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西茨战役
外观
罗布西茨战役 | |||||||
---|---|---|---|---|---|---|---|
七年战争的一部分 | |||||||
奥地利步兵在普鲁士掷弹兵(左)的反击下突入罗布西茨 | |||||||
| |||||||
参战方 | |||||||
普鲁士 | 奥地利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腓特烈大帝 | 马克西米连·尤利西斯·布劳恩 | ||||||
兵力 | |||||||
28,300人[1] 98门炮 |
33,354人 94门炮 | ||||||
伤亡与损失 | |||||||
2,906[1]-3,300[2]人伤亡 | 2,984[2]-3,291[1]人伤亡 |
罗布西茨战役(德语:Schlacht bei Lobositz),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56年10月1日的战役。此战后普军无法继续入侵波西米亚,迫使腓特烈最终向北返回萨克森。
1756年8月29日,普鲁士先发制人,大举进攻西里西亚和勃兰登堡本土之间的萨克森,一个月之内占领首府德雷斯顿,然后南下入侵奥地利的波希米亚,在那里等待奥军总司令布劳恩(Browne)元帅到来。1756年10月1日,28,500普军背易北河向西列阵,迎战布劳恩元帅的33,000奥军,爆发了罗布西茨战役。
布劳恩的意图,是利用地形隐蔽主力,绕过普军偷渡易北河,以救援被普鲁士占领的萨克森领土。但是普鲁士中央步兵主力和近卫骑兵的猛烈进攻,使奥军无法脱身。奥军数量上占有优势,普鲁士军队一次又一次进攻被击退,他们依靠素质优势弥补数量的不足,每一次被击退,都能够有秩序地撤下来重新编组,再发动进攻。到下午,普军强攻终于拿下奥军防御支撑点罗布西茨村,但是奥军拥有充足的后背力量,战线仍然稳定。腓特烈召开会议,大多数将领主张撤退,唯独布伦斯威克的斐迪南亲王提出反对意见,力主坚持。结果奥地利军队最终先行撤出战场。实际上此役双方损失相当。 腓特烈虽然在正面战场取得战术胜利,但奥军也完成其的战略目标,阻挡腓特烈,并前往与萨克森军队会合。
参看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Redman 2015,第217页.
- ^ 2.0 2.1 Clodfelter 2017,第85页.
- 顾剑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 Dennis Showalter "The Wars of Frederick the Great" 1996年英文版
- Christopher Duffy "Frederick the Great: A Military Life" 1985年英文版
- Theodore Dodge "Great Captains" 1889年英文版
- 富勒 《西洋世界军事史》 1981年中文版
- Clodfelter, M.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s: A Statistical Encyclopedia of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492-2015 4th.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2017. ISBN 978-0-7864-7470-7.
这是一篇与战争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