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零售商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茶壶是新人。近期扩充这个条目,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Mouse20080706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04:12 (UTC)[回复]

就像拿萤光笔划出重点一样,试着保留比较精华的部分,次要的部分要勇于割舍。另外,从页码与字数的分配,可以看出来您“抄很大”,再找其他著作参杂平衡一下比重吧。如果书里面有引用别的书籍,你也可以找那些书籍来参考(若没一一标注脚,那就去看书末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用转引的方式,因为作者可能以自己的口吻及不同的切入角度改写过,甚至进一步补充说明。这些著书的个人写作风格都是属于他的心血,您抄愈多,无形中侵权的风险愈高。多引用不同的参考来源,可以分摊可能侵权的风险。--Mihara57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04:43 (UTC)[回复]
茶壶看编辑框框,上面写着绝对不能抄袭其他网站的文章,没说绝对不能抄袭书本,不如请哪位高人去更正一下方针好了,以免以后有人像茶壶一样踩到侵权的地雷,楼上这位高人的意见虽然较为保险且妥当,不过茶壶居住的地方非常偏僻,可能当地图书馆没有那些行销学书籍了,版权问题看来不易解决。--Mouse20080706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06:16 (UTC)[回复]
因为抄袭网站占绝大多数阿,至于疑似抄袭纸本通常是占一小部分,挂侵权模板者是从字数与比重,及行文风格来判断的(稍微有心的会查阅原书,例如找PDF或刚好手边有这书籍)。我认为条目不一定要一五一十地交待所有的内容,让别人知道可以阅读哪些著作、期刊论文,同样也是有它的价值,当然读者必须有愿意去图书馆或查询数据库找资料,显然在资讯取得的过程较困难。我建议下次可以找介绍沿革或历史、传记之类的书籍,会比较容易处理,而这种理论性的书籍很多观念不容易援引其他参考来源。一来您不特别熟悉这个学科,二来附近学术资源又不够的情况下,编辑时自然会绑手绑脚的。--Mihara57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11:00 (UTC)[回复]
楼上的意思是说找人物、地方或历史方面的条目来扩充比较容易吗?--Mouse20080706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17:27 (UTC)[回复]
理论性条目是比较难驾驭的,而且作者给的概念是一套整体系统,想要将精确的描述放入条目中,当然难度会比较高。一般记实类的条目都可以做到两、三句的陈述,最后加个出处就大功告成了,而且来源内容多半大同小异,也可避免一直引用同一来源,相较起来确实比较容易些。--Mihara57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20:05 (UTC)[回复]
我觉得Mihara57君的意思不是找人物、地方或历史方面的条目,而是对条目内人物、地方或历史方面的项目,以及最好尽量找自己了解的条目扩充。不过您看条目没内容就想更新的心情我也很理解,关于抄袭,我想只要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即可,不过本校图书馆查无此作者,所以无法帮您……。-Galaxy17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06:18 (UTC)[回复]
差不多就是Galaxy17的这样意思,因为学习门槛较低(不包括那些大条目),任何专门领域的人都做得来,但还是要有点兴趣跟意愿才行。--Mihara57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20:05 (UTC)[回复]
可以参考维基百科:版权信息#使用有版权的作品维基百科:版权常见问题解答-Galaxy17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06:21 (UTC)[回复]
  • 《行销学:探索原理与体验实务》是台湾地区出版的书籍,所以在大陆地区没有这本书是正常的。--Mouse20080706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07:23 (UTC)[回复]
  • 另外向书本援引资料的话,如果只转引定义,不转引举例,这样子可以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吗?

如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必须分析本身的零售形态(如便利商店、百货公司、专卖店)、目标市场、产品特性、产品价位等,才能在地点选择上有更周延的考虑。 例如,高级精品专卖店比起量贩店更须注意地区安全性、附近商家的形象等;孩童书籍与文具零售店应该特别留意区域内的家庭结构与趋势、学校分布等。另外,不同区域内有不同的租金与营运成本,因此财务资源也是零售商选择地点的考虑因素。--Mouse20080706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07:23 (UTC)[回复]

呃您可能误会了,我不是怀疑您的书有问题,纯粹是就因为敝校图书馆只有一堆老旧破书因此对没法帮忙表示遗憾而已。因为我个人不喜欢光提意见不帮忙改这种行为……呃。总之其实最普遍的方法是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如内部环境分析:

零售商进行店址选择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因素:自身的零售形态、商品特性、价位及客户群体。 例如,首饰店比起生活用品超市会更注重调查所选店址附近地区是否足够安全、并较容易有高消费客户拜访。另外,地价、店面租金作为成本的一部分,显然也会被纳入考量。 ……不过改写需要小心的一点是,可能会被人说是原创研究。那种情况基本只能到时候再说。 -Galaxy17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07:50 (UTC)[回复]

  • Galaxy17说的大致没错,且真正的“改写”并不容易(我看英语维基较专业的编者,是花一两个月以上在同一条目上修改的,“历史修订”能学到一些改写的心得)。非要大幅度改写时就要看得仔细,相关文献至少要浏览一遍才行。一般对不熟悉的学科顶多“润饰”,有把握就将原作者的话“浓缩”得更简短,保守的作法是这样处理。--Mihara57 (留言) 2011年5月13日 (五) 20:05 (UTC)[回复]
先要说明我也是个新手,您好呀:D
我刚刚看了您扩充的条目,虽然我对这个不是很了解啦…也觉得稍微有点…像读书笔记呀。
首先,通篇重点比起零售,给我更偏重零售商的感觉。其次,页面目前的结构也有点奇怪。
倘若您懂其他语言的话,建议参考其他语言的版本,多运用内部连接与
参见:条目名称
主页面:条目名称
,虽然现在再说有点对不起您的工作量,但我觉得应该是个更适合百科全书的办法。当然,您有权利无视我这个外行的废话。
加油!-Galaxy17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06:44 (UTC)[回复]
嗯,按我的想法,零售是一种行为,零售商是一种个体。更具体的说,虽然可能比较难以补充,零售应当比较偏重于What及How was、When、Why,而零售商则是偏重于Who、Where、How is。这样内容比较不会有违和感。不知道您是否同意呢:)
-Galaxy17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09:10 (UTC)[回复]
  • 茶壶同意楼上的看法。--Mouse20080706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17:27 (UTC)[回复]
    • 您可以尝试组织一下这些书本的内容或者综合各方资料,用自己的话来把它们写下来。而茶壶有在条目的结尾处以外部连接形式标示资料来源,或者使用维基的注脚功能,也无全文一字不漏转贴(摘录过程也是一种改写),因此已无版权疑虑(参见此Q&A)。本条目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内容范围过于广泛,以有些超出条目主题零售商(或称零售业),例如“商业区域与零售商圈”一节,几乎大部分应该可以转载至商业区商圈,内容中的范例也因都只提及台湾,已有地域中心疑虑。不过整体而言,还算是不错的新血之作。--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敬邀参与人文提升计划 2011年5月15日 (日) 05:03 (UTC)[回复]
      • wasami007说得有理。不过我再补充一点,其实关键还是在翻译,还有很多像这类的条目,等著懂的人去翻译它。而有世界共通性的条目,最好先以他国语言中译后的标题与内容铺底,这部分完成后再适度加入一些本地的文献。但零售的英语维基条目,内容并不算编得尽善尽美,且参考来源多集中在后面的描述。对于疑似原创研究的描述,及不知是否为专业人士所编辑的(太多地方不加注脚,就算内容描述得再精确,还是会让人怀疑编者的程度),这种疑惑对翻译过程来说就是一种折磨(翻完的东西像鸡肋)。--Mihara57 (留言) 2011年5月15日 (日) 07:1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