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树灵碑

坐标22°45′08″N 120°18′39″E / 22.752288°N 120.310922°E / 22.752288; 120.31092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树灵碑,是位于台湾高雄市桥头区仕隆国小旁的纪念碑,1994年在此举行中华民国首次的树灵祭

祭前[编辑]

仕隆国小是高雄桥头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小学,校内有一棵百年榕树因新建网球场而遭到破坏,经过抢救后依然枯死[1]。桥头乡公所秘书林敬尧发起举办树灵祭,该校校友高雄县县长余政宪知晓后,扩大为全县性活动[2]。为台湾战后时期首见的树灵祭[3]。在乡民准备举行树灵祭前夕,校内另一棵相隔四米、作为“老妻树”的百年树木也倒下[4]

树灵碑由吴锦发及乡公所秘书林敬尧合撰后刻于青斗石上[1]

祭典[编辑]

1994年4月25日上午9点30分的仕隆国小,活动名为“台湾第一次人类以平等态度对待死亡老树的感性祭典”的树灵祭开始。高雄县政府各单位主管、地方各级民意代表、高雄县内各国小“环保小局长”、各地环团及民众共一千多人参加。什隆国小校友、刚退役的前中华民国空军副总司令许铭昌也闻讯主动前来。该棵枯死的老榕树干上挂满彩带、纸蝉与纸鸟,四周布置小学生为老榕所作的图画、作文、壁报、剪报等。主办单位配合主题,制作大批老树造型的纸帽赠送给参加者。许多民众拍下老树最后的镜头、或在老树前合影留念。[2]

余政宪率所有参加者向老树行三鞠躬礼,述说昔日在老树下度过的童年回忆,并说对不能再把这种美好快乐的记忆交给下一代表示遗憾。桥头乡籍立委戴振耀表示老树无法继续存活,代表生长环境日渐恶劣,值得警觉。地方耆老、帝仙宫管委会主委许智发也讲述在老树下玩乐的儿时回忆。参加者合唱《老榕树》及仕隆国小学生们朗诵献诗后,余政宪、戴振耀、桥头乡长李清福与书写碑文的邱明星等,共同为树灵碑揭幕,并在老树旁另植一株榕树苗,象征生生不息。最后,全体人员绕行老树一周,以示抚念。高雄县政府农业局并提供一千株树苗,祭典后赠送参加民众。[2]

祭后[编辑]

树灵祭后,名为“桥仔头文史协会”的地方人文协会开始一连串在地人文活动,两年后协会正式成立,替桥头糖厂成立桥仔头艺术村,为台糖文化园区带来蜕变[5]

树灵碑与桥仔头文史协会

此祭典是当年桥头乡的文化盛事。该刻所种下的榕树也就格外受到地方重视,但于2009年毁于莲花台风[6]

参考[编辑]

  1. ^ 1.0 1.1 吴旭峰. 〈營造的躍身運動〉. 《橋仔頭世紀糖之戀-社區總體營造的一步一腳印(1)》. 台湾: 时报文化. 1997-07-01. ISBN 9789571322742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包希胜. 百年老樹枯死 我們向它行禮 高雄縣「樹靈祭」全省罕見 參加者在老樹旁另植一棵榕樹苗紀念. 《联合报》. 1994-04-25 (中文(台湾)). 
  3. ^ 商成. 樹靈祭 追思百年老榕樹 寓含深意為保育. 《民生报》. 1994-04-25 (中文(台湾)). 
  4. ^ 郑清和. 新聞眉批. 《联合报》. 1994-05-02 (中文(台湾)). 
  5. ^ 陈纬华、张茂桂. 〈愛鄉愛土 來自民間的力量〉. 《高雄画刊》 (台湾: 高雄市政府新闻局). 2014-03-03, (2014年2月号)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中文(台湾)). 
  6. ^ 蔡宗彦. 百年老校大榕樹倒地 地方惋惜. 《台湾时报》. 2009-06-24 [2016-12-16]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