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诺
49°12′00″N 16°37′00″E / 49.20000°N 16.61667°E
布尔诺 | |
---|---|
城市 | |
Montage of Brno • 左排一:圣伯多禄圣保禄主教座堂 • 左排二: 维维日城堡 • 左排三: 城市中的高楼建筑 •左排四 : 布尔诺-图拉尼机场 • 中排一: 斯皮尔博城堡 • 中排二: 伊格尼斯烟火节 • 中排三: Lužánky公园 • 中排四:布尔诺车赛 • 右排一: 圣雅各伯教堂 (布尔诺) • 右排二: 游船 • 右排三: Mahen Theatre • 右排四: 布尔诺会展中心 | |
坐标:49°11′43″N 16°36′30″E / 49.1953°N 16.6083°E | |
国家 | 捷克共和国 |
历史地区 | 摩拉维亚 |
州 | 南摩拉维亚州 |
建立 | 约在公元1000年[1] |
政府 | |
• 市长 | Roman Onderka (ČSSD) |
面积 | |
• 城市 | 230.19 平方公里(88.88 平方英里) |
• 陆地 | 225.73 平方公里(87.15 平方英里) |
• 水域 | 4.46 平方公里(1.72 平方英里) |
• 都会区 | 3,170 平方公里(1,220 平方英里) |
海拔[2] | 237 公尺(778 英尺) |
最高海拔 | 425 公尺(1,394 英尺) |
最低海拔 | 190 公尺(620 英尺) |
人口(2020)[3][4][5] | |
• 城市 | 408,550人 |
• 密度 | 1,775人/平方公里(4,597人/平方英里) |
• 都会区 | 约810,000 ▲ |
时区 | CET(UTC+1) |
• 夏时制 | CEST(UTC+2) |
邮政编码 | 600 00 – 650 00 |
网站 | www.brno.cz |
布尔诺(捷克语:Brno 捷克语发音:[ˈbr̩no]( 聆听);德语:Brünn;拉丁语:Bruna;意第绪语:ברין,Brin),或译布隆,是捷克的第二大城市,自1641年起就成为摩拉维亚的中心城市,现在也是南摩拉维亚州的首府。
布尔诺是捷克共和国的特权市,以人口数量和面积排名为捷克共和国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摩拉维亚地区最大的城市及其历史上的首都。布尔诺是南摩拉维亚州的行政中心,位于州的中心地带,并构成独立的布尔诺市区。
城市总面积为230.18平方公里[6],居住人口超过20万,而布尔诺大都会区的总人口则约为70万[7]。城市内有斯维特卡河与斯维塔瓦河交汇于南部区域。
布尔诺是捷克共和国的司法中心,拥有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以及最高检察院的所在地。此外,布尔诺作为重要的行政中心,还设有多家具有国家级职能的机构,包括捷克公共权利保护人办公室[8]、经济竞争保护局[9]以及国家农业与食品检验局[10]。根据法律规定,布尔诺还设有捷克电视台布尔诺分台[11]和捷克广播布尔诺分台的工作室。
布尔诺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以及多样的建筑风格著称,同时也是摩拉维亚的教育与科技中心。城市内著名的景点包括史皮尔伯克城堡、圣彼得与保罗大教堂、以及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图根哈特别墅。
名称
[编辑]布尔诺的名称最早在12世纪以“Brnen”的形式出现。在12世纪的文献中首次提到布尔诺名称,形式有“Brnen”、“Brenne”、“Brynen”和“Birnen”,这些名称用来指布尔诺城堡。《布拉格编年史》详细记载了1091年弗拉迪斯拉夫一世领军进入摩拉维亚并围攻布尔诺城堡。[12]
形容词“brnný”是布尔诺名称的来源,意指“泥土的”,源自名词“brn”,意为“泥土”或“淤泥”。布尔诺城堡因建于富含泥土的山丘上得名。后来,“Brnno”这一词形指代城堡附近的村庄。拉丁语“Brunna”和德语“Brünn”沿用了捷克语的发音模式。[13] 犹太人用希伯来语称其为“מברונא”(Brona),在意第绪语中称为“ברין”(Brin)。[14]
历史
[编辑]5世纪开始已经有人居住,至1243年获得特许状。14世纪当局轮流在布尔诺与奥洛穆克召开地区议会。胡斯战争时的亲胡斯军队、三十年战争的瑞典,以至普鲁士在1742年的攻势,都未能让这座城陷落。
1777年升为教区。18世纪开始工业化,被誉为“摩拉维亚的曼彻斯特”。1847年安装煤气街灯,1867年开始电车服务。但同时旧城堡亦成为监狱,囚禁奥匈帝国的政治犯。该区域历史上一直是德意志人聚居区。
在捷克斯洛伐克成立的同一年(1919年),马萨里克大学成为捷克第二所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1944年至1945年间,盟军多次轰炸布尔诺,至少造成1,200人受伤,1,278座建筑物被毁。[15]战后该地区德意志人都被驱逐。战前当地是现代主义文化的中心之一。由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图根哈特别墅在200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布尔诺的圣汤玛斯修道院,遗传学家孟德尔完成了豌豆花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学定律。
名人
[编辑]建筑
[编辑]姐妹城市
[编辑]- 奥地利圣帕尔滕、维也纳
- 德国斯图加特
- 俄罗斯莫斯科
-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
- 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
- 法国雷恩
- 英国利兹
- 德国斯图加特、莱比锡
- 立陶宛考那斯
- 荷兰乌得勒支
- 波兰波兹南
- 俄罗斯沃罗涅日
- 美国达拉斯
- 中华民国桃园市
图集
[编辑]-
布尔诺火葬场
Brno-Tuřany (1961-199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日均气温 °C(°F) | −2.5 (27.5) |
−0.3 (31.5) |
3.8 (38.8) |
9.0 (48.2) |
13.9 (57.0) |
17.0 (62.6) |
18.5 (65.3) |
18.1 (64.6) |
14.3 (57.7) |
9.1 (48.4) |
3.5 (38.3) |
−0.6 (30.9) |
8.7 (47.7)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24.6 (0.97) |
23.8 (0.94) |
24.1 (0.95) |
31.5 (1.24) |
61.0 (2.40) |
72.2 (2.84) |
63.7 (2.51) |
56.2 (2.21) |
37.6 (1.48) |
30.7 (1.21) |
37.4 (1.47) |
27.1 (1.07) |
490.1 (19.30) |
月均日照时数 | 45.3 | 71.6 | 121.5 | 169.1 | 219.1 | 221.0 | 234.9 | 217.9 | 161.9 | 124.0 | 51.3 | 40.1 | 1,677.4 |
数据来源:Český hydrometeorologický ústav |
参考资料
[编辑]- ^ History of the City of Brno - Statutory city of Brno. The Statutory city of Brno. [6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月15日) (捷克语).
- ^ Where in the world is Brno? - Statutory city of Brno. The Statutory city of Brno. [6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23日) (捷克语).
- ^ Výsledky Sčítání lidu, domů a bytů 2011 podle krajů. [19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12日) (捷克语).
- ^ Adresy v České republice: Brno.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of the Czech Republic. [23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30) (捷克语).
- ^ Nařízení vlády č. 105/1994 Sb., kterým se vyhlašuje závazná část územního plánu velkého územního celku Brněnské sídelní regionální aglomera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emplate:Citace elektronické monografie
- ^ Template:Citace elektronické monografie
- ^ Veřejný ochránce práv – kontakt
- ^ Oficiální stránky Úřadu pro ochranu hospodářské soutěže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szpi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Statut ČT — Vše o ČT — Česká televize
- ^ Template:Citace elektronické monografie
- ^ Template:Citace monografie
- ^ Template:Citace monografie
- ^ Vlček, Martin. Spojenecké nálety na Brno v letech 1944–1945. 24 May 2008 [4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