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萧彪 (南北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萧彪
南北朝政治人物
姓名萧彪→宇文彪
明俊
东岳先生
封爵灵璧县开国子→灵璧县开国公→齐郡开国公
出生南朝齐
逝世北周保定四年(564年)
雍州京兆郡长安县
谥号贞公
坟墓位于雍州京兆郡万年县少陵原

萧彪(?—564年),字明俊南兰陵郡兰陵县人,南北朝政治人物,为齐高帝之孙平乐侯萧子贤之子[1]

生平[编辑]

南朝梁初年,萧彪与门生故吏数百人逃奔北魏,受到魏宣武帝的礼遇,除给事中,假龙骧将军。正光五年(524年),兼平东彭城王府长史[2]。正光六年(525年),除通直郎、散骑常侍中书侍郎永安三年(530年),迁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3]徐州平定后又迁黄门侍郎、扬州大中正[4]。后累迁大司农[5]普泰元年(531年),迁车骑将军,加右光禄大夫。永熙二年(533年),出为颍川太守[6]

永熙三年(534年),萧彪随北魏孝武帝西迁长安。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封灵璧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7]。大统二年(536年),拜车骑大将军。大统九年(543年),迁五兵尚书。大统十年(544年),迁中书监,领骠骑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灵璧县开国公,增邑一千户[8]。大统十六年(550年),迁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如故[9]废帝二年(553年),出为使持节、华州刺史,侍中等如故。不久即加特进[10],赐姓宇文

北周武成三年(561年),进封齐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赐号东岳先生。保定四年(564年),萧彪在长安私第去世。保定五年(565年),追赠少保、使持节、扬光桂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谥贞公[11]。后葬于少陵原[12]

后代[编辑]

  • 子:萧峭,北周给事中、盱眙郡守、湮阳县公,隋朝抚州刺史、湮阳县公。
  • 子:萧亨,北周时出继萧赞,为散骑常侍、左银青光禄大夫、辅国将军、高平郡公;隋朝西南道安抚大使、昌州刺史、沛郡公。[15]
    • 孙:萧俨,唐朝骠骑将军、洵州刺史、虞州刺史、江阴县开国男。
      • 曾孙:萧珪(615年-682年1月28日),字行璪,朝散大夫、濮州长史。夫人谯郡能氏。
        • 玄孙:萧发晖,排行第二。[16]
        • 玄孙:萧祎(656年-716年1月28日),字令臣,排行第三,朝散大夫、榆次县令、上柱国。
          • 五世孙:萧颖。[17]

参考文献[编辑]

  1.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公讳彪,字明俊,兰陵人也。即宣帝之玄孙,高帝之曾孙,临川王之孙,平乐侯之子。”
  2.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禄去公朝,失诸侯之盟会;政由梁国,建天子之旌旗。士女同叹于商墟,鬼神共谋于曹社。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宣武皇帝以客礼待之,诏除给事中,假龙骧将军。正光五年,兼彭城府长史。”
  3.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六年,除通直郎散骑常侍中书侍郎。永安三年,帝北巡,迁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
  4.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徐州平,迁黄门侍郎扬州大中正。”
  5.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诠藻人物,累迁大司农。秦称内史,汉曰司农。”
  6.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普泰元年,迁车骑将军,加右光禄大夫。永熙二年,出为颍川太守。”
  7.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三年秋八月武帝幸长安,以义兵从顺。大统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封灵璧县开国子,邑三百户。”
  8.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二年拜车骑大将军,九年迁五兵尚书,十年迁中书监,领骠骑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
  9.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十六年迁侍中骠骑大将军,以下并如故。”
  10.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废帝后二年公不贺,出为使持节华州刺史,侍中并如故……寻加特进,馀如故。”
  11.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周武成三年,进封青州齐郡公,邑二千户,赐号东岳先生……惟保定四年,公薨于长安私第。天子罢朝,群臣赴吊,丧用官给。呜呼哀哉!五年,赠少保使持节扬光桂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谥曰贞公,礼也。”
  12. ^ 《全唐文》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以某年月日葬于少陵原,国迁三代,年移十纪。”
  13. ^ 《大唐故持节华州诸军事华州刺史柱国方阳县开国男萧使君(萧龄之)墓志铭并序》:“曾祖子贤,出养临川献王,封平乐侯,拜太子洗马,迁中庶子……祖彪,梁初入魏,拜颍川太守,迁大司农,七兵尚书,侍中,中书监。周氏受禅,拜少保,封齐郡公……父峭,少隐华山,周朝征拜给事中,迁盱胎太守,封湮阳县公,隋授使持节抚州诸军事抚州刺史。”
  14. ^ 《唐故河南尹上柱国鄼县开国男萧公(萧璿)墓志》:“七代祖齐高帝纳麓登庸,六代祖长沙王建邦启土,高祖以虞宾在位,自梁徂周,寓居雍州之长安,仕周为七兵尚书、特进、少保、文贞公……曾祖峭,周盱胎郡守,随抚州刺史、漂阳公。”
  15. ^ 《珍稀墓志百品》唐故朝散大夫濮州长史兰陵萧府君(珪)墓志铭并序:“祖亨,周继丹阳王,封高平郡公,左银青光禄大夫,辅国将军;随持节西南道安抚大使,昌州刺史,沛郡公。”
  16. ^ 《珍稀墓志百品》唐故朝散大夫濮州长史兰陵萧府君(珪)墓志铭并序:“第二子发晖撰。第三子令臣书。君讳珪,字行璪……以开耀元年十二月十四日终于官舍,春秋六十有七……夫人谯郡能氏。”
  17. ^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大唐故朝散大夫并州大都督府榆次县令上柱国萧公(祎)墓志铭并序:“大夫讳祎,字令臣,南兰陵人也。开元三年岁次乙卯十二月己酉朔廿九日丁丑,遘疾卒于官舍,春秋六十……齐太祖高皇帝道成,公之七代祖也。高祖彪,周特进,少保,齐贞公。曾祖亨,周散骑常侍,随昌州刺史,大将军,沛郡公。祖俨,皇朝骠骑将军,洵、虞二州刺史,江阴县开国男。父行璪,朝散大夫,濮州长史……嗣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