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Eric600369/sandbox2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里是页面暂存区,发布之后会清空。 转载自英文页面,因为英文版太杂乱,就不用翻译功能了,后面会跟英文版的不一样。

锂绿泥石[编辑]

英文版本 en:Cookeite ,因为英文版本有些章节过冗,所以不会全部照搬

锂绿泥石(英语:Cookeite),是一种页硅酸盐矿物,为高岭石-蛇纹石族的成员之一,化学式为LiAl
4
(Si
3
Al)O
10
(OH)
8
[1]。该种矿物有多种颜色、硬度软、密度低,其晶体结构由LiAl
2
(OH)
6
和Al
2
O
4
(OH)
2
Si
8
O
12
两层交错组成,并且有数个同质异型体。 锂绿泥石通常为伟晶岩中硅酸盐矿物经热液换质作用形成的产物,通常在形成于温度相对低(低于 200°C)及压力多变的环境中。

名称[编辑]

锂绿泥石于1866首次由美国的矿物学家乔治·贾维斯·布拉什英语George Jarvis Brush纪录,其英文名称以美国知名的化学家约西亚·帕森斯·库克英语Josiah Parsons Cooke(Josiah Parsons Cooke, 1827-1894)来命名[2]

化学性质[编辑]

晶体结构[编辑]

产地[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P., Černý. Compositional variations in cookeite. The Canadian Mineralogist. december 1970, 10 (4): 636–647. ISSN 0008-4476. 
  2. ^ G. J., Brush. On cookeite and jefferisite.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december 1866, 41: 246–248. ISSN 0002-9599. 

铁铝蛇纹石[编辑]

维基数据 wikidata:Q2899329

铁铝蛇纹石
基本资料
类别页硅酸盐矿物
高岭石-蛇纹石族
化学式(Fe2+,Fe3+,Al)
3
(Si,Al)
2
O
5
(OH)
4
IMA记号[1]
施特龙茨分类9.ED.15
戴纳矿物分类71.1.2c.2
晶体分类坡面体 (m)
(H-M记号相同)
晶体空间群Cm
晶胞a = 5.3 Å,
b = 9.2 Å,
c = 7.1 Å; β = 104.5°
性质
颜色深橄榄绿、黄绿色,当含钛时呈现红褐色
晶体惯态通常为微晶质,常见鲕状聚晶
晶系单斜晶系
莫氏硬度2.5
光泽珍珠光泽
条痕绿白色
透明性半透明
密度3.06g/cm³
光学性质双轴
双折射δ = 0.030
参考文献[2][3][4]

铁铝蛇纹石(英语:Berthierine),是一种页硅酸盐矿物,为高岭石-蛇纹石族的成员之一。化学式为(Fe2+,Fe3+,Al)
3
(Si,Al)
2
O
5
(OH)
4
[5]。已知具有两种同质异型分别为1H和1M,由于其缺乏14 Å层间间距的关键特征经常被混在一起的绿泥石族矿物所掩盖,以致于难以使用一般X射线衍射仪(XRD)来辨认出来[6],并且容易与鲕绿泥石搞混。

名称[编辑]

铁铝蛇纹石的英文名称命名自法国地质学家兼采矿工程师皮埃尔·贝尔蒂埃英语Pierre_Berthier(Pierre Berthier),要注意的是辉锑铁矿英语Berthierite的英文名称也是命名自同一个人,因此不要搞混了[2][4]。 而在中文名称则有磁绿泥石的别称,但是该矿物并不属于绿泥石族。

成因[编辑]

铁铝蛇纹石常见于未变质的海底沉积物中或者红土和极地土壤中。共生矿物包括海绿石菱铁矿方解石[4]

产地[编辑]

铁铝蛇纹石最早发现于法国大东部大区摩泽尔省阿扬日。除了标准产地在澳大利亚、中国、芬兰、意大利、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地区亦有发现的纪录。

参考资料[编辑]

  1. ^ Warr, L.N. IMA–CNMNC approved mineral symbols. Mineralogical Magazine. 2021, 85 (3): 291–320. Bibcode:2021MinM...85..291W. S2CID 235729616. doi:10.1180/mgm.2021.43可免费查阅. 
  2. ^ 2.0 2.1 Berthierine: Mineral information, data and localities., MinDat.org 
  3. ^ Berthierine, WebMineral.com 
  4. ^ 4.0 4.1 4.2 Handbook of Mineralogy
  5. ^ Hugo Strunz, Ernest H. Nickel. Strunz Mineralogical Tables. Chemical-structural Miner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9. Stuttgart: E. Schweizerbart’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Nägele u. Obermiller). 2001: 678. ISBN 3-510-65188-X. 
  6. ^ Brindley, G.W.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erthierines - a review.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1982, 30: 153–155. doi:10.1346/CCMN.1982.0300211. 

金云母扩充[编辑]

共生次序[编辑]

金云母主要存在于火成岩中,尽管也常见于侵入火成岩与镁质围岩的接触变质圈中以及由不纯白云石(白云石与一些硅质碎屑型沉积物)组成的大理石中。

晶体习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