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墟
外观
牛墟是一种定期举行的露天牛只买卖市集。台湾在日治时期曾一度有八十馀处牛墟。
沿革
[编辑]早期的大型牛墟交易量一日可达1000头以上,因工业社会逐渐取代农业社会,牛只交易量大不如昔。但因一般民众喜爱到场观看,市况依然热闹。农业时代买卖牛只靠牛贩,牛贩仲介双方买卖,口才虽是一流,但不一定如此清清楚楚识字,因此牛贩之间发明一套专用术语及计算符号。牛贩为求交易成功,常在牛只身上动手脚。例如开墟前日把牛牵到池塘,挖取“白仙土”给牛只“打扮”、强迫牛只喝水、喂饱嫩草等,交易时牛只看起来肥硕多肉,价位便可抬高。因此早期台湾有句谚语:“交官穷,交鬼死,交到牛贩呷料(亏)米”。
牛只交易须经四道步骤,来鉴定牛只的好坏、强弱、老幼:
- 摸齿:牛只健康检查-方法将手放入牛嘴中摸齿,牛有八前齿,九齿为牛公,十齿为牛王,表示牛只强壮无比,买主有大丰收吉利之意。
- 试步:牛只体型均匀,四肢迈步稳重,任何大小须附和恰到好处。
- 考车:是牛墟中最有看头与吸引人之一,将牛车四车轮闩死,几部牛车相连,加重牛车上载重,加石臼或请多人坐上牛车,由牛只拉动考验牛拉力、耐力高底做为价位好坏。
- 试犁:判断牛只拉犁灵活敏捷,熟练稳健,条理有序也是从关系牛只命运动向,若不合格即成宰场肉牛。
以上合格且买主中意,即可讨价还价。双方成交时,卖主需买条新绳子,给牛只披挂红彩当做“嫁妆”,牛贩再跟买主说些吉祥话而完成交易[1][2][3]。
在牛墟市集里,除了牛只交易外,还有一般市集常见的各种“跑江湖”摊位,包括药品、农耕机具、百货、农产品、衣物及食品点心等。由于售价便宜,颇受中、低消费能力者欢迎。牛墟日物品交易非常热络,人潮拥挤,也是器材体验台湾特有农业文化的最佳时机。
现况
[编辑]由于时代的变迁,目前较具规模者仅馀3处,而且早已不是纯粹的牛市集。
参考资料
[编辑]- ^ 唐德堑,善化镇乡土志,1982年9月精装,编者自行出版
- ^ 郭春晖,台湾牛墟的脚步,南瀛文教基金会出版,1997.2,平装
- ^ 王世雄编,珍藏湾里街百年影像-20世纪善化影像, 增订一版,喜年年摄影出版,2007.6,平装,ISBN 978-986-82747-1-6
- ^ 邱淵惠,台灣牛圖像,高苑技術學院通識中心. [2008-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4).
外部链接
[编辑]- 盐水漫游网-盐水牛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综观善化文化