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丽·布莱
娜丽·布莱 Nellie Bly Elizabeth Jane Cochran (伊丽莎白·简·科克伦) | |
---|---|
出生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科克伦的米尔斯 | 1864年5月5日
逝世 | 1922年1月27日 美国纽约 | (57岁)
职业 | 记者、小说家、发明家 |
知名作品 |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记者,隐性采访的开创者 |
签名 | |
娜丽·布莱(英语:Nellie Bly,1864年5月5日—1922年1月27日),是伊丽莎白·简·科克伦(Elizabeth Jane Cochran)的笔名,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科克伦的米尔斯(Cochran's Mills),绰号“萍可”("Pink"),意指粉红色,这绰号可能源于她在教会受洗时穿的浅粉红色洋装。科克伦以其笔名娜丽·布莱广为人所知。身为早期的调查记者,她开创了隐秘采访之先河。
生平
[编辑]科克伦曾更改了自己的姓氏,在Cochran之后加了一个e,使其变为Cochrane,使之显得更为成熟[1]。
某日,奈莉﹒布莱在当地的《匹兹堡电讯报》读到一篇标题名为〈女人擅长做什么〉的文章,该文作者直指女性难以成就大事业,这个性别唯一能胜任的工作,不过是生养小孩和操持家务,如此而已。这样的观点虽然在当时社会中颇为常见,但年方十六的伊莉莎白立刻化名“寂寞孤雏”写了一封读者回信投书报社,大力反击文中作者如此厌女和性别歧视的观点。由于伊莉莎白先前前接受教育的时间不长,这封信文中没有标点,而且文法也有诸多错误,但《匹兹堡电讯报》的编辑George Madden,对信中逻辑清晰的立论和激昂的驳斥态度印象深刻,因此登报寻人,希望这位投书的者能现身和他相见。当伊莉莎白来到报社和编辑见面后,麦登在确信在她身上看到了成为杰出记者的天赋和态度,因此主动提供机会让伊莉莎白位该报撰写文章。而伊莉莎白也把握住机会,开始以当时的女性在社会和工作上面临的问题为撰文方向。
伊莉莎白交出的第一篇文章,名为〈女性面临的难题〉。麦登大为惊艳,进一步提供她全职的报社记者工作。由于当时风气与业界习惯使然,女性新闻工作者发表文章时仍多采用笔名,于是麦登从当时一首流行歌曲当中取用了曲中人物Nelly Bly,的名字做为伊莉莎白的笔名。只不过,因为拼字错误,成为了Nelie Bly,而伊莉莎白也就将错就错地沿用下去。
从事采访写作前,娜丽·布莱曾发表过几篇研究报告。之后她离开《匹兹堡电讯报》,前往纽约市。在此她受聘于约瑟夫·普立兹以煽情报导著称的报纸:《纽约世界报》。上任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写篇关于布莱克韦岛上女精神病院的故事。她让自己接受精神病患者的待遇,并坚定的暴露在病院的可怕环境下采访,这种以秘密采访的方式完成的报道不久便成为她的标志,《疯人院十日》正是此次调查的报告性著作。 1888年,有人建议《世界报》模仿儒勒·凡尔纳的著作《环游世界八十天》,派一位记者绕全球一周旅行,娜丽·布莱很自然的成为不二人选。1889年11月14日,她离开纽约,展开长达24,899英里的旅程。在离开霍伯肯后72天6小时11分14秒,于1890年1月25日她抵达纽约。当时这是最快环绕全球的世界纪录,虽然几个月后这纪录即被乔治·法兰西斯·崔恩(George Francis Train)打破:他在72天内完成了旅程。
在环游世界的旅行中,她不仅造访了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其他地方,也造访了儒勒·凡尔纳的家乡,以及书中描写的布林迪西、可伦坡和旧金山。同时她还是第一名独身完成环绕全球的女子,因而成为各地女性的楷模。
1895年,娜丽·布莱嫁给了百万富翁罗伯特·西曼,并暂时退出新闻界。1904年丈夫去世后,娜丽·布莱接手他公司的管理业务。晚年她重拾旧业,于1913年编写有关女性投票权的报导,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自欧洲东线报导战况。
57岁时,伊丽莎白·"萍可"·科克伦因肺炎去世。
在纽约市布鲁克林有个小型游乐园以她为名,主题便是“环游世界80天”。
影响
[编辑]- 2015-05-05 Google 在部分地区的 Google Doodle 使用娜丽布莱以纪念其151岁冥诞。[2]
参考注释
[编辑]- ^ Kroeger 1994, p. 25.
- ^ 娜麗布萊 151 歲冥誕. Google.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