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库尔滕
彼得·库尔滕 | |
---|---|
出生 | 米尔海姆(科隆),德国 | 1883年5月26日
逝世 | 1931年7月2日 | (48岁)
国籍 | 德国 |
别名 | 杜塞尔多夫的吸血鬼 |
刑事处罚 | 死刑 |
动机 | 性快感、报复社会 |
定罪 | 纵火 杀人 盗窃 入室盗窃 |
彼得·库尔滕(Peter Kürten,1883年5月26日—1931年7月2日),德国连环杀手,被媒体称作杜塞尔多夫的吸血鬼,他犯下了一系列的性犯罪和杀人等罪行,受害者包括儿童和成年人。这连串罪行主要发生在1929年2月至11月之间的杜塞尔多夫。彼得·库尔滕于1931年7月2日被处以死刑。
早年
[编辑]彼得·库尔滕出生在米尔海姆的一个贫困的家庭,在13名小孩中排行第三。自幼他便目睹了其酗酒的父亲经常性侵犯他的母亲及姊妹。受到其影响,不久后他也开始侵犯自己的同胞姊妹。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犯过罪。据本人声称,他第一次杀人时才只有9岁,是将两名游泳的同伴溺死。
在1894年随家庭迁往杜塞尔多夫之后,库尔滕便几次因为犯罪而被关在监狱里。他的罪行包括纵火和盗窃。他随后找到了一份捕抓流浪犬的工作,这份工作使他能够沉浸在虐待动物的快感当中。[1]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库尔滕无恶不作,包括折磨动物和攻击他人。在1913年,他犯下了(有证据证明的)第一起杀人案。他在入室盗窃的时候将克里斯汀·克莱恩(Christine Klein),一名10岁的女孩子绞死并用剪刀连续捅了她36次。在此之后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出狱后,他在1921年移居到阿尔滕堡并结了婚。1925年,他返回杜塞尔多夫,并开始实施接下来的一连串犯罪。
行凶
[编辑]在1929年2月8日,库尔滕性侵犯了一名女子,虐待并杀害了一名8岁女童。2月13日,他残忍地杀害了一名中年机械师,在他身上刺了二十多刀。之后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他没有进行袭击。在8月21日,他重新开始犯案,在三次不同的袭击中刺杀了三人。他在之后的23日又杀害了两名女童,两人分别为5岁和14岁。隔天他再次刺杀了一名女士。[2]
该年9月,库尔滕强奸并用锤子杀害了一名女仆,之后更将她的尸体弃置在杜塞尔多夫郊区的树林里。而在一个月后,他再次用锤子袭击了两名女性。在11月7日,他将一名5岁女童吊起并用剪刀刺了36下,致其死亡。之后更将一张画有受害者坟墓位置的地图送往地方报社。他的作案手法极其多样,使警方没想到这些案件是同一人所为。当时,在警方由公众提交的嫌疑犯名单上边有超过900,000个名字。
在11月的案子之后,虽然库尔滕仍然用锤子袭击他人,但是并没有杀害任何人。在1930年5月,他向一名女子(玛利亚·布德里克,Maria Budlick)搭讪并将其带回自己家里,随后更将她带到树林中实施强奸。随后布德里克报了警并带警察去库尔滕的家。库尔滕逃走了,临走之前他向自己的妻子坦白并让她转告警察。他随后在5月24日被捕。
审判和处刑
[编辑]库尔滕面临79项指控,包括9项谋杀和7项谋杀未遂。他在1931年4月接受审判。他最初拒绝承认自己有罪,但是在几周后改变主意认罪。他最终被判有罪,将被处死。
在等待行刑的时候,他接受了卡尔·伯格博士(Dr. Karl Berg)的采访,后者随后将这次采访获得的成果整理,成为其《施虐狂》一书的基础。库尔滕表明,他屡次行凶的动机是为了性方面的快感,而刺杀这个动作和被害者身上的血与伤口能带给他莫大的刺激。[3]
库尔滕在1931年7月2日被断头台处刑。[4]
分析
[编辑]库尔滕对正式的鉴定人员表明,他最根本的动机在于“反抗难以忍受的社会”("strike back at oppressive society")。他没有否认他曾经性侵犯过受害者,但是在审判中他坚持否认获取性方面的快感是他的主要动机。[3]
1931年,科学家们尝试检查库尔滕的脑部,以此研究他的性格和行为。他的头部被做成干尸,目前正在威斯康星德尔斯的信不信由你博物馆展出。[5]
参考
[编辑]- ^ Peter Kürten: The Vampire of Dusseldorf — The Making of a Killer — Crime Library. Trutv.com.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6).
- ^ Gilbert Alexander. Peter Kürten: The Vampire of Dusseldorf. 犯罪博物馆.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 3.0 3.1 Lane, Brian and Gregg, Wilfred. The Encyclopedia of Serial Killers. Berkley Books. 1992.
- ^ Blazek, Matthias. Scharfrichter in Preußen und im Deutschen Reich 1866-1945. 2010.
- ^ Raphael, Lutz; Tenorth, Heinz-Elmar. Ideen als gesellschaftliche Gestaltungskraft im Europa der Neuzeit – Beiträge für eine erneuerte Geistesgeschichte.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