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更生院

坐标25°03′38″N 121°30′47″E / 25.060510°N 121.513068°E / 25.060510; 121.51306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更生院台湾日治时期1930年设立的鸦片成瘾的戒断矫正的机构,位在台北市日新町三丁目(今大同区凉州街28号),隶属于台湾总督府警务局。台北更生院在二战后由宪兵司令部第四团团部进驻,曾涉及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在1954年则成为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会址,此建筑则在1994年拆除。国家人权博物馆将此处列为不义遗址之一。

沿革[编辑]

关于台湾日治时期鸦片政策,初期是推行“渐进政策”及“阿片专卖制度”,在1898年实施《台湾阿片令》,鸦片成瘾者在经公医诊断确认后,才能申请特许证以购买鸦片。然而随着鸦片贩售的收入减少,台湾总督府于是在1929年1月9日修正《台湾阿片令》,放宽阿片牌照的审核;但此举引发了台湾阿片特许问题,使蒋渭水筹组的台湾民众党国际联盟抗议总督府的鸦片政策。在国际联盟的压力下,台湾总督府于是改采行强制矫正的“禁断政策”,首先在1929年12月23日开始对鸦片的秘密吸食者进行调查,并在1930年1月15日公告设立“台北更生院”,先在中央研究所内设置临时的矫正所,并在3月28日移转到修建完工的“台北更生院”,亦逐渐在各地的台湾总督府立医院设置矫正科[1][2]。台北更生院自1930年开设至1941年3月底,总计曾收容过8,682人,包含本岛人、内地人、中国人[3]

台北更生院的特色之一,是具有完整的设备和研究人员,可说是东洋第一的鸦片戒治医院;以朝鲜的吗啡中毒者救疗所、大连市关东厅立救疗所为例,其无配置研究人员,设备也不及台北更生院完备[4]

台湾日治时期鸦片矫正设施一览表[2]
名称 开设日期 收容员额
台北更生院 1930年1月15日 150人
基隆医院 1930年7月18日 5人
宜兰医院 1930年9月1日 20人
新竹医院 1930年7月10日 40人
台中医院 1930年7月5日 60人
台南医院 1930年7月15日 50人
嘉义医院 1930年7月25日 20人
高雄医院 1930年8月15日 40人
屏东医院 1930年9月1日 20人
台东医院 1930年7月28日 3人
花莲港医院 1930年8月1日 15人
澎湖医院 1930年8月1日 2人

建筑[编辑]

台北更生院的建筑原为台南人林清月设立的“宏济医院”,宏济医院是台湾的第一家私立综合医院,而医院建筑在1918年完工。宏济医院在之后因无法偿还向银行的借款债务,产权于是被台湾贮蓄银行收归,而台湾总督府在1930年向其承租,在此设立台北更生院,作为收容鸦片和毒品成瘾患者的机关[5]

二战后,台北更生院在1945年11月改制为“台湾省立戒烟所”,并搬到台大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林家曾向政府收回台北更生院的产权未果,并在之后由宪兵司令部第四团(简称宪四团)团部进驻[5],其主要任务是兼是在台的投降日军和协助警察维持秩序,也是为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执行部队之一,及1950年代枪决政治犯的主要部队,而此处也曾是监禁政治犯的场所[6]。1954年,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设立于此,委员会在1991年解散后,将此处归还给台湾第一银行,然而在内政部于1994年办理古迹审查前,遭第一银行连夜拆除[7]

院长[编辑]

以下为台北更生院历届院长,然而实际管理则由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负责[8]

参考资料[编辑]

  1. ^ 李志恒、冯龄仪. 由臺灣戒毒歷史發展軌跡及亞洲鄰近國家戒毒處遇之 作為談我國未來戒毒處遇策略. 刑事政策与犯罪防治研究专刊. 2017, (13) [202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9). 
  2. ^ 2.0 2.1 台湾警察协会. 阿片政策の新措置に就いて(二). 台湾警察时报. 1931-02-01. 
  3. ^ 臺北市社會事業概要. 台北市役所社会课. 1941-10-29. 
  4. ^ 下条九马一. 阿片及モルヒネ中毒者の治療的救濟及臺北更生院の使命. 社会事业の友. 1930-02-01. 
  5. ^ 5.0 5.1 石隐. 【島嶼拼圖】第一家綜合醫院. 2018-03-05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7).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0”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6. ^ 憲兵司令部軍法看守所. 国家人权博物馆 不义遗址数据库.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7). 
  7. ^ 凌宗魁. 紙上明治村2丁目. 远足文化. 2018. 
  8. ^ 臺北更生院. 国家图书馆.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7). 
  9. ^ 台湾总督府.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