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雄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雄镇
大清三等轻车都尉
大清广西巡抚右副都御史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国家清朝
时代明末清初
主君清世祖清圣祖
马姓
雄镇
锡蕃
坦公
封爵袭三等轻车都尉
恩骑尉世袭罔替1751年
族裔汉族
旗籍汉军镶红旗
出生明朝思宗崇祯七年(1634年
逝世清朝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年
44岁
谥号文毅
荫生
《汇草辨疑》 12卷、《击笏楼遗稿》

马雄镇(1634年—1677年),字锡蕃,号坦公清朝初期大臣,汉军镶红旗人,籍贯为辽阳左卫(今辽宁省辽阳市),本贯山东蓬莱,官至正二品广西巡抚右副都御史衔,其父为清初大臣两江总督马鸣佩康熙十六年十月(1677年11月),被吴三桂之孙吴世琮所杀,妻妾和二子二女等家人都一起殉难,康熙帝感其节义,赠其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号文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感念其后代子孙已经没有世职去承袭了。因此特别赐予其家族世袭罔替正七品恩骑尉世职。[1]

生平[编辑]

顺治十三年(1656年),23岁的马雄镇,以荫生的身份,授予正四品工部副理事官的职位。后累迁正四品宗人府启心郎、正四品左佥都御史

康熙七年(1668年),35岁的马雄镇,从左佥都御史的职位,升任为从二品内国史院学士[2]

康熙八年(1669年),36岁的马雄镇,升任山西巡抚[3]未上,著候缺另用。

康熙九年(1670年),37岁的马雄镇,任广西巡抚[4]

家族[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252》,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编辑]

  1. ^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二·列传三十九·马雄镇列传》
  2. ^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己酉。升左佥都御史马雄镇、为内国史院学士。”
  3. ^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以内国史院学士马雄镇、为山西巡抚。升山西布政使达尔布、为陜西巡抚。”
  4. ^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乙亥。以内国史院学士马雄镇、为广西巡抚。”
  5. ^ 5.0 5.1 5.2 5.3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701007270号,《马雄镇附马鸣佩、马世济》
  6. ^ 《奉天通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卷187·页11》 :“马国桢,字干臣,九岁时随客朱昉赍沥血疏穴,垣奔京师,诣辇下,言其大父拘囚惨状声与泪迸,举朝惊叹。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以太学生御试高等,除河南安阳令,催科听讼各有官方邑,漕例运小滩交兑官民交病爰建廒采兑条其事著为令丙子军兴需车骡乃解俸取办民无所累岁旱蝗设粥厂赈救祷雨立应疏濬高平闸口令民漑田建滚水石堰开新惠渠为民永远计复修学宫平官价修桥辑志一本古循吏为政断张烈妇冤邑人称神明焉陞浔州府同知去士民于安阳桥建祠以祀颜曰德配洹流摄桂平贵县治绩如安阳浔人尤歌诵之寻由榷税擢湖广按察司佥事分巡上荆南道景沔水发新为石埭民德之曰马公堤,累官至分守江常镇道署按察使,丁忧服除,赴西宁运粮,卒于途,雍正二年,西藏平。议叙恤一子入监,十三年,诏从祀安阳名宦祠,子二日炳日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