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蕭彪 (南北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蕭彪
南北朝政治人物
姓名蕭彪→宇文彪
明俊
東岳先生
封爵靈璧縣開國子→靈璧縣開國公→齊郡開國公
出生南朝齊
逝世北周保定四年(564年)
雍州京兆郡長安縣
諡號貞公
墳墓位於雍州京兆郡萬年縣少陵原

蕭彪(?—564年),字明俊南蘭陵郡蘭陵縣人,南北朝政治人物,為齊高帝之孫平樂侯蕭子賢之子[1]

生平[編輯]

南朝梁初年,蕭彪與門生故吏數百人逃奔北魏,受到魏宣武帝的禮遇,除給事中,假龍驤將軍。正光五年(524年),兼平東彭城王府長史[2]。正光六年(525年),除通直郎、散騎常侍中書侍郎永安三年(530年),遷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散騎常侍[3]徐州平定後又遷黃門侍郎、揚州大中正[4]。後累遷大司農[5]普泰元年(531年),遷車騎將軍,加右光祿大夫。永熙二年(533年),出為潁川太守[6]

永熙三年(534年),蕭彪隨北魏孝武帝西遷長安。西魏大統元年(535年),授開府儀同三司,封靈璧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7]。大統二年(536年),拜車騎大將軍。大統九年(543年),遷五兵尚書。大統十年(544年),遷中書監,領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靈璧縣開國公,增邑一千戶[8]。大統十六年(550年),遷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如故[9]廢帝二年(553年),出為使持節、華州刺史,侍中等如故。不久即加特進[10],賜姓宇文

北周武成三年(561年),進封齊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賜號東岳先生。保定四年(564年),蕭彪在長安私第去世。保定五年(565年),追贈少保、使持節、揚光桂三州諸軍事、揚州刺史,諡貞公[11]。後葬於少陵原[12]

後代[編輯]

  • 子:蕭峭,北周給事中、盱眙郡守、湮陽縣公,隋朝撫州刺史、湮陽縣公。
  • 子:蕭亨,北周時出繼蕭贊,為散騎常侍、左銀青光祿大夫、輔國將軍、高平郡公;隋朝西南道安撫大使、昌州刺史、沛郡公。[15]
    • 孫:蕭儼,唐朝驃騎將軍、洵州刺史、虞州刺史、江陰縣開國男。
      • 曾孫:蕭珪(615年-682年1月28日),字行璪,朝散大夫、濮州長史。夫人譙郡能氏。
        • 玄孫:蕭發暉,排行第二。[16]
        • 玄孫:蕭禕(656年-716年1月28日),字令臣,排行第三,朝散大夫、榆次縣令、上柱國。
          • 五世孫:蕭穎。[17]

參考文獻[編輯]

  1.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公諱彪,字明俊,蘭陵人也。即宣帝之玄孫,高帝之曾孫,臨川王之孫,平樂侯之子。」
  2.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祿去公朝,失諸侯之盟會;政由梁國,建天子之旌旗。士女同嘆於商墟,鬼神共謀於曹社。公杜門屏跡,心不自安,與門生故吏數百人歸於後魏。宣武皇帝以客禮待之,詔除給事中,假龍驤將軍。正光五年,兼彭城府長史。」
  3.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六年,除通直郎散騎常侍中書侍郎。永安三年,帝北巡,遷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散騎常侍。」
  4.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徐州平,遷黃門侍郎揚州大中正。」
  5.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詮藻人物,累遷大司農。秦稱內史,漢曰司農。」
  6.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普泰元年,遷車騎將軍,加右光祿大夫。永熙二年,出為潁川太守。」
  7.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三年秋八月武帝幸長安,以義兵從順。大統元年授開府儀同三司,封靈璧縣開國子,邑三百戶。」
  8.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二年拜車騎大將軍,九年遷五兵尚書,十年遷中書監,領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
  9.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十六年遷侍中驃騎大將軍,以下並如故。」
  10.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廢帝后二年公不賀,出為使持節華州刺史,侍中並如故……尋加特進,餘如故。」
  11.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周武成三年,進封青州齊郡公,邑二千戶,賜號東岳先生……惟保定四年,公薨於長安私第。天子罷朝,群臣赴吊,喪用官給。嗚呼哀哉!五年,贈少保使持節揚光桂三州諸軍事揚州刺史,諡曰貞公,禮也。」
  12. ^ 《全唐文》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以某年月日葬於少陵原,國遷三代,年移十紀。」
  13. ^ 《大唐故持節華州諸軍事華州刺史柱國方陽縣開國男蕭使君(蕭齡之)墓誌銘並序》:「曾祖子賢,出養臨川獻王,封平樂侯,拜太子洗馬,遷中庶子……祖彪,梁初入魏,拜潁川太守,遷大司農,七兵尚書,侍中,中書監。周氏受禪,拜少保,封齊郡公……父峭,少隱華山,周朝征拜給事中,遷盱胎太守,封湮陽縣公,隋授使持節撫州諸軍事撫州刺史。」
  14. ^ 《唐故河南尹上柱國鄼縣開國男蕭公(蕭璿)墓誌》:「七代祖齊高帝納麓登庸,六代祖長沙王建邦啟土,高祖以虞賓在位,自梁徂周,寓居雍州之長安,仕周為七兵尚書、特進、少保、文貞公……曾祖峭,周盱胎郡守,隨撫州刺史、漂陽公。」
  15. ^ 《珍稀墓誌百品》唐故朝散大夫濮州長史蘭陵蕭府君(珪)墓誌銘並序:「祖亨,周繼丹陽王,封高平郡公,左銀青光祿大夫,輔國將軍;隨持節西南道安撫大使,昌州刺史,沛郡公。」
  16. ^ 《珍稀墓誌百品》唐故朝散大夫濮州長史蘭陵蕭府君(珪)墓誌銘並序:「第二子發暉撰。第三子令臣書。君諱珪,字行璪……以開耀元年十二月十四日終於官舍,春秋六十有七……夫人譙郡能氏。」
  17. ^ 《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大唐故朝散大夫并州大都督府榆次縣令上柱國蕭公(禕)墓誌銘並序:「大夫諱禕,字令臣,南蘭陵人也。開元三年歲次乙卯十二月己酉朔廿九日丁丑,遘疾卒於官舍,春秋六十……齊太祖高皇帝道成,公之七代祖也。高祖彪,周特進,少保,齊貞公。曾祖亨,周散騎常侍,隨昌州刺史,大將軍,沛郡公。祖儼,皇朝驃騎將軍,洵、虞二州刺史,江陰縣開國男。父行璪,朝散大夫,濮州長史……嗣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