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14型鱼雷
外观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4年5月5日) |
Mark 14 鱼雷 | |
---|---|
原产地 | 美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31–1980 |
参与战争/冲突 | 二战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军械局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3,280磅(1,490千克) |
长度 | 20英尺6英寸 |
直径 | 21英寸(530 mm) |
有效射程 | 4,500码(4,100米) at 46节(85千米每小时) 9,000码(8,200米) at 31节(57千米每小时) |
弹头 | Torpex |
弹头量 | 643磅(292千克) |
引爆机制 | 触发或磁性引信 |
发动机 | Wet-heater 带有压缩气罐的燃烧\蒸气涡轮 |
推进剂 | 甲醇 |
速度 | 46节(85千米每小时) |
制导系统 | Gyroscope |
Mk14型鱼雷是美国海军的一种供潜艇使用的鱼雷,服役于1931年并一直使用至20世纪80年代。[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Mk14鱼雷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包括深度设置错误、引信不能正确引爆等。[2]
简史
[编辑]美国一次大战时使用的鱼雷是使用撞击引信的Mk 10型鱼雷,然而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有了防鱼雷网,可以在舰体外引爆鱼雷从而降低鱼雷破坏力,经过评估Mk 10型鱼雷难以摧毁安装此防御设施的主力舰。一次大战时德国使用的磁性水雷经实战证实有效,因此美国海军期望开发利用类似原理,让鱼雷从没有防备的龙骨下方引爆,引发最大的破坏力。
此鱼雷预定使用的引信是Mk 6导爆引信, 在美国海军以最高机密代号G53开发。由于缺乏经费,引信虽经过许多测量和原理测试,但缺乏实弹测试。安装此引信的测试鱼雷在1926年第一次测试时穿过靶舰下方但没引爆,经过调整后第二次成功击沉。之后军备局(BuOrd)曾请求靶舰再进行测试量产型,然而海军仅肯给一艘预定拆除的老旧驱逐舰 Ericsson 号(DD-56),并且还提出军备局万一不小心打沈了还要自费浮扬等不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因此在二次大战爆发以前没有实际测试量产弹。
大战爆发后,所有问题开始浮现,主要有以下问题:
- 鱼雷深度比设定的还深10呎。这是因为压力检测仪器设置位置不适当。
- 磁性引信造成提早爆炸。测试的区域太窄,无法套用在实际作战区域。
- 撞击引信经常无法引发爆炸,特别是一般相信最有效的90度直接撞击舰体往往不爆,歪斜打中反而能引爆。
- 不会依照预先设定的路径航行,而是会绕圈,甚至返回打中发射船舰。
这几个问题刚好又互相掩盖,因此早期难以解析真正问题的原因。但是多次无效的攻击后许多潜艇指挥官开始质疑这鱼雷的可靠性。之后在关闭磁性引信,并且修正深度问题以及撞针问题后,此鱼雷才真正发挥效力。之后此鱼雷继续沿用了近40年。
另外同时期水面舰艇用的Mk 15型鱼雷也是类似的设计,因此也有一样的问题。更糟的是水面舰艇没有机会可以仔细观察发射后状况,因此在Mk 14型鱼雷问题解析出来以前无法发现问题,也是在潜射鱼雷问题解决后才解决。
参考文献
[编辑]- ^ Mk 14 Torpedo. [2012-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 ^ Dud Torpedoes. [2012-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