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汀泗桥战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汀泗桥战斗
国民革命军北伐鄂南会战的一部分
日期1926年8月25日-28日
地点
结果 北伐军获胜
参战方

国民革命军
第4军、7军、8军

第10师、第12师
吴佩孚部队
指挥官与领导者
陈可钰陈铭枢张发奎 宋大霈董政国王梦弼
兵力
20,000+人
伤亡与损失
伤亡280 伤亡数百,被俘2,400

汀泗桥战斗发生于1926年8月25日-28日,地点则是在中国湖北咸宁汀泗桥一带,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的战斗之一。

汀泗桥战斗的交战双方,一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0师、第12师,另一方为吴佩孚部队。吴佩孚所属部队退至贺胜桥,此战斗为北伐胜利的关键战斗之一。

汀泗桥战场地型

[编辑]

汀泗桥前临巨湖,东枕高山,西、南、北三面环水,粤汉铁路自西南向东北纵贯期间。汀泗桥对于任何从南向北攻击的部队都是很难攻占的。在1921年,湘鄂军阀内战时,赵恒惕率领的湘军就是因为此天堑不能攻占而最终战败的。

双方阵形布置

[编辑]

吴佩孚在镇东高地布有重兵,包括其著名的“铁卫队”,并精心设置了防御工事。

北伐军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团长缪培南)布置在桥头;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 第三十六团(团长黄琪翔)布置在桥右;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在三十六团右侧;叶挺独立团作为预备队与张发奎一起留在第十二师师部,位于三十五团与三十六团中间。

在战斗期间,北伐军第七、第八军在战场左翼压制吴军,使吴军无法增援汀泗桥。

战斗过程

[编辑]

由于早先判断桥前湖水较深,北伐军不可能由此强攻,而后由第四军政治部带来的农民报告称可以徒步涉水穿过流入黄塘湖的汨罗江黄琪翔的第三十六团在农民向导的带领下,全团涉过了齐胸深的汨罗江,在渡河期间,第三十五团佯攻桥头,吸引吴军注意,而在第三十六团全团渡过江并压制住吴军要塞火力后,第三十五团与叶挺独立团就直接从桥面过江,追击吴军,第三十六团于8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最先攻占了敌军在对岸的中央最高阵地数处,并于27日拂晓进攻吴佩孚的炮兵阵地。张发奎亲督三十五团和叶挺独立团于七时攻占汀泗桥东北所有高地,并于中午十一点前占领咸宁城。

战果

[编辑]

吴佩孚部队:死亡不详(包括战死三个团长,三十九个连长只剩五人,士兵死伤过半),被俘军官157人,士兵2296人,损失:大炮4门,机枪九挺,步枪2000余,马十四匹,军用品无数。

北伐军伤亡90人,其中大部分为第三十五团掩护的佯攻损失。

参考文献

[编辑]

参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