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朝鲜成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Untitled[编辑]

其实历史上有没有巴陵君/坡陵君的?--218.188.0.150 09:57 2005年7月19日 (UTC)

实录连结有误[编辑]

致IP编辑者(36.230.213.80):您编辑的实录连结可否用正确?查到您要的资料后,步骤如下:

  1. 在上方看这则记载,是第几个纪录。
  2. 记好是第几则纪录后,在“日期”处点下去。
  3. 假设这则是第三则纪录,在该则纪录按“右键”选择“复制网址连结”。
  4. 编辑语法如右:[实录网址 成宗实录35卷,6年(1475)1月20日纪录3]。符号是全形,数字是半形,另外,国王后面要再加实录二字。

希望您能按照上述步骤编辑,避免造成他人困扰,感谢您的配合--首医女张德 2014年1月9日 (四) 06:40 (UTC)[回复]

昭仪金氏[编辑]

金氏在1483年贞熹王后过世时的品阶是从二品淑仪,但是,之后实录出现的只有昭仪金氏,未见淑仪金氏,推测她从淑仪晋升为昭仪,另外,她的女儿应该也夭折,因为成宗的志文未见记载。--首医女张德 2014年1月9日 (四) 06:53 (UTC)[回复]

(:)回应:目前找到一处来源如下

http://147.46.103.182/OIS/GAE/VIEWER.jsp?searchfile=GK14005_00IC0001_098a.jpg&setid=103910&pos=0 成宗大王后宫淑仪金氏墓,这让我很怀疑到底成宗是否有第三位后宫姓金. 如果没有那么此来源于1680-1681年肃宗在位间,所提到的成宗大王后宫金氏会是谁? 我想会不会是明嫔金氏? 由于明嫔金氏是在哪一任国王任内受封正一品不得而知. 有想过说有可能拖到那么久从中宗-肃宗间才被受封吗? 可是另有来源说肃宗年间有册封前朝后宫为明嫔. 是否代表明嫔真的是在肃宗朝被追封呢? Bonchichi留言2015年4月12日 (日) 02:45 (UTC)[回复]

关于嫔南氏?[编辑]

之前有看到Cotagent大大跟首医女提及嫔南氏的族谱,但不知是否能把网址连结或图片提供上来让其他人一览呢? 不是怀疑大大的努力或出处而是如果有可信度的出处,其他网友也可以帮忙查询。谢谢!66.65.3.28留言2014年2月4日 (二) 16:48 (UTC)[回复]

关于朝鲜嫔御的问题![编辑]

许多研究朝鲜历史的大大们对于许多史书上记载的某嫔徽号有疑虑! 例如中宗时期提到的安嫔为何人? 南嫔的徽号为何? 等等的。在下的浅见是"嫔"字可能未必是代表正一品-嫔而是嫔御的简称。例如朝鲜高宗时期的贵人张氏被明成皇后迫害,民间就传出有[张嫔录]一著作。而贵人张氏从未被赐予正一品的嫔位,所以由此推测中宗时期所提到的安嫔可能就是指昌嫔安氏然后简称安嫔(嫔御安氏)又或著在记录中宗实录时并非真正在中宗时期而是在宣祖年间改编或校正,才有可能称昌嫔安氏为安嫔。66.65.3.28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17:33 (UTC)[回复]

我也曾考虑过你说的情况,网站上也认为指的是昌嫔安氏,但还是存在一些疑点,反正这也不是很重要的事,不需要特别写在条目上。--Cotangent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12:10 (UTC)[回复]

(!)意见
  1. 不可能是昌嫔,昌嫔在中宗朝只到淑容而已,昌嫔晋升之路非常漫长,她过世后,孙子宣祖即位十年之后,才追尊亲祖母为正一品的嫔。就实录记载,安嫔应该是成宗朝或以上的后宫,因为,中宗廿五年八月十三日,安嫔的家事,中宗说先向慈殿(贞显王后)禀告过后,再答复,倘若,安嫔是中宗的后宫,她的家事,中宗大可自己决定,不用询问贞显王后的意见,所以,推测安嫔不是中宗的后宫。
  2. 你说“中宗时期所提到的安嫔可能就是指昌嫔安氏然后简称安嫔(嫔御安氏)又或著在记录中宗实录时并非真正在中宗时期而是在宣祖年间改编或校正,才有可能称昌嫔安氏为安嫔。”这完全不可能!实录的确会改编校正,但是,对于当时人物的名分是不会变动,会变动的人物只有王、世子、先王而已,例如太宗继位后,修改了太祖实录,将靖安君(太宗)的名字改称上(【今上讳。】曰靖安君;),王孙后来即的世宗改称上,元敬王后没有做变动,依然是靖安君夫人,换言之,后宫的封爵即使新王登基,她过去的封爵依然不会变动。
  3. 还有66.65.3.28,可以麻烦你,如果,没有相关资料(例如:朝鲜实录、承政院日记、墓志…等,有连结会更好)佐证的后宫,请勿先行加上,以免误导他人。--首医女张德 2014年2月8日 (六) 06:58 (UTC)[回复]
(:)回应

我看了一下有关安嫔的纪录说明她的婢女发现了灼鼠之变之事,如果他是先王后宫能留在宫中一定也是少数.如果他是先王后宫,会是成宗的后宫机会会不会比较大? 难道安嫔会是嫔南氏?66.65.3.28留言2014年2月14日 (五) 18:00 (UTC)[回复]

我和另一位朋友曾讨论过,应该是有这个可能性,但缺乏相关证据证明安嫔就是南氏,找遍了相关资料,依然找不到资料证明两者是同一人。--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2月15日 (六) 06:01 (UTC)[回复]
(!)意见:在中宗实录59卷,22年(1527)5月18日纪录2的地方提及南贵人为先王后宫,理应侍奉慈殿,但是她为人倾邪侧媚, 恩宠所在, 辄自附丽, 阴行指嗾, 助张声势, 岂可以久处宫掖。在中宗22年3月-5月间有讨论南嫔(南贵人)出宫一事但当时记载南氏还住在宫中且记载安嫔住在宫中的时间也差不多是在中宗22年左右.之后在25年的时候就纪录到安嫔住在宫外了! 因为时间点很近,所以可能安嫔=南嫔的几率很大。因为实录只记载官员讨论南嫔迁出宫外一事,没理由安嫔原本住宫中好好的,也要被迫离开宫中. 不过好奇的点是如果南氏为人不检点邪恶,没生过王子,能晋升到嫔的地位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66.65.3.28留言2014年2月15日 (六) 15:28 (UTC)[回复]
(!)意见:再一次读了中宗实录,发现扑朔迷离的安嫔与温嫔两,安嫔是南氏比较有可能. 中宗实录多提及南氏理应奉侍慈殿所以没有被中宗允许迁出宫外,然而温嫔在中宗24年时记载就已经住在宫外,因为有提到温嫔家以及他的奴婢命长入宫一事.安嫔甚至有与灼鼠之变有关,记载安嫔好像是在中宗25年时才记载住在宫外,可预料是因为贞显王后去世.安嫔才必须迁出宫外.如果是这样,安嫔=南嫔的几率很大,因为实录记载要侍候大妃的就只有南氏.另外,有一篇安嫔的记载上说安嫔家限女奴并禁止男子进出,实路都多次提到南嫔生性不检点,甚至与燕山君有染,所以就此可得知南氏=安嫔的机会大大可增Bonchichi留言2014年4月21日 (一) 04:46 (UTC)[回复]
(:)回应:从史料记载的部分去推测安嫔=南嫔,并不能当直接性的证据!等到有史料证明南嫔、安嫔是同一人时再来讨论吧!--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4月21日 (一) 08:43 (UTC)[回复]
(:)回应

我在一个网页上查到朝鲜17墓清明祭祀的后宫名单上发现了一些可能可以佐证成宗年间有安嫔的说法. 如下联结 http://yoksa.aks.ac.kr/jsp/aa/ImageView.jsp?aa10no=kh2_je_a_vsu_25078_001&aa20no=25078_001_0064 这些皇室女眷的排列顺序是 怀墓(成宗废妃尹氏)安嫔(成宗后宫?) 明嫔(成宗后宫明嫔金氏) 李庆嫔(明宗后宫)罗淑仪 淑媛(应该是张淑媛)-两人可能是宣祖,光海君,或仁祖年间的后宫. 宁嫔(肃宗宁嫔金氏)昭仪(肃宗昭仪刘氏)金贵人(肃宗贵人金氏)元嫔(正祖元嫔洪氏)朴淑仪(纯祖后宫) 金淑仪(宪宗后宫) 范淑仪(哲宗后宫) 方淑仪(哲宗后宫) 金淑仪(哲宗后宫) 赵贵人(哲宗后宫) 朴贵人(哲宗后宫)若是这样的话是否能解释的通? Bonchichi留言2017年10月29日 (日) 19:57 (UTC)[回复]

(:)回应:朝鲜实录上一篇中宗朝讨论到安嫔家 好像事情发生在1467年(丁亥年)难道安嫔是睿宗的后宫?

" 成宗朝事, 未详知也, 以《国朝宝鉴》观之, 祖宗朝有以执义、司谏, 出为守令者, 时议以为有似见贬。 直自台谏、侍从而出, 果似见贬也。 顷者以许洽、宋谦, 命差残邑守令, 非平迁、降职 【丁亥年, 宋谦为高原郡守, 许洽为安州牧使。 二人为台谏时, 安嫔家以过制撤毁, 而有补外之命, 中外疑之。】" http://sillok.history.go.kr/id/WKA_12501024_001 Bonchichi留言2017年12月30日 (六) 20:06 (UTC)[回复]

后宫沈氏曾在1494年生子[编辑]

http://sillok.history.go.kr/inspection/insp_king.jsp?tid=wia&pos=1&tabid=w&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E5%BE%8C%E5%AE%AE%E6%B2%88%E6%B0%8F ○庚子/后宫沈氏生儿。 兵曺启定藏胎之军。 传曰: “藏胎亦不得已之事, 然今方旱, 农务甚殷, 岂可以予子之故, 烦苦农民乎? 姑令停罢 条目没注明,不知是否王子为早夭?66.65.3.28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6:45 (UTC)[回复]

(:)回应:就目前资料来说,这位沈氏有可能是淑容沈氏,可惜资料太少,有待确认。--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3月21日 (五) 06:28 (UTC)[回复]
(:)回应:我不是怀疑沈氏的身份,而是王子是否早夭,如早夭,可惜条目没注明.66.65.3.28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16:36 (UTC)[回复]
(:)回应:早夭的王子、公主、翁主,可以不用列入,实录有记载没错,但有些连生母是谁都不知道,况且,《璿源系谱》也没将夭折的子女列入,我们也就不列了,否则,寻找生母是谁,这个工程会很浩大、费时。--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3月22日 (六) 09:15 (UTC)[回复]

我查了一下宜宁南氏族谱另一版本[编辑]

可惜,仍然没有南氏的徽号.只注明"嫔".但是在南爕元部分,族谱记载他娶成宗庶女[徽贞翁主],母为淑仪光山还光川金氏.不知为何与明嫔金氏的本贯不同.且是徽贞翁主,并非徽静翁主.http://yoksa.aks.ac.kr/jsp/aa/ImageView.jsp?aa10up=kh2_je_a_vsu_B10B%5E355_000&aa10no=kh2_je_a_vsu_B10B%5E355_002&aa15no=&aa20no=&pageno=&imgnum=JE_A_B10B%5E355_002_000682&imgsize= http://221.150.168.57/img/book2/B/JE_A_B10B%5E355/JE_A_B10B%5E355_002_000682.gif 66.65.3.28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02:09 (UTC)[回复]

(:)回应:南氏的族谱写错了,南燮元娶的是徽静翁主,其母淑仪金氏也就是明嫔金氏的本贯是安东无误,外家的族谱把封爵、本贯写错是常有的事,况且,徽静翁主是成宗的女儿,自然以璿源系谱为准,而其母本贯安东,是安东金氏大宗会认可、背书的,这点无庸置疑。--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3月22日 (六) 09:13 (UTC)[回复]

请问淑容沈氏所生子早夭吗?[编辑]

○庚子/后宫沈氏生儿。 兵曺启定藏胎之军。 传曰: “藏胎亦不得已之事, 然今方旱, 农务甚殷, 岂可以予子之故, 烦苦农民乎? 姑令停罢。 后宫沈氏sillok.history.go.kr/inspection/insp_king.jsp?tid=wia&pos=1&tabid=w&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后宫沈氏 实录记载沈氏的资料非常少.只知在1494年生一男.不知是否早夭!Bonchichi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02:29 (UTC)[回复]

(:)回应:应该是夭折,实录的志文在记载王的子女时,都只记载当时还活着的,夭折的不载录,同样的,璿源系谱也是如此,在上面的王子女们,都是长大成人或活到授爵的年纪,里面并未看到夭折的子女,所以,这个自己知道就好,不必加入条目。--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4月16日 (三) 07:32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朝鲜成宗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05:56 (UTC)[回复]

第一继妃 第二继妃[编辑]

有时史料记载都会写 第二任王妃是第一继妃 第三任王妃是第二继妃 那贞显王后应该算 第二继妃 还是第一继妃? 还有倘若有的世子嫔去世 之后追封王妃 例如景宗的端懿王后 应该算第一正妃吗? 宣懿王后就是第一继妃? Bonchichi留言2020年7月15日 (三) 22:5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