27 ~ 28

mm

7.1–7.7 克 平滑 大东二钱 1882–1883
3 钱 32.5 ~ 33

mm

10.6 克 平滑 大东三钱 1882–1883

除了整体设计图案外,3钱硬币还有多种变体,其中包括字体大小的变体(大字体、中字体和小字体)。[9]大东硬币被视为只是情急之下的过度品,为的是让朝鲜在能够铸造足够的西式硬币之前,能暂且满足其国内的货币需求。[10]

京成典圜局货币(第二版)[编辑]

在大东货币发行的五年后,即1886年至1888年之间(从开国497年开始),朝鲜政府于1886年11月在汉城南大门所设立的铸造局[11]——京城典圜局 (경성전환국)[12]开始生产少量以文和圜计价的机铸币[12]。 当时担任造币厂总厂长的是穆麟德。 这些新硬币的硬币图案设计与当时的日本一圆银币相似[12],硬币正面有一条被文字包围的龙,而硬币背面有一个带有徽章的花环,并刻上其面额[11]。在这种新的货币单位中,1文价值 为11000圜,并生产三种不同的面值单位货币,分别为:5文,10文及1圜。[12]

第二版的机铸币首次有来自日本的技术人员帮助并铸造,并于1886年在三名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铸造。但由于来自德国的技术人员对于朝鲜政府来说太过昂贵,因此在仅仅一年后的1887年,他们就被日本的大阪造币厂的员工取代[13]。到1887年底,已有20多名日本造币工人在朝鲜就职。[14]

但在这些新设计的机铸币准备发行前夕,一位朝鲜政治家试图将货币改回原先的旧版设计,因此这些新制货币并没有太多的流通。

京成典圜局货币
正面 反面 币值 成分 描述 铸造年分
直径 重量 成分 边齿 正面 背面
5 文 21.7

mm

2.8 克 98%, 1%, 1% 平滑 韩国龙

周围刻有:大朝鲜开国四百九十(五/六/七)年 ○ 오문 ○ 5 MUN

国徽,树枝,五文 1886–1888
10 文 27.5

mm

6.5 克 98%, 1%, 1% 平滑 韩国龙

周围刻有:大朝鲜开国四百九十(五/六/七)年 ○ 십문 ○ 10 MUN

国徽,树枝,十文 1886–1888
1圜 38

mm

26.95 克 90%, 10% 平滑 韩国龙

周围刻有:大朝鲜开国四百九十(五/六/七)年 ○ 원일 ○ 416•1 WARN • 900

国徽,树枝,一圜 1886–1888

1圜面值的硬币总共只铸造了1,300枚,非常稀有。虽然5文币和10文币的发行量并未公布,但硬币的总价值约为2,800文币。由于这些新铸造的硬币并没有受到韩国公众的欢迎,它们很快就被从流通中剔除。

纪念币[编辑]

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结束了甲午战争,该条约包含了使朝鲜半岛完全独立于清朝政府。 而在1896年,为了纪念这一独立事件,高宗采用了建阳的年号,并在韩国货币史上首次铸造了印有君主年号的“建阳通宝”的货币。而这些是属于纪念币,不会投入一般现金流通。

建阳通宝纪念币。

参考资料[编辑]

  1. ^ 도면회. 우리 역사 나침반.. National Institute of Korean History. 2021 [5 June 2021] (韩语). 
  2. ^ Krause 2009,第879–880页.
  3. ^ Korean Coins – 韓國錢幣 – History of Korean Coinage. Gary Ashkenazy / גארי אשכנזי (Primaltrek – a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culture). 16 November 2016 [5 June 2017] (英语). 
  4. ^ Korean Coins – 韓國錢幣 – History of Korean Coinage. Gary Ashkenazy / גארי אשכנזי (Primaltrek – a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culture). 16 November 2016 [5 June 2017] (英语). 
  5. ^ Krause 2009,第879页.
  6. ^ Numista – 5 Mun Chon – machine-struck. 典 (Chŏn): Central Government Mint. Retrieved: 03 October 2019.
  7. ^ Joseph E. Boling, NLG. Korea – A Numismatic Survey.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posed to this format from a July 1988 supplement issue included with Coin World. Its original title was: Beyond Cash – A Numismatic Survey of Korea.) (PDF). Moneta-Coins.com. 1988 [3 October 2019] (英语). 
  8. ^ Korean Coins – 韓國錢幣 – History of Korean Coinage. Gary Ashkenazy / גארי אשכנזי (Primaltrek – a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culture). 16 November 2016 [5 June 2017] (英语). 
  9. ^ Korean Coins – 韓國錢幣 – History of Korean Coinage. Gary Ashkenazy / גארי אשכנזי (Primaltrek – a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culture). 16 November 2016 [5 June 2017] (英语). 
  10. ^ Joseph E. Boling, NLG. Korea – A Numismatic Survey.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posed to this format from a July 1988 supplement issue included with Coin World. Its original title was: Beyond Cash – A Numismatic Survey of Korea.) (PDF). Moneta-Coins.com. 1988 [3 October 2019] (英语). 
  11. ^ 11.0 11.1 Joseph E. Boling, NLG. Korea – A Numismatic Survey.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posed to this format from a July 1988 supplement issue included with Coin World. Its original title was: Beyond Cash – A Numismatic Survey of Korea.) (PDF). Moneta-Coins.com. 1988 [3 October 2019] (英语). 
  12. ^ 12.0 12.1 12.2 12.3 Korean Coins – 韓國錢幣 – History of Korean Coinage. Gary Ashkenazy / גארי אשכנזי (Primaltrek – a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culture). 16 November 2016 [5 June 2017] (英语). 
  13. ^ Journal of East Asian Numismatics (JEAN). The eleventh issue of JEAN.. Issuu. 8 August 2018 [3 October 2019] (英语). 
  14. ^ Joseph E. Boling, NLG. Korea – A Numismatic Survey.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posed to this format from a July 1988 supplement issue included with Coin World. Its original title was: Beyond Cash – A Numismatic Survey of Korea.) (PDF). Moneta-Coins.com. 1988 [3 October 201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