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风云
牛津风云 A Yank at Oxford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杰克·康韦 |
监制 | 迈克尔·巴尔肯 |
编剧 | 罗兰·珀特威 约翰·桑德斯 利昂·戈登 西德尼·吉威特 麦可·贺根 安格斯·麦克菲尔 约翰·帕迪·卡斯泰尔斯 |
剧本 | 马尔科姆·斯图尔特·博伊伦 瓦尔特·费瑞斯 乔治·奥本海默 弗兰克·威德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
主演 | 罗伯特·泰勒 赖尼尔·巴利摩 莫琳·奥沙利文 费雯·丽 埃德蒙·格温 |
配乐 | 休伯特·巴特 爱德华·沃德 |
摄影 | 哈罗德·罗森 |
剪辑 | 马哈雷特·布斯 查尔斯·弗雷德 |
制片商 | 米高梅 |
片长 | 102分钟 |
产地 | 英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预算 | $1,374,000[1] |
票房 | $2,736,000[1] |
《牛津风云》(英语:A Yank at Oxford),英国电影,由杰克·康韦执导,约翰·桑德斯和利昂·戈登编剧,米高梅英国工作室在德纳姆工作室制作,罗伯特·泰勒、赖尼尔·巴利摩、莫琳·奥沙利文、费雯·丽、埃德蒙·格温主演。
《牛津风云》是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首次共同出演的电影。他们后来成为《魂断蓝桥》(1940年)的主演。 在这部电影之前,泰勒被比作1930年代的鲁道夫·瓦伦蒂诺,其男性气质饱受质疑。他在这部电影中的出演成功打消了这些疑虑,并极大地提升了他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声誉。[2]
剧情
[编辑]李·谢里丹(罗伯特·泰勒饰),一位自负的美国运动员,于1937年获得奖学金,准许到牛津大学红衣主教学院学习。由于他的父亲丹(赖尼尔·巴利摩饰)收入有限,李起初不愿意去大学,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去学习。甫一进入英格兰,李即在前往牛津的火车上向保罗·博蒙特(格里菲斯·琼斯饰)、韦弗特里(罗伯特·库特饰)和拉姆齐(彼得·克罗夫特饰)吹嘘自己运动生涯的胜利。他们很生气,于是骗李在错误的车站下车。然而,李继续前往牛津,学生们再次欺骗他,这次他认为将有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等着他。他看穿了这个欺骗行为,决定跟着冒充主任的恶作剧者,最终却给了真正的主任(埃德蒙·格温饰)屁股一脚。李道歉后,他们之间的充满争议的关系开始了。
李想着离开牛津,但在被他的私人仆人斯卡特斯(爱德华·里格比饰)说服之后决定继续留下来。李遇见了艾尔莎·克拉多克(费雯·丽饰),一位帮助新生的已婚女子,并与保罗·博蒙特的妹妹莫莉(莫琳·奥沙利文饰)建立了恋爱关系。运动会上,李穿着帽子和长袍,超越了其他选手。就在开始融入新环境的时候,他在一次田径比赛的重要接力比赛中拒绝休息,推倒他的替补选手保罗并取得胜利,人们为他感到羞愧。李愤怒地去了一家禁止学生光顾的酒吧想与保罗对峙,却在一个私人小间发现他与艾尔莎在一起。他与保罗打架,但韦弗特里警告他们牛津大学警察马上就要来了。李和保罗跑了,当他们差点儿被其中一个警察抓住时,李打了警察一拳。保罗被叫到主任面前,因为打警察而被罚款并受到警告。他说是李打的,却受到蔑视,李反而很快就成了保罗的老朋友最好的朋友。莫莉开始再次和他见面,但李仍然觉得她和保罗之间的关系很紧张。
李开始在牛津大学划船会划船。在代表红衣主教划船俱乐部参加的碰撞比赛中,他在赢得比赛后试图对保罗表示和好,但保罗拒绝接受友谊。虽然这样,但当艾尔莎寻找保罗时,李仍然帮助保罗将艾尔莎藏在自己的房间里。院长抓住他们两个并将李从牛津大学开除。李的父亲没有听说李被驱逐出牛津大学,仍然前来观看比赛。李告诉他他和艾尔莎有染,然而丹却认为他在撒谎。丹从李写的有关莫莉的信中看出他对莫莉的感觉,觉得李不可能与艾尔莎有染。丹与莫莉会面,两人制定了让李重新回到大学的计划。丹在书店遇见艾尔莎,并说服她与主任交谈。她与主任调情,并告诉他李只是为了避免她被韦弗特里找到才将她藏起来。李随后被允许回到牛津。韦弗特里则想利用这整个故事来让自己被驱逐,进而使他可以继承一笔遗产,然而让他失望的是,他只受到了轻微的惩罚。李和保罗终于和好,最后赢得了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
演员
[编辑]制片
[编辑]《牛津风云》是米高梅的第一部英国作品,米高梅的负责人路易·B·梅耶个人对本片制作感兴趣。[3] 英国剧作家罗兰·珀特威是几位名字未在电影中出现的编剧之一,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也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编写剧本,改了一些粗糙的内容并增加了一些对话。梅耶和巴尔肯后来就布景问题发生争执,教费雯·丽和莫琳·奥沙利文听到了,使巴尔肯辞去了制片人的职务。[4]
令其他演员惊讶的是,泰勒能够自己完成所有的体育镜头,特别是跑步和划船。[5]他学生时曾在多恩学院参加田径比赛。[6]
起初,梅耶不愿意让当时不怎么出名的费雯·丽扮演艾尔莎·克拉多克的角色,直到被迈克尔·巴尔肯说服,因他说她就住在英国,而让其他人坐飞机来英国会花费更多的钱。[7]
根据费雯·丽的说法,她得自己花钱买鞋,并要求米高梅报销部分款项。另一方面,米高梅表示,他们已经买了鞋子,她不需要为这部电影支付一分钱。由于这个争议,她的经理亚历山大科达给她发了一条消息,说如果她继续这样,他就不会续签合同。她最终有所改变,她的合同也得到了续签。[8]
一些电影历史学家认为,《牛津风云》有助于让大卫·O·塞尔兹尼克注意到费雯·丽,最终将她选为《乱世佳人》女主角。[9]不管她以前的行为如何,她在拍《牛津风云》时尽量不再争吵,并给罗伯特·泰勒留下深刻印象。[10]泰勒回到好莱坞后,谈论起曾与之合作过的伟大的英国女演员,并向仍在寻找郝思嘉的塞尔兹尼克建议,他们应该考虑考虑她。[11]
反响
[编辑]《牛津风云》及其续集,1942年的《伊顿风云》,以一种总体上积极正面的角度描绘了英国人,并为战争年代在美国和英国流行的其他电影奠定了基础。[12]这部电影后来在劳莱与哈台电影《漫游牛津》(A Chump at Oxford)(1940年)中被模仿,并改编为《牛津之恋》(1984年)。
票房
[编辑]根据米高梅的记录,这部电影在美国和加拿大票房为1,291,000美元,在其他地方票房为1,445,000美元,总获利513,000美元。[1]
参考资料
[编辑]脚注
- ^ 1.0 1.1 1.2 "The Eddie Mannix Ledger." Margaret Herrick Library, Center for Motion Picture Study, Los Angeles.
- ^ Wayne 1973, p. 79.
- ^ Taylor 1984, p. 51.
- ^ Looney, Deborah."Article: 'A Yank at Oxfor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urner Classic Movies. Retrieved: 27 January 2015.
- ^ Wayne 1973, p. 80.
- ^ Kral, E. A. "Robert Taylor of Beatrice: The Nebraska Roots of a Hollywood St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braska History, Volume 75, Issue 4, Winter 1994, pp. 280–290.}
- ^ Landazuri, Margarita. "Article: 'A Yank at Oxfor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urner Classic Movies. Retrieved: 27 January 2015.
- ^ Walker 1987, p. 95.
- ^ Capua 2003, p. 43.
- ^ Vickers 1988, p. 87.
- ^ Walker 1987, p. 96.
- ^ Glancy 1999, p. 59.
参考书目
- Capus, Michelangelo. Vivien Leigh: A Biography.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03. ISBN 978-0-7864-1497-0.
- Glancy, H. Mark. When Hollywood Loved Britain: The Hollywood 'British' Film 1939-1945.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7190-4853-1.
- Taylor, John Russell. Vivien Leigh. London: Elm Tree Books, 1984. ISBN 0-241-11333-4.
- Vickers, Hugo. Vivien Leigh: A Biography. Lond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edition. ISBN 978-0-33031-166-3.
- Walker, Alexander. Vivien: The Life of Vivien Leigh. New York: Grove Press, 1987. ISBN 0-8021-3259-6.
- Wayne, Jane Ellen. Robert Taylor. New York: Warner Paperback Library, 1973. ISBN 978-0-446-7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