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纮 (北朝)
王纮(?—?),字师罗,太安郡狄那县(今山西省寿阳县)人,中国南北朝东魏、北齐军人、政治人物。
王纮开始为小部酋帅,是王基之子,年少时爱好弓马,善骑射,爱好文学。王纮谈吐敏捷。王纮十三岁时,见扬州刺史郭元贞。郭元贞抚着王纮的背,问:“你读过什么书”。王纮回答:“读《孝经》”。郭元贞问:“《孝经》讲的什么”,王纮回答:“在上不骄,为下不乱”。郭元贞问:“我担任刺史,难道骄纵吗”,王纮回答:“公虽不骄,君子防微杜渐。愿请留意”。郭元贞称赞王纮。王纮十五岁时,随父亲在北豫州。行台侯景和别人讨论穿衣衣襟之法是襟为左前还是右前。尚书敬显儁说:“孔子有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按这一句衣襟右前(右衽)为正”。王纮进言:“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不同仪式,三王制度有别,衣襟左右,何足辩论是非”。侯景珍视他少年聪慧,赐与名马。
兴和年间,高澄召为库直,任奉朝请。高澄遇刺时,王纮冒白刃格斗,封平春县男,赐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任晋阳令。天保元年(550年)北齐立国后,加宁远将军,受齐文宣帝赏识。文宣帝和左右侍从饮酒,说:“快哉大乐”。王纮回答“也有大乐,也有大苦”。文宣帝问“什么是大苦”。王纮讥讽皇帝狂饮误国:“长夜荒饮不寤,国亡家破,身死名灭,就是大苦”。文宣帝默然,之后责备王纮“你和纥奚舍乐一起事奉我兄长,纥奚舍乐死了,你为什么不死”。王纮回答:“君亡臣死,确实是节义。但是当时作乱者力薄弱小,臣下所以没有死”。文宣帝命燕子献将王纮捆起来,长广王高湛抓住他的头,文宣帝执刀置其颈。王纮从容辩解:“杨愔、崔季舒在文襄帝(高澄)遇害时,逃走避难,官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的我,反被杀戮,这是旷古未有此事”。文宣帝投刀于地,说:“王师罗不得杀”,于是将他释放。
大事迹
[编辑]乾明元年(560年),常山王高演任丞相,王纮任中外府功曹参军事。同年(皇建元年),进爵义阳县子。
天统元年(565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加射声校尉、转任散骑常侍。
武平元年(570年),担任开府仪同三司。上奏请求选拔勇敢精锐的将士弓箭手,派遣到要地驻守。
武平五年(574年),南陈军攻打淮南,齐后主命群官协议。封辅相请求出击,王纮请求休养民力,朝中多数赞同王纮之论。王纮历事数帝,都有直言,兼侍中,出使北周。归国后不久去世。著《鉴诫》二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