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非洲纵向占领政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纵向占领政策,又称纵断政策,是英国于19世纪提出的非洲殖民地占领政策[1]。该政策目的是占领垂直非洲北南的一大片土地,由非洲北部尼罗河延伸至非洲南部开普殖民地。该政策最后以成功告终。

起因

[编辑]
一幅漫画显示英国完成非洲纵向占领政策。
英国扩张时,曾于苏丹与法国发生冲突,而最终战胜,奠定其地位之余,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法国、葡萄牙和比利时结盟战胜德意志帝国后完成非洲纵向占领政策。

英国首先于18世纪中叶侵占了南非,后再侵占了埃及。后来,英国对非洲的欲望增加,企图占领大片非洲殖民地,成为非洲最强的殖民者,并称霸非洲。[2]

经过

[编辑]

19世纪末,英国开始有意连接埃及和南非。英国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占领大片东非,垂直地占领殖民地。因此目的是连接非洲北岸的埃及和南非的开普殖民地,形成英国垄断的优势。因此英国先后占领了现今的莱索托冈比亚加纳埃及肯尼亚赞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南非斯威士兰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几乎整个东非和南非都在英国的掌控下。但当时法国扩展到苏丹时,却被英军阻挡其推进。为了争夺于非洲的霸权、利益、殖民地和垄断,于是英法于法绍达爆发冲突,结果是英国战胜,法国只好退回查德,让步予英国,并将于苏丹的权力交予英国。这样一来,法国便失败推行其非洲横向占领政策,而英国则保住了自己于苏丹的领土外,更加消灭了法国的威胁,英国与实现非洲纵向占领政策更加接近。但英国还有一个障碍使之完成非洲纵向占领政策,就是德属东非比属刚果于中非的阻隔。后来英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胜,更获得德意志帝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如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喀麦隆一部分。这样,英国靠获得坦桑尼亚而成功连接乌干达与赞比亚和马拉维,而成功完成非洲纵向占领政策。

影响

[编辑]

非洲纵向占领政策的成功奠定了英国于非洲的霸权,法国屈居第二的事实。

由地图中可以清楚看出,英国几乎垄断了整个东非和南非,并成功连接埃及与南非,于非洲呈现出一块垂直的殖民地。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世界史》p.263
  2. ^ 《殖民主义史·非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