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江
郭永江(1916年1月21日—1993年),字良成,笔名怀霜、荒草,四川资阳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编辑。曾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小说《高玉宝》前13章的创作者。[1][2]
生平
[编辑]1916年1月21日,郭永江出生于资阳城正东街。1938年在大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郭永江来到延安,创作了歌剧《张治国》,反映八路军的大生产运动,受到毛泽东赞扬。1951年,郭永江赴朝鲜战争前线采访,曾两次负伤。1952年,出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1][2]
1947年,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高玉宝参军成为战士,但仍是文盲。1948年,高玉宝在入党申请书中,以一幅画表示自己的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推行扫盲运动,提倡“工农兵文学”、“工农兵作家”、“工农兵故事,工农兵写”,高玉宝参加识字速成班后,很快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为战士学文化的典型。[1][2]为了树立这一典型,部队让郭永江帮助高玉宝修改自传《高玉宝》。但郭永江觉得无法修改,便创作了小说《高玉宝》前13章共12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处和出版社约定,《高玉宝》每版必须附荒草《我怎样帮助高玉宝同志修改小说》一文,稿酬也由高玉宝和郭永江平分。在反右运动之后,郭永江的后记及其名字逐渐从再版的《高玉宝》一书中消失。郭永江从最初的“帮助修改”,到后来的“提供辅导”,最后彻底消失,均是应组织的要求及当时的政治需要决定。[1][2]
1951年底,署名“荒草”的郭永江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文艺》报道了文盲战士高玉宝刻苦学习文化并写书的事迹,《解放军文艺》又陆续刊登了高玉宝小说的一些章节,《我要读书》和《高玉宝》即为其中的两篇。经过中国大陆刊物的不断转载,高玉宝很快便被塑造为脱盲典型、讴歌新社会的工农兵作家、文艺战士。《高玉宝》一书中描写周扒皮剥削长工的《半夜鸡叫》还被收入了语文课本中。[1][2]
郭永江后来还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40岁时,郭永江病退。1970年代,回到家乡资阳居住,不久迁居资中。1984年,迁居重庆。1993年,郭永江逝世。[1][2]
郭永江临终前,1988年曾致信资阳文献学会,在信中声明当年《高玉宝》一书前13章均为他所写。[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